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笔画轮回,一书掌生死。判官笔和轮回书是上古时候便存在至今的。判官笔在他手上,轮回书由阎君掌管。
这两样东西,是地府的至宝。二者冥冥间自有其独特的感应,这种独特的感应是不可能斩断的。
崔涣之闻言便放了点心。
虽然那人极有可能不是阎君,但既然长了那样一张脸,说不得也是有点来头的。
不过,对他来说,那人只要不是阎君这个直属上司就好了。
崔涣之想着,就一把抓起判官笔直视着它的眼睛,轻声诱哄:“既然不是,那你就再去盯着他。若真发现了什么线索,那你就最大的功臣了。
“我,我不想去。”
判官笔想了想那张和阎君大人一样脸,就连忙拒绝。
“欸,你怕什么啊?他又不是真的阎君大人。”
崔涣之见判官笔还退缩,就戳了下它模糊的五官,继续给它洗脑:“你想,如果你立了大功,等咱们回到地府,那本破书不也得对你另眼相看。”
判官笔有点动心了。
在它看来,轮回书是性子木讷,却被眼瞎的地府官吏说成稳重,这让它很不服气。
不过,立功虽好,但是碍于阎君平日积威过重,它也不敢面对那张脸。
“你若不去,那我们说不定就遗漏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唉,找不着谁在背后作恶,自然阻止不了悲剧发生,那我们只能一直呆在这个地方了。”
崔涣之说着就皱了起眉,还颇为失落地叹了口气。
判官笔才不想一直呆在这。反正那个人也不可能是阎君大人。于是它狠狠心,说:“好吧,我这就去督军府帮大人盯着。”
“那你去吧,你仔细一点,千万不要遗漏了什么蛛丝马迹。”
崔涣之细长白皙的食指安慰地戳了下判官笔笔身,嘴角几不可见地微弯。
“这个不用大人说,我知道的。”判官笔躲开崔涣之的手指,直直地往窗外飞去。
崔涣之把判官笔忽悠去了,就心满意足地起身,往浴室走去。
黑沉沉的夜晚就如往常一样静悄悄地过去。荣城灯光渐暗,人们开始沉睡。
清早,街上卖报的半大儿童微哑的嗓音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来是城东传来了又有人无故失踪了的消息。
失踪的是杨家成衣店老板的儿子杨旭。
听说,杨绪前日就不在家。杨老板以为他去找了朋友,心里也不是很在意。
后来因为杨旭迟迟未归,杨老板感觉不对,就去寻。后来他问遍亲友,差不多寻遍荣城也没找着自己的儿子。
于是大清早,他就慌慌张张地去了警署报了案。
荣城报纸上寻人启事的框栏里,杨旭的名字赫然在目。加起莫小姐,这已经是第二起无故失踪的人了。
这两人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半点蛛丝马迹都没有留下。
因着莫小姐是督军的未婚妻,人们也不敢怎么谈论。
现下,又有了这样的事,荣城里的谣言传得就纷纷扬扬,已经压不住了。
城里人都猜测杨公子失踪是可能因为仇恨,被人敲了闷棍了。而莫小姐貌美,可能是因为有贼人偷香窃玉,故意把她掳了去。
仇恨夹杂着桃色新闻,更是点燃了好事者心里的火苗。
不多时,坊间便有了桃色.情.仇的各种小说。那故事情节迥异于鸳鸯蝴蝶梦之类的画本子,风格既刺激又香艳,一时间追捧者甚多。
崔涣之放下手中的报纸,瞥到镜中自己的仪容不乱,便匆匆往楼下走去。
刚下楼,便见崔老爷微弓着腰,朝身旁的男子说:“好不容易请到督军,还请督军莫嫌寒舍简陋。”
原来是韩督军。
督军韩子黎,今日穿了板正的军装。
崔涣之见了他,便不自觉停下脚步,视线一寸寸地划过韩子黎的脸和被军绿色军装包裹着的肩膀,窄腰和大长腿。
他心里刚感叹了一句身材不错,就对上韩子黎的眼睛。
“督军快坐。”崔老爷殷勤地笑着招呼韩子黎,见崔涣之还站着,便斥道:“你这小子,还不过来见见督军,傻愣着作甚。”
崔涣之却见判官笔正跌跌撞撞地往自己这边飘。他勾起嘴角,径直坐到韩子黎对面的沙发上,朝他伸出手,语气慵懒怠慢道:“你好啊,韩督军。”
崔老爷眉头一皱,怕韩子黎生气,就想斥责崔涣之几句。
不料,他却见沙发上坐着的韩督军伸手握住那混小子的手,宽和地说:“你好,崔先生。”
两人的手一触即离。
崔涣之光明正大地打量着韩子黎,一言不发,客厅安静了下来。
崔老爷感觉气氛古怪,只能朝着韩子黎笑道:“督军为了荣城安定而终日操劳,实在是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