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算法(113)

后来,姜屿让舒蔓也加入,还要三个男生喊舒蔓师姐。

董宁宇笑道:“我喊我妹一声师姐也就算了,你让咱岩哥喊?说起来,我妹是不是该喊岩哥一句师娘?”

舒蔓不依,“我喊他师娘,你不就平白长了我一个辈分?做梦去吧,董宁宇臭撒比!”

姜屿告诫她,小孩子说脏话不好,然后,要她喊梁岩师娘。

姜屿至今记得,那会儿,梁岩的脸冷得跟长白山的积雪一般,却也好看得极。

说起来,她对梁岩的心思,从一开始就是出于对美色的着迷。但是,后来自然不单单是美色,他心思缜密,冷静自持,做事有条不紊。待在他身边,总是能让人莫名地安心。

她生性跳脱,总是容易为一点小事炸毛。这种时候,他总是会给她一个温柔宠溺的笑,对她说:“慢慢来。”接着,便会与她一起寻求解决事情的办法。

其实,他二人对于彼此而言,都是亦师亦友。

只是,往事随风,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出门前,姜屿叮嘱江晨露:“你下午逛超市的时候别忘了买盒jī蛋,给人梁老师送过去。”

“知道啦。”

姜屿:“超市卡里没钱了的话,就拿书桌最左边抽屉里的,还有好几张。”

江晨露笑道:“哪能用这么快。”虽然姜屿一再表示超市卡随便用、零食随便买,但江晨露平时只会用它来买二人的生活用品与日常食材。

姜屿只有国际驾照,可以在英美法日等国家或地区开车,但国内不能使用。所以,自从回国后,一个人出行时,她不是坐地铁就是打的士。

她打车到二中附近的肯德基,买了两份全家桶,带着前往母校。

几年前,二中的新老校区正式掰了,所以二中现在就只有这一个老校区,而原来的新校区则成为了一所独立的私立高中。

陈树没有留在新学校,而是选择回二中老校区继续带竞赛。

这周二中是大周,校园里空dàngdàng的。姜屿熟门熟路地走上实验楼顶楼的机房,站在门口敲了敲,弯唇喊道:“陈老师。”

陈树正坐在讲台前打字,闻声转过头,站起来和蔼地笑道:“哎,姜屿,来了啊。动作倒是挺快的,我以为你要两点才能到。”

他上身穿着灰色针织衫,两鬓微白。

陈树今年也就四十多岁,比姜大柱还要小上几岁。

姜屿笑道:“都跟你说啦,我出门化妆很快的,哪有一两小时那么夸张。”

她走进机房后,才发现今天林煜瑾也在。他站在西南角落,给那边的一个学生画解题思路。

姜屿欣然而笑,跟他打招呼:“嗨,猫大,好久不见。”

林煜瑾抬起头,笑了笑,眼尾微弯,回道:“好久不见。”

虽然线上大家经常在同一个群里chuī水闲聊,但算起来,他们已经有将近三年没有见过面了。

林煜瑾倒是没有太大变化,依旧年轻俊朗、文质彬彬。

肖钧等人以前就常说,猫大的长相性格像个文科生,以后肯定不会进工业界。果然,毕业后他没有去大厂工作,但却也没有继续深造。既没有进入工业界,也没有留在学术界,而是出人意料地来到了教育界。

他如今在区第一中学工作,是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

去年夏天,他接受某杂志实习记者胡同学的专访。最终刊登的文章中,胡同学对他进行了大量的批判,认为他是“天才之殇”。

作为一个曾经的IOI金牌得主、ACM总决赛铜牌得主,林煜瑾没有从事科研工作,而是投入基础教育中。这被胡同学等人视为一件可耻的事情,文章的字里行间尽是嘲讽意味。

更过分的是,文章中的配图,全部都是黑白照片,怪异的悲凉感扑面而来。

姜屿记忆最深刻的是在其中一张黑白照片中,林煜瑾翻着讲义,静默不言。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他们不在乎你的梦想,无法接受你的平淡,非要将你拆得支离破碎,大加批判。

专访文章发出后,对于林煜瑾,有人怼有人骂,有人扼腕叹息,有人不屑一顾。

后来,林煜瑾在知乎等平台发布自白书,对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提出异议,并且阐述了自己的价值观与教学理念。[1]

此文一出,他得到了大量竞赛生与IT界从业人员的支持,但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依旧是水花甚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被定性为一个陨落的天才。

但是对于林煜瑾来说,这不重要。

他并不苦恼,偶尔还在群里与其他人揶揄这事儿,自我调侃。他依旧每天踩着共享单车,上班下班,风雨无阻。

林煜瑾家境优渥,倒不是缺这么一份微博的工资。姜屿觉得,他是到达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求。

上一篇:小太太+番外下一篇:病名为你+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