茗香美人(123)

作者:兰月熙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过也有人说,看见慕云卿身边的长随姚大好像进出过府衙几次……

这等小事沈静月自然是不会去关注。她这两日正在忙着让人清理望月园。因为母亲杨氏——娴仪郡主要回府拜见公婆,也就是沈府的太公和太君。

娴仪郡主来到沈府是大事。她身份特殊,既是郡主又是沈府的儿媳妇,沈太公和沈太君虽是她的公婆却也要迎接和行礼。若是公主,则礼仪更繁琐更隆重。

譬如从前的端仪长公主下嫁给杨家,皇帝爱护这个亲姐,不忍心放入宫外,在宫外修建了公主府后不到两年便让她搬回明宫居住,而端仪长公主之夫杨之祥也不得不以臣子身份在明宫和宫外杨府中来回不定居住,一点怨言都不敢。

像沈太君这样背后苛刻大儿媳妇的话,若是换成儿媳是长公主面前那定是死路一条。

沈府忙碌起来,望月园也忙碌起来,打扫一新。

这一日清晨,天光初绽,朱红色的宫门打开。一辆豪华的车驾缓缓驶出了太平门。车驾都涂了金漆银粉,各种各样的宝石珍珠,玛瑙镶嵌在了雕刻的各种各样的灵兽飞禽身上。

这个车辇明显不是一般人能乘坐的车辇。是端仪长公主年轻时候乘坐的安华辇。端仪长公主疼爱唯一的女儿,特地让人将这车辇重新粉刷一遍给娴仪郡主出宫省亲用。

车辇加少于公主出行的仪仗一路到了沈府。就算声势小了许多,但依旧令人瞩目。

杨氏车辇到了沈府,得到消息的沈太公和沈太君和诸位沈家人早早就等候在正门口。

沈太公面色平静,沈太君一张精明瘦削的老脸上却是不乐。她先前气愤杨氏的目无尊长,不来请安拜见,却忘了杨氏是皇家之人,前来拜见自己得先拜一拜。

沈静月安安静静站在沈太君身后,对于沈太君的表情和心情她自然是看不到也不知道,不过这个排场她还是满意的。母亲理应得到沈家的重视,不管受不受得到父亲沈璧的喜欢。

她侧眼看去,父亲沈璧一直在整理自己的衣袍,满脸不自在。父亲沈璧一副好相貌,但是才能和人品真是一言难尽。

沈静月心中叹了一口气。不再去想这个无解的问题。

杨氏从车驾由侍女们扶着下来。她今日着一件蜜藕色长裙,上身是月牙白绣百合短襦,清新雅致中带着贵气。她头上两支金步摇,金光闪闪,额前白玉梳上镶嵌三个月芽状的宝石。宝石熠熠生辉,提醒着众人眼前这贵妇身份不同凡响。

杨氏年轻,不到四十,因为常年在沈庄中休养,少了琐事烦恼,整个人显得十分年轻,看着像是二十好几的美妇。

她甫一下车,众人的目光便都落在了她的身上。杨氏款款上前,沈太公和沈太君躬身见过,接着是众人行礼。

杨氏扶起沈府两位长辈,还礼道:“不孝儿媳拜见两位公婆。”

沈太公道:“回来就好。”

沈太君顿了顿道:“路上辛苦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亲杨氏回府(2)

杨氏前去见过各位长辈这才去见过自己夫君沈璧。沈璧面上不自然,行了礼后便不吭声。

杨氏神色漠然又见过了二房三房这才算是礼毕。沈静月上前去搀扶母亲杨氏。

杨氏面上这时才露出笑容。她握了沈静月的手,步入了沈府中。

……

杨氏这次回沈府并不长住,按着宫里人的话:长公主殿下需要杨氏尽快回宫伺疾。是以杨氏在沈府中顶多住个几日便要回宫去。

所以在沈府中她是女主人,看起来更似贵客。

随着杨氏来的,还有一大车的贵重礼物。杨氏一一奉上沈府长辈和晚辈,就连下人也有重赏。

都说财帛动人心,杨氏的大手笔很快令沈府各位都忘了从前对她的各种不满和怨恨,一个个就像是过了年似的开心。

沈静月冷眼旁观,等母亲杨氏应酬完了回到望月园。

杨氏稍事休息后还要陪沈府的长辈用午膳。等无人时,她露出倦色。

沈静月贴心端上提神汤。杨氏喝了一口,只觉得唇舌间酸爽又甘甜,唇齿留香。她笑道:“我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提神汤用什么做的?”

