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仔细琢磨了一下小姑娘的记忆,因为小姑娘也只有自己岁数的零头,又恰好生活在山脚下,没去过什么大地方,读书倒是挺早的,十三岁就初中毕业了,只不过高一读了几个月,父母相继出事,学校体谅她,保留学籍让辍学半年了,所以没有什么大的见识。这小姑娘所处的国家是华夏国,纪年是1995年2月16日,和平年代,只要能吃苦能付出,都能活下去的时代。白玉觉着这个还蛮好的,不像幻境中所记录的擎天大陆,经常几大世家大战,还有天地规则约束,因为所有人都想追寻天道,经常降下天翻地覆的惩罚,加入前天这里还有一座山,转天就被夷为平地也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
这小姑娘父母出事前就只琢磨女生之间的小争执和成绩,和村里的小伙伴玩耍。可是父母出事之后,好像夺走了这小姑娘的jīng气神,整天都晕晕乎乎的,沉浸在悲伤里缓不过神来。
这家人有几门亲戚,小姑娘家和爷爷奶奶这边都不太亲近,起因是小姑娘父亲会门木工手艺,收入在这村里还不错,但是被爷爷奶奶和大伯、小叔盘剥太过。小姑娘出生的时候,母亲因为婆母的刁难,月子没有做好,村里的赤脚大夫说难以再怀。
这也就算了,夫妻两个是老实人,特别是白父,是家里老二,从小不受重视都习惯了。两人只打算把女儿养大,偏偏这婆母磋磨儿媳妇,bī老二媳妇月子里下地gān活、洗衣做饭、养牛喂猪的不说,还天天对二儿媳妇非打即骂,不下蛋的母jī这句话更是挂在嘴边上。弄得小姑娘的母亲身心都受到摧残,身体更是不好了,也就忽略了女儿。
每天忙的团团转,连坐一会儿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身体不好没有奶水,女儿白天jiāo给婆母带,就晚上上了chuáng能抱着女儿带着睡觉,累得要死,也只是记得给女儿擦洗换尿布,女儿哭的时候拍拍哄哄就完了,别的也顾不上。白老二一个大男人村里村外的接木工活不在家,等好容易回来,老婆已经是容颜憔悴,瘦的不像生了孩子没几个月的。女儿更是高烧,饿的头大身子小,简直像是已经可以去地府报道了。
看着这样的母女俩,白老二难得硬气了一回,踢翻了厅堂的椅子,把自家亲妈骂骂咧咧说老婆不能生、装病躲懒,个丫头片子娇气麻烦的很,谁不是喝点米汤就能长大的,偏你家赔钱货难养成这样,我一把屎一把尿,还天天哭哭啼啼。生病也是活该,不许请大夫之类的,简直不能让白老二入耳的话给打断了。
白家奶奶看自己儿子这样,先是吓了一跳,反应过来,一翻身从炕上翻下来,冲到儿子身边就捶儿子,“你个丧良心的,老娘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现在在老娘面前踹椅子了。你个孬货还长能耐了,老娘说不得你老婆和姑娘是不是?一个不下蛋的母jī,有什么好能耐的,一个丫头片子,老娘给口水她喝,就是恩德了。还想怎样?还想喝米汤呢,做梦比较快。老娘喂猪,都不给一个丫头片子喝,饿死活该。”
自家老娘气极了把真话说了出来,白老二这才知道,老娘照顾的这些日子,自己闺女竟然连米汤都没得喝,只喝清水,这不是要活活饿死自己闺女吗?咋有这么狠心的奶奶?白老二下了狠心,闹得天翻地覆,不论老爹老娘怎么打骂也不低头,就一句话要分家。村里有些德高望重、有话语权的老人也是看不过去,就主持给白老二分了家。
最后一家三口,抱着自己的衣服,两chuáng被子,两只碗,两只盘子,两双筷子,一把锄头,一袋掺了糠皮的糙面,几乎净身出户的,开始了小家的生活。
当然这些都是小姑娘听的村里的闲话,过年过节奶奶和大娘、小婶骂骂咧咧,和姥爷、姥姥以及自家爹娘的话,拼凑出来的。白玉想原来世上真有书上写的这样的极品人物。恶婆婆、有小心思小气妯娌什么的,不是话本里才有的。真有意思。
分家之后,白老二不得不带着老婆,抱着三个月的小闺女,去了老婆娘家暂住。小姑娘姥爷姥姥离下林村挺远的,步行得走半天。看着形销骨立的女儿,几乎要死的外孙女,姥姥哭的肝肠寸断,立刻把外孙女抱怀里,把两口子迎进屋。但是姥姥姥爷家里条件很一般,小姑娘母亲两个哥哥,三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家里孩子多,从小姑娘母亲小时候起,家里条件都没好过。
小儿子二十了,还因为没钱,说不了婚事,所以姥爷姥姥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只能贴补点粮食。白老二下了大力气,四处找活做,跟玩的好的朋友借了些钱,赊欠了些材料费,建了现在的白家小院。在姥爷家借住了五个月,一家三口,就入住了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