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陵瘪瘪嘴,无厘头自己被冷落了啊。
心大的苏驸马,又陷入某种认真学习的状态。
到了3月27日这天,苏子陵早早来到学校露天广场。
淮南一中硬件设施是淮南最差的学校,但那升学率却让人望而生畏。
一本上线已经不足以证明淮南一中的本事,每个毕业班都为了“211.985”人数暗自较劲。
苏子陵显然是被寄予厚望的那一个。
鉴于这场演出的特殊性——迎接国大专家,校方特意安排了极富古典氤氲的欢迎仪式,从古至今,书法一直倍受文人墨客推崇。
苏子陵被表演社同学领进化妆间,画了个淡妆,换上一套素雅汉服,就让她在一旁试笔。
其实整个节目需要苏子陵配合的不多,一切歌舞、后台准备都由表演社亲力亲为。
但书法,才是整个节目的点睛之笔。
为了配合苏子陵个人风格,表演社煞费苦心,灯光、云雾效果,皆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尘意味。
当苏子陵最终搁笔,身旁两个书童将几副长字高高举起。
“山长水阔,先生亲莅”。
“盛览问赋,晚辈恭迎”。
一副对联,清逸隽永,意味绵长。
全场掌声雷动。
这是一场视觉盛宴,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苏子陵的字迹也的确配得上极高赞誉。
展示了十几秒,苏子陵略一抱拳,谨慎认真的样子,倒真像从古老书画里走出。
节目接近尾声,各路演员有条不紊地聚拢,齐齐向台下观众致谢。
苏子陵微微抬头,从舞台中央正对的舞台下方,两个女人并肩而立。
左边的女人妆容jīng致,肩跨时尚小包,一头妖娆大波làng,玲珑有致的曲线让人禁不住多看几眼,戏谑的神色,正如她不拘的心灵。
一眼就可看出这是一个极爱美的女人。
如果为人师表,这副形象多多少少显得吊儿郎当了。
右边……
右边的女子,挽着清雅发髻,几缕发丝从鬓角垂下。
蛾眉淡扫,她只静静站在那里,便是一股浑然天成的清冽。
女人眉梢轻拧,双手垂在身侧,专注的视线仿佛一瞬不眨凝视苏子陵。
苏子陵在看她,她也在看苏子陵。
这才是从诗书里走出的女子啊……
苏子陵神情恍惚,但仅仅一瞬就回过神,跟着队友慢步走下舞台。
主持人上台致辞,紧接着,苏子陵就消失在众人视线。
那女子也消失在苏子陵视线。
“这个表演确实有特色。”
顾东篱饶有兴致的评价:
“尤其那两幅字,再过上个几年,恐怕可以和你媲美了吧?”
“京华,你该紧张了,要棋逢对手了啊。”
“咦?”
“京华?”
顾东篱转头,眨巴一下眼睛,瞧见李京华的神色,她突然愣住。
因为从来没在这个人脸上,看见过这么复杂的表情。
似喜,似悲,似怨,似酸楚,等待,重逢,温柔,心动……
李京华紧紧抿嘴,收敛这复杂的心绪,垂了垂眼眸,她轻声道:
“顾讲师,我去一趟洗手间。”
清浅的声色都显得虚幻。
说罢,她侧身就走。
顾东篱回神,“嗯,好。”
“诶,洗手间在左边!”
你怎么往右边去了……
右边,是后台。
李京华七弯八拐,当她匆匆来到后台时,表演社连同苏子陵已经人去楼空。
“这位同学,请问,方才书法表演的同学在哪里?”
李京华礼貌地问道。
“同学”一抬头,刹时惊艳在原地,半天没吱声,隔了一会儿,缓缓一指东边的方向。
“他们去休息室了……”
李京华只留下一个匆忙的背影。
身为公主的皇家礼仪、良好修养,此刻全然不顾,悉数被抛之脑后。
找到她……
夫君。
那人分明是她的驸马!
就算时隔十年、二十年,李京华也能一眼认定。
少了些英秀,多了些女性柔美,青涩稚嫩,却又不难看出眉目间一点淡然。
提笔写字,又与从前“苏先生”的身影重叠。
她曾经讲过一段“齐景公登牛山”来教诲皇太孙,那时的神情与今日如出一辙。
一身长袍,恍然间又看见身着锦jī常服的“苏太师”。
那出尘不染的女子。
原来夫君着女装竟是这般好看jīng致。
李京华眼角酸涩。
急步走到休息室门口,刚想敲门而入,连手都已经停在门把上……
李京华神情一顿,默然许久,又把手收了回来。
如今,她要以什么身份去见她?
国大教授?
网友寒酸追夫?
还是……她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