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有缘无分罢了。”季长歌对那段不属于自己的过去,看得很是坦dàng,“我看莺莺姐倒也是不错的,她和于公子有缘分。”
于夫人冷哼了一声,并不掩饰自己对季莺莺的不满,“什么缘分,都是他们家欺人太甚!”
于夫人声音忽然哽咽了一下,目光凄凄地看着季长歌,“长歌啊,怎么就不是你成了我们于家的人呢……你玉生哥哥每日都和我念叨着你,来日你若是有时间,不如多来于家走动走动。你要是怕被人说道,就说我请你来的便是了。”
☆、第226章同路下
原主那会儿可没见着于夫人如此热情!
季长歌直言拒绝:“多谢于夫人的一番美意,我从前年纪小不懂事儿,多有叨扰。于公子是个好人,莺莺姐对于公子一往情深,我断然没有往里头添乱的道理。夫人是个热情人儿,长歌心里明白着呢!”
可是真的明白,这于夫人可真是个势利眼的!
季长歌自然猜得到,他们区区一个三房,是引不起于夫人的注意的。毕竟她挣的银子,对于村民们来说很多,但于家可瞧不上眼儿。虽说于家家底没马老爷的厚,但于家惯来会摆谱。于家可看不上他们三房姑娘们的抛头露面!
能叫于夫人转了个态度的,自然是因为刚才魏澄故意提了一嘴的人——知县!
于夫人见季长歌似乎当真对自家儿子提不起兴趣,心里既是可惜,又是自得。可惜的是季长歌竟然不再被她的话给蛊惑了,自得的则是好歹这季长歌有点儿自知之明,没有因为她此时的几句话,便又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哪怕是和知县扯上了关系,可在于夫人的眼中,季长歌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罢了。要说配自己的儿子,那还是远远不能够的!
于夫人掩唇笑了一声,顺势便问道:“刚才外头赶车那丫鬟说什么知县的……长歌可真是出息,咱们季家村最有出息的就是你了。哎,你那烘焙坊怎么着?”
那丫鬟提到了知县,还提到了烘焙坊。
季长宁撇过头去,背对着于夫人,翻了个白眼。
哼,原来说了这么多,都是为着知县来的!
不等季长歌说话,季长宁就说道:“于夫人对这事儿很感兴趣?哎呀,你直接问就成了,还说那么多莺莺姐的坏话,我还以为你是单纯不喜欢莺莺姐,才想要和我大姐抱怨抱怨呢!结果兜了个大圈子,就是为了问知县呀!”
她也不是傻白甜的,不仅仅挤兑了于夫人一番,还特意省去了知县后的那几个字——的事情。
于夫人脸色变了变,笑容僵硬了几分。
季长歌轻轻地拍了拍季长宁的肩膀,“胡闹!”她不好意思地看了于夫人一眼,“阿宁大大咧咧惯了,说话不中听,回头我教训她!”
却也没觉得季长宁的话有什么不妥当一般。
于夫人捏着帕子,“怎么会?我就喜欢这样慡利的姑娘!”
实则她心里恨死季长宁了,乡野丫头就是乡野丫头,半点儿规矩都没有,瞧瞧人家镇上大户人家的姑娘,哪个说话会直来直去的得罪人?
还有,什么叫她想问知县?她一个成了亲的女人,问别的男人算什么事儿?要是叫别人给听见了,她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实在是气死人了,这臭丫头心眼儿多得很!
季长宁也装模作样地道歉,“是我不会说话,于夫人别怪罪。”
于夫人也只能点头,道:“哎呀,这些都是小事儿!说起来你们的烘焙坊开在了哪儿?我这段日子忙得很,都没有去给你们祝贺祝贺。等回头我忙完了,我去看看你们姐妹俩?”
绕来绕去,还是想知道知县那事儿。
季长歌缓缓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之前我买了几个灾民回去gān活儿,知县觉得我人挺靠谱,就差人送了个牌匾过来。”
事实上,知县送那牌匾更多还是因为她捐粮的事儿。虽说没法儿将这事儿给摆在明面儿上,但是不给季家烘焙坊点甜头,知县总觉得亏待了好人似的。
他那牌匾挂上去,纵然不是人人都晓得季长歌是个厚道人,但铁定不少人晓得季家烘焙坊的东西好吃!
这样一来,也算是谢过季长歌了。
“啊,原来是因为这样啊……”
于夫人低下头来,没再说话了。
原来只是因为公事才和季长歌有了往来。
于夫人心中有些不以为意,知县在这鞍马镇可待不了多久了,季长歌又笨,肯定不会再和知县有再深一步的往来了。既然这样,那她也不必làng费这个功夫,和季长歌寒暄了。
于夫人没了继续说话的意思,驴车里就安静了下来。季长宁心中哼哼,对于夫人很是瞧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