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粮食大亨[三国](74)

牛头山吞并,而且还是吕先生一个姑娘家弄的,能成什么军,军队吃的事练兵之术和统兵之术,一个人的武功再qiáng大,能练出来的一顶多是几个刺客,而成不了军。

再说,徐州军和丹阳兵的战力,关羽还真没放在眼里,这样的军队让他正面jiāo锋,三千能打五千。

所以,关羽猜测吕姑娘是不想认陶谦为义父的,毕竟他也亲耳听到她生疏的喊陶谦为陶州牧。然而陶谦已经昭告天下,在天下人眼里,不管吕姑娘认不认,名分总是存在了,陶谦若是知道吕姑娘的下落,定然会派人过来接人。

届时,他和大哥也没有任何立场留下吕先生。

吕先生此次给大哥的东西事关重大,关羽当然清楚若是成功,会给大哥的大业造成多大的助力,所以,他是极其支持他大哥的。

“我亲自去和吕姑娘说,三弟怕是说不明白。”

刘备摇了摇头,说道“三弟看似鲁莽实则心细,他知道轻重,我看得出来,吕先生对三弟的观感颇好,而且三弟和她以朋友相jiāo,更好说话一些。你我过去,到反而是说教了。”

关羽听刘备这么说了,他哪能再说什么,他点了点头。

“也不知她去城外做什么”

刘备问道。

关羽也完全想不到,毕竟还算陌生。

“大哥该回宴上,我多注意几分。”

刘备点了点头,吕先生重要,子龙也重要啊,他也算是试探出来了,子龙此次不过是顺便过来一见故人的,并没有投靠的意思,这下他就头疼了。

正直日中,吕文媗到了小沛城外的流民营地里。

小沛城外也是有流民的,刘备仁义,在城外开仓放粮,所以,小沛城外的流民表面上很祥和。但是开仓放粮,也没有叫流民吃饱的理,因为粮食不多,所以,只能让城外的流民不饿死而已,流民营地是非多。

虽然不会饿死了,但是他们的眼神也是麻木的,流民也是有脑子的,如今下邳的刘州牧仁义,但是钱粮也就那么多,他们很清楚不可能永远这么供应下去的,更何况,因为这个消息,来下邳的流民越来越多,一旦钱粮多了,下邳迟早会停止供应。但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他们舍不得走,走了就会饿死,不走至少有活路。

吕文媗叹了一口气,看来得尽快和刘备合作,将青菜种下去。

“贵人,给我一口吃的吧。”

吕文媗并没有理会,因为她清楚,这里虽然平和,但是她一旦理会,那些流民依然还是会围上来,便是刘备派来的两个侍卫跟在后头,只怕也挡不住。

吕文媗说道“会算账识字的有吗”

流民们顿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又是城里的士族过来收奴仆了,大多数人都失望,因为他们挑的不是认识字会算账的,就是挑孩子,还要长得好看。

没有几个人应声。

吕文媗心中微沉,也是,这个年代只有士族才有书籍的年代,庶族要读书认识字,是极其困难的,一万人里头,也就出十个例外。

只要是士族,并不至于沦落到成为流民的地步,当然,吕文媗那是例外,毕竟她父母双亡,家已经散了。

吕文媗正想放弃找个账房,只管找几个伶俐一些的,暂时培养一下。她早就有所准备,然后让跟来的侍卫带过来一些gān粮,然后每户分发了下去。

她扫视周围,最后目光停留在gān粮落在老母和妻子身上的年轻人。

这不能说什么,但是在时间效率下,这样挑中的人差错会无减少,给老母是孝心,有孝心的人,人性是可控的,而给妻子,在这个女人如衣服的卑贱年代,这种男人至少是本性不坏的。

至于给小儿,吕文媗就不考虑了,因为不管好人坏人,对自己的后代总是会重视一些,这样选人难免不如前两者准确。

吕文媗有些失望,这近乎六百人里面,她找不到一个给自己的夫人的,多是给幼儿或者自己吃了。

但她也有些安慰,给老父老母的也是不少,只是都推却了,除了爱儿之心,也是因为年轻人能有个活路,这样一家子还有希望活下去。

吕文媗走到一老妇和一个年轻还带着点稚气的魁梧少年身边,这一对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一些。

吕文媗五识敏锐,她一眼就看出来,老妇吃gān粮的姿势很是端正,而且也是慢条斯理,没有任何的声音,这是士族教养出来的吃法。

而这个魁梧少年,眼神清明,眼里也只有对老妇的关心和担忧。

两人看到吕文媗过来,老妇就停了下来,然后带着孙子准备行礼。

吕文媗止住了,温声问这个少年道“你叫什么名字”

水心清湄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