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怎会不是她所求的。
在救俊儿之前,她对菩萨所许的愿便是俊儿的病能够好起来。
她不敢在菩萨面前贪心。
古绢:“上官姑娘, 奴家知晓这些银两对你而言并不算什么。但是……”
上官婉儿打断古绢的话:“没有但是。能遇见沛王,得沛王相助,乃是你与俊儿的缘分。沛王心善,而你收下的也是沛王的心善,仅此而已。”
古绢闻言不由讶然。
她不想站在她面前不过12、3岁的女子竟然如此会说话。
古绢又只好将银两小心翼翼收入怀中,而后从怀里拿出一把薄如蝉翼的团扇。
古绢:“上官姑娘,这把团扇虽然不值钱,却是我亲手做制。”
上官婉儿看到古绢递到她跟前的团扇上绣的乃是牡丹,并且团扇两边的颜色并不一样。
她在掖庭洗衣裳,什么绣工没见过。
她诧然道:“这是双面异色绣?”
古绢点了点头道:“还望上官姑娘莫要嫌弃。”
上官婉儿从古绢手中接过团扇,仔细打量。
真是因为她在宫中什么绣花皆见过,才会惊讶于古绢所制的团扇。
她道:“古姐姐,你的绣工很好,甚至比宫里的绣娘都要好。”
古绢闻言心中一喜:“能得上官姑娘喜欢,便是奴家之幸。”
上官婉儿:“古姐姐,你太过谦。古姐姐,不知你绣工是从哪里学的?”
古绢闻言道:“说来见笑。奴家自幼便爱女红,后来自己照着书中记载的针法钻研。”
上官婉儿闻言恍然大悟:“难怪……”
古绢诧然:“难怪?”
上官婉儿笑道:“难怪古姐姐的针法如此特别。原来是在过去的针法上进行创新。”
不想竟被上官婉儿发现。
古绢眼底划过一抹诧然,她点了点头:“这些年来,除了卖团扇照顾俊儿,多余的心思,我便放在了研究针法上面。”
至于张鹏,从他害死俊儿的娘亲那一刻起,她便当他死了。
所以在张鹏被洪水冲走的那一刻,她心中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上官婉儿默了默问:“古姐姐,你这团扇如何卖的?”
没想到上官婉儿会突然问这个,古绢一怔,随即回答道:“在巴城我卖二两银一把。自从巴城遭受洪灾之后,大部分人连饭都吃不起,又何来的钱买团扇。”
这样的团扇古绢竟只卖二两银。
她记得瑞姨之前告诉她说,宫中绣娘所绣的团扇在宫外能卖两百两。而眼前古绢所绣的团扇不比宫中绣娘绣的差。
“古姐姐。婉儿有一事相求。”
古绢诧然:“上官姑娘,你是奴家的恩人。任何事,你只要吩咐。奴家赴汤蹈火,也会为上官姑娘办到。”
上官婉儿:“古姐姐,你的恩人不是我。婉儿要求的乃是古姐姐去长安。”
古绢闻言眼中的诧然更甚。
八年前,就在俊儿真正的娘亲找上门来之前,她便已经下定决心去长安。
因为俊儿的出现,让她改变了主意。
没想到八年后,她竟然从上官婉儿口听到让她去长安的话。
见古绢陷入沉默之中,以为古绢不愿意。
上官婉儿:“若是古姐姐不愿意的话,婉儿并不勉qiáng。婉儿只是觉得古姐姐这么好的女红在长安定能创下一席之地。若是在巴城,便是屈才。并且你在长安的话,也能够给俊儿更好的生活环境。”
古绢没有去过长安,并不知晓长安是怎样的状况。
不过她在巴城卖团扇这么多年来,曾听到不少从长安路径巴城买她团扇的客人说,她的团扇比长安第一扇所卖的团扇还要好看。
若是只有一两位客人这般说的话,她只当这一两位客人是在恭维她。
但这么多年来,她细细数过,一共有三十八位客人夸她团扇比长安所卖的团扇更jīng致,更好看。
“上官姑娘,奴家跟你走。”
古绢一番权衡后,抬头看向上官婉儿说道。
这样的答案是上官婉儿想要的。
古绢随即欲言又止:“只是奴家不知婉儿姑娘所求……”
只听上官婉儿道:“去到长安开店的一切我会想办法为你打理。你只需出人,而今后店里所赚的钱。你我五五分。”
如果说之前她与上官婉儿之间的对话,已经足够震惊。
不想现在她更为震惊。
上官婉儿也不急着要古绢答应她。
她道:“古姐姐,事关重大。你可以回去先考虑考虑。”
她话音一落,古绢道:“上官姑娘,不用考虑。我已经决定。”
古绢果断的决定让上官婉儿更是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
上官婉儿:“古姐姐,只是我为你开店置办一切之事,你暂时莫要告诉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