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已亮全,昨夜的雨没下成,厚厚的yīn云层层堆叠,昏沉沉的。冷风中,黑压压的益州军如cháo水般涌来,能清晰眺望敌军簇拥中那面赤红的帅旗,一个硕大的“齐”字气势磅礴,屹立寒风,傲然不倒。
安王瞳仁一缩。
而帅旗下的魏景缓缓抽出配剑,斜指敌军:“众将士听令!进攻!”
牛皮大鼓陡然轰响,益州大军爆发出一阵如雷的呐喊,cháo水般扑向惊魂未定的安王大军。
一场激烈的合围战随即展开。
安王正处于此生最危急最láng狈的境地。
殷红的鲜血代替了雨水,流淌在古朴的东峦道口,将huáng褐的泥土染成赭红。大战从上午开始,在兵力悬殊,已方又完全身处劣势的情况下,安王大败,等苦战到傍晚,已几溃不成军。
一阵狂风刮过,“噼里啪啦”的冷雨迎面拍下,安王一抹脸上混着血迹的雨水,双目赤红,重重喘息着。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万幸还有卫诩。
“我们立即往上退,据地势拒敌!”
此战,连一直都不动手的卫诩都拔刀了。他之战力,比之魏景也不遑多让,也算让大败的安王大军有了主心骨,一直聚拢在一起,没有被杀散。
且战且退,卫诩一直在寻找适合据守的地点,以便让己方获得喘息之机。
终于他找到了,这是一处高峰,山势陡峭怪岩密布,滑溜溜的无法攀登,他眼尖,远远瞥见高峰左侧有一条上山的小道。
很好,己方退上去,守住道口,便能得以喘息。
天黑了,又逢大雨,益州军攀登小道尚且艰难,如何进攻?
今夜可暂保安稳。
果然,安王卫诩率残军退上,魏景皱眉扫了两眼险峰,不得不传令:“鸣金!”
这地势,这天气,只能休战。
不过没关系,包围高峰就是。
往上攻固然难,但往下突围更艰巨,数十万大军重重包围,安王总不能插翅的。
魏景冷哼一声,下令原地扎营。
急行军又接连大战,将士们也是筋疲力尽了。
……
辎重兵后勤兵早已抵达,魏景一声令下原地扎营,割草伐木,很快就支起一顶顶的营帐,军士们分两拨轮流用膳歇息。
只山腰上的安王残军,就没这么安逸了。
所有军备俱已丢下,没有营帐,疲惫不堪的军士们只能在岩石或树木底下勉qiáng躲避。雨水冰冷,又饿又累,普通军士瑟瑟发抖,陈昂徐苍等大将不放心,亲自守道口去了。
一种凄怆悲凉的气氛弥漫,远眺山下点点huáng光,不少军士面露绝望。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困在上头没吃没穿的不用杀都死定了,可突围,又要如何突呢?
有年轻兵卒惊恐哭泣,正在yīn着脸踱步的安王闻声,陡然刹住:“扰我军心者!杀无赦!”
立即有亲卫奔出,处置哭泣的兵卒。
再未闻哀声,但安王并未因此好过多少,他如同一困shòu,焦躁愤恨,面目狰狞。
穷途末路。
难道,难道他今日正要身死于此?
不,不可以的!
他做低伏小二十载,忍rǔ偷生,殚jīng竭虑苦心筹谋,母仇未报,壮志未酬,如何能死?!
安王脸颊抽搐几下,倏地站住:“谨之,你有何策?”
如今只能寄望卫诩能有脱身良策。
卫诩一身玄色长袍,湿透了黏着身体上,少了平时的空灵飘逸,多了遒劲英姿,他端坐在一块尺高的怪岩下,已凝眉沉思良久。
听得安王问,他抬起头来:“孤军被围,无衣无粮,久守不攻自溃。”
坚守孤峰是死定了,但突围的话,卫诩瞥向山下露出星星点点昏huáng的营帐,密密麻麻,一眼望不见尽头。
“仲和,若携你突围,我有七成把握可全身而退。”
眼下这恶劣的环境,若说硬寻好处,倒有一个。它不是常规战场,莽莽群山,林木高大植被丰厚,处处都是隐身之地。卫诩本人其实是没多少危险的,凭他的身手,必能顺利脱身。
至于其他人。
卫诩环视一下雨幕下三两挨在一起的残兵,以及远处真肃然镇守道口的陈昂徐苍等将。
还有安王。
安王终究是个武力不qiáng的人,带着这么一个累赘闯千军万马,饶是卫诩,也只有七成把握二人能全身而退。
而除安王的其他人,他就无法保证了,陈昂等大将多少能有生机,但普通兵卒,恐怕十不存一。
“七成?”
这当口,兵败不兵败的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性命,乍闻七成把握,安王心陡然一松。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卫诩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能说出口肯定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