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买不到豆浆,我四处找花了不少时间。“
四人飞速吃完中饭,就开始各自的学习了。
钟志远是考本校,而huáng染则考S大的学科英语教学,丁毅考TOP2,而陈宛转换了轨道,选择考M大的教育学。
大一下学期她考了教师资格证,考的是英语学科,但是她却因此对教育学和心理学感兴趣了。大二的暑假她在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积累了教学经验,也下决心考教育学。
教育学的分支很多,光是教育学原理就有课程论、学生评价、教师研究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她每天上午学政治一小时,下午背政治一小时,晚上学英语一小时,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的其他时候学教育学。
但是她也不仅仅是看教材,要想对一个学科有比较好的理解,就需要博览群书,多读经典。在教育学领域有三大名著: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以及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陈宛打算五月份把这三本书都读完,她知道自己跨专业考研难度很大,所以要充分利用时间,尽可能地增长知识储备。
人们把跨学校、跨地区、跨学科考研称为三跨考研,是难度最大的那一种,虽然M大也在北城,陈宛仅算两跨,但是她考研的专业录取人数少,难度也非常大,再加上还有同班同学段裴的竞争,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
当校园的榆叶梅渐渐蜷缩,丁香的香气转淡,阳光开始炽热,青年男女们换上了缤纷的夏装,陈宛的手机出现了一条“祝你节日快乐”的短信,一看发信人是钟志远,知道他肯定群发了这条儿童节祝福,不由得一笑。五月的努力告了一个段落,又到了期末考试季了。
考完了一场之后,四人来到学校的餐厅吃火锅,一边吃一边聊。
“大神,政治什么时候应该刷1000题啊?”钟志远看着丁毅。
丁毅是四人中成绩最好的,他学习很有效率,平时也不见得多认真,该参加的社团活动都参加了,但是他就是能考出好成绩,不仅拿过国家奖学金,其他奖学金大学三年多来拿了个遍。钟志宇每次都酸溜溜的,说丁毅家里条件好,根本不缺这些钱。
“一千题先不急着做,先看《jīng讲jīng练》。看一章,做一章,效果比较好。“丁毅回答得很有条理。四人的考研政治都是看肖秀荣老师的三件套,即肖秀荣考研政治知识点jīng讲jīng练、1000题以及讲真题,按以往的经验,只要跟上步调,结合考研政治大纲,最后再做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考研政治60分是没有问题的。
这几本书都是预售,政治大纲9月份才会发货,肖秀荣四套卷是12月上旬,八套卷则是考前发货,不懂其中窍门的考生很可能买到过期的书。
参考书的选择是丁毅负责的,这方面他安排得很妥帖,其他三人并不需要操心,这也是团队的力量。
“对了,趁现在还早,你们可以去网上找一找上岸的学长学姐。”丁毅一边吃饭一边说。“打听消息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往年的考研情况,虽然网上也有,但是第一手资料还是更可靠一些。“
☆、八 万有引力
虽然已经有了考研小队,但是只有她一个人考教育学,其他人都是考英语,丁毅就提醒陈宛,要多方面搜集资料。陈宛在网上搜了不少考研的帖子,那些帖子就好像在小路边上插的路标一样,给迷蒙的未来一个方向,其中有一个考M大教育学的上岸学姐写的帖子非常详细,吸引了众多的留言,陈宛反复读了几遍,给她写了一封站内短信,希望加她为好友。陈宛这是第一次找学姐,心里就好像跑了一只兔子。
接着她又加入了J大的考研群,J大就是她的母校,因为这是一所普通一本,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所以考外校的应届生特别多。群的人数直抵1000大关。J大考研群的群主也是应届生,是校学生会的副主席,时不时会在群里发布一些资讯活跃下气氛,他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目前正火热的是早起打卡活动。
考研是一场为期半年的马拉松,良好的作息是成功的关键。群主在公告中这样写道:
每一个人自从qiáng迫出生开始都是孤独的长跑者,无论身边有没有人扶持,这条“活下去”的长路仍得依靠自己的耐力在进行。你能培养自己的坚持,每天早起吗?
每天早上打开微信,就会看到一连串打卡的提示,一排排气壮山河,令人感动。陈宛自己是每天六点起chuáng,打开的时候总会看到:
万有引力,已打卡。5:30am。
这个叫万有引力的人,已经坚持五点半起chuáng两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