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十二月,考研教室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早上八点就座无虚席了。那种凝神屏气的气氛让人心情压抑,第三轮复习也逐渐接近了尾声。
第三轮复习主要是背诵。陈宛第二轮复习没有做完整的笔记,所以她买了一本333教育学大纲绿皮书来背诵,这本书专门针对教育学统考,考试科目编号是333,虽然陈宛要考的H大是自主命题而不是统考,但是知识范围是一致的,所以这本绿皮书可以作为第三轮复习背诵的参考书。
丁毅在十一月末已经完成了第三轮复习,十二月进入了第四轮复习,主要是做真题和研究考题,他再三告诉其他三人要加快进度,尽早开始做真题,因为考研时间不到一个月了。
陈宛于是上午做题,下午和晚上背诵知识点。真题是郑嫣给的,从这些习题来看,每年都会有一两道重复的题目,其中蔡元培、杜威、赫尔巴特都是热门知识点,大题多半是半开放的,虽然指定了方向,但是具体答案还是要靠个人的平时积累,在教科书上找不到答案的。
距考研还有二十多天的时候,网上买的考研政治最后八套卷被寄到了考生的手中,考研教室的红火到了一个白热化的程度,到了晚上十一点自习室关门的时候还几乎满座。
教室的两边挂着名人名言,有马克思的“无论有怎样的艰难险阻,我仍将向着我的目标前进“以及巴尔扎克的“人类所有的技能,无非是耐心加时间的产物”。
这或许是考研最好的标注。
陈宛突然发现,她手上的真题没有最近三年的。
也就是说,最有参考价值的三份真题她是没有的。她在考研帮上刷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无法找到相关信息。
她于是给郑嫣发了微信,希望她能有最新的题,但是郑嫣回复说她有的已经全给陈宛了:“我去年考完之后就出去旅行了,旅行完之后考了什么题目都忘记了,真是太可惜了。”
就在陈宛丧气的时候,huáng染出了一个主意:“去H大的打印社看看!”
huáng染告诉陈宛,不少学校的打印社都会卖学校的考研真题,huáng染的真题就是在J大打印社买的。
所以陈宛决定去H大一趟,就算只有一线希望也要抓住。中午吃过中饭之后,她就骑着单车往H大过去,H大离J大不是很远,一路上冬日暖阳照耀,她的心情也舒缓了下来,哼着《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眼前的绿灯突然变红,停下来的她被后面的人轻轻撞了一下,她扭头一看,发现竟然是钱丽娜。
“你怎么会在这里?”陈宛哑然。
”我……来帮你。”钱丽娜低声道,“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听到你说要去H大,我就一直跟着你了。”
“你……”陈宛瞪着眼睛,她从未试图了解过钱丽娜,只是觉得她可怜。
“我帮你拿到真题,你答应我一个要求。”钱丽娜说。
“什么要求?”
“我现在还没想好,你放心,不会违背法律和道德。”
陈宛皱眉。她不希望和钱丽娜许下诺言,两人根本不是一路人,所以她就淡淡笑着:“不劳你费心,我自己能找到。”
说着她就趁着绿灯骑上车过了马路,她偶然回首,发现钱丽娜在后面远远跟着,显然还是不死心,陈宛不管她如何,径直骑入了H大,打听到了最大的打印社的位置,在H大的图书馆旁边。
等她说明了来意,打印店的老板告诉她,H大的三四年前的真题他们有,但是最新的真题还是得去研招办看看有没有卖的。
虽然说得委婉,但是陈宛知道这等于说是没戏了,好点的学校的研招办不仅不卖真题,反而禁止真题的买卖。
垂头丧气地走出H大,这时钱丽娜正微笑地看着她,手里拿着一摞卷子:“我拿到了,你真的不要吗?”
“你怎么拿到的?”
“我有个朋友是H大的。”
陈宛从钱丽娜的眼神看出,那个朋友是个男的,而且她以此为自豪。
所以说,陈宛觉得自己和钱丽娜不是一路人。
她也朝钱丽娜淡淡笑了笑,说:“我不用了。”说完就骑车往回赶,她还要和丁毅等人一起看书吃饭。
钱丽娜呆住了,试卷在她手中被风chuī得呼呼直响,她一咬牙,拼命踩了几步,在陈宛耳边低语:“只要你答应参加段裴的生日宴会,我就把卷子给你。”
☆、二七 一朝试锋芒
段裴的生日就在考研结束之后几天,陈宛倒没想到段裴会办生日宴,其实是钱丽娜要证明她比陈宛qiáng,所以操办这个宴会,让别人看看她钱丽娜对段裴多好,再看看陈宛对段裴多差。这生日宴会跟鸿门宴也没相差多少了,钱丽娜挑战地看着陈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