沈静月笑道:“其实不算上贵重东西。用刚晒好的红枣、打过霜三日的山楂,够甜却不会柴涩。这两样提下甜味,再加薏仁、红豆,还加了一味从西域传来的芳草,好像是叫做薄荷草。”

母亲杨氏又喝了一口:“提神汤宫中也有,但没有月儿做的这般好喝。”

奶娘王氏赞道:“郡主忘了吗?大姑娘的嘴刁得很,什么东西过了嘴就知新鲜不新鲜。这次郡主回来,大姑娘吃喝的都亲自过手一遍。这份孝心真是谁家的姑娘都比不上的。”

母亲杨氏闻言十分欣慰看着眼前的沈静月,感叹道:“我儿长大了,为娘也放心了。”

奶娘王氏又细说了沈静月如何经营沈家茶行,如何做得风生水起。这些事杨氏略知一二却没有细问。

她听了后,对沈静月道:“你喜欢经商便与娘说说便好,为娘拿个几万两让你玩玩。只是沈家这个摊子太大,你一个不好赔了就说不清楚了。”

沈静月自然明白母亲杨氏的担忧。她道:“可女儿还是姓沈,沈家若是倒了,一定会连累女儿。女儿也不想让母亲担忧。”

杨氏看着沈静月稚嫩的面容,欲言又止,长叹一声便作罢。对这个唯一的女儿她亦是又疼又纵容。她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小时候的沈静月安安静静,不哭不闹,看着浑浑噩噩没主意。她曾还暗暗担心将来长大会被夫家欺负。而现在沈静月开了窍一样的精明有能力,她又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看来这一辈子对女儿的操心是永远都不会停止了。

母女两人说着体己话,那边下人来催促用午膳。

沈静月便扶着母亲杨氏前去。到了慈和堂,沈家几位长辈都在了。因早上见过了,杨氏便上前拜见了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过了一会,沈璧前来。不过等他身边的人走出来时,杨氏面上便变了色。沈家众人亦是纷纷一愣,不明白沈璧这是做什么。

沈太公第一个发话:“璧儿,你这是做什么?这地方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能来的吗?”

沈璧身边站着是打扮十分妖媚的姨娘姚氏。姚氏低着头,但是头上珠钗满头,项上、手上都是珠宝。她还穿着一身明红红裙,红艳艳的十分喜气。

沈太君皱眉,不过还是对沈太公劝道:“让璧儿说说吧。”

此时杨氏已气得脸色发白,手都在颤抖。沈静月心疼地握住母亲的手,想给她点安慰。可是母亲杨氏似乎都气呆了,只是定定看看着眼前的茶盏。

沈璧拉着姚氏上得慈和堂,忽然对沈太公和沈太君跪下,大声道:“有件事儿子好多年都想和爹娘言明。这姚氏和儿子十几年,生下二女一子,让沈家有后。儿子想将她抬为平妻。”

此话一出,整个慈和堂中众人一下子哗然。杨氏浑身晃了晃,差点晕倒。沈静月急忙将她扶住,连声唤来奶娘王氏帮忙。

奶娘王氏赶紧将杨氏扶到了一旁太师椅上,又是递水又是擦药油掐人中,这才让杨氏幽幽醒来。

沈静月目光含泪:“母亲你要挺住。”

母亲杨氏给她一个虚弱的笑容,便不再吭声。沈璧这招又狠又辣,在她初回沈府就狠狠打了她一巴掌,让她一点准备都没有。

沈太公发话了:“你要抬姚氏为平妻?!”

沈璧此时不知是吃了什么药,梗着脖子道:“是。父亲母亲明鉴,郡主杨氏长年不在沈府中,多年就一女,无所出。既不孝顺长辈,又不伺候夫君。这十几年来夫妻形同陌路。姚氏在府中晨昏定省,端茶送水伺候二老,生下儿子为沈家传宗接代,理应为平妻。”

杨氏定定听完,忽然捂住心口笑了三声:“好!好!好!”

沈静月心中暗叫不好。果然,杨氏说完“呕”的一声吐出一大口鲜血。

这下整个慈和堂都乱了套。堂上议论纷纷。沈静月乱了方寸,一迭声令人去请太医。二房三房的妯娌丫鬟们都围了上来。

堂上沈太公面色铁青,沈太君面色复杂。二老坐在堂上犹如两尊菩萨。旁边的几位族中叔伯面面相觑,一顿饭还没吃就成了这个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