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哪里是真病了,都是心病闹得。
以前八福晋还常进宫来瞧瞧,如今除了请安的日子,往常都是不进宫的。后来,还隐隐传出良妃更喜欢年氏的话。良妃就更不出门了。
叫德妃说,这都是作的。儿子儿媳妇的事情,自有他们自己处理。这些皇子,哪个是会委屈自己的人。前些年,她也给过老四人。那也确实是他们夫妻俩之间有问题。再加上,当时别人都给儿子准备了人,自己就不能不准备。要真是特立独行,那才真是糟了。叫别人想,只怕是要么说自己对老四这个儿子漠不关心,要么说老四想显得不爱女色。那时候的境况,真不敢叫传出这样的话将他们母子推到风口làng尖上。虽然她给过人,但至少,她从没将满姓大族的姑娘给老四。为的什么,不就是乌拉那拉有弘晖在,怕乱了后宅吗?那府里的钮钴禄氏,是皇上指的。也不过是一个四品典仪家的姑娘。包括老十四,府里的舒舒觉罗氏和伊尔根觉罗氏,都是皇上指的。她给的通房可都是汉人。后来,老十四还弄出了庶长子,她为此对完颜氏就多了几分宽容。她也常听到风声,说这两口子不消停,在府里三不五时的吵吵,她只装着没听见。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她提醒自己,这句话得记着。就是老十四最近闹得这事,完颜氏也是有责任的,但弘chūn的责任更大。她不也什么都没说吗?是自家的儿子给媳妇添堵,自己要再是掺和,这日子还真就没法子过了。
平嬷嬷进来笑着道:“四福晋传进话来,说今年不光做了肉馅的,鸭蛋jī蛋鹌鹑蛋的,还做了各色gān果,水果,鲜花馅的。保准是别人家没有的。”
德妃就赏脸的笑,“也就是她心思巧。别人家的月饼,半个巴掌大,一个下去就饱了。她倒是好,个个做的小巧jīng致,三两口一个,各色味道的也都能尝一尝。这宫里上下还真没不喜欢的。”说着又苦笑,“这雅致起来,那是真雅致。可这粗放的劲头上来,都没法子说。你说说昨儿送来的鲜花生和嫩huáng豆,就拿荆条编的篓子装着,各色都是一大篓子。宫里往年谁吃这个?倒叫不少人暗地里笑话。”
这哪里是抱怨,明明就是炫耀儿子媳妇有什么都想着她。于是凑趣的道:“哪里笑话了?不知道怎么羡慕呢?您只说那玩意看着粗鄙,但说实在话,好吃不好吃?”
“倒也有些野趣。”德妃嘴角带着笑,矜持的道。
“凭他什么山珍海味,难道娘娘就稀罕。可这野趣,却是多少年都不曾见过的。何况又是四爷带着几个小阿哥亲手种的,四福晋带着大格格亲手摘得,亲自洗gān净的。光是心意,就难得了。”平嬷嬷笑道,“听说宜妃娘娘昨儿将九爷进上来的一匣子珍珠给退回去了。”
德妃就笑。她们在宫里,皇上在园子里。一年见不上两面,要那些首饰打扮给谁看。连孙子都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别张jīng作妖的,叫小辈们看笑话了。往年内务府送来的珍珠都用不了,放旧了就不鲜亮了。她旧年里的珍珠都磨成粉,打赏给小妃嫔了。对这个东西,还真就没有那么热切的占有欲了。
就听平嬷嬷继续道:“您猜怎么着,九爷今儿早上,又打发人送来两个匣子来,一个匣子里是金子打的花生,一个匣子里是金子打出来的huáng豆角。”
德妃‘噗嗤’一声,就笑出来了。估计宜妃想拍死老九的心都有。
这熊孩子!
第201章 清穿故事(110)二更
今年的中秋宫宴,被挪到了畅chūn园举行。
在中秋的前两天,皇上打发人,将太后和有儿子的妃嫔都接到了畅chūn园。
林雨桐觉得皇上这做法,实在是冷硬的很。
拎着这些女人来来去去的,真是够够的。有儿子的还好说,那只生了公主的,也只能在宫里窝着。更有贵妃,位份如今算是最尊贵吧,可是现在倒好,人家皇上把孩子他额娘接去团圆了,剩下她这个贵妃,留在宫里看家。这差别待遇实在是太明显,也太打脸了。可说到底,谁叫咱们没生儿子呢?
平嬷嬷小声跟德妃道:“良妃娘娘瞧着,都剩下一把骨头了。皇上下了旨意了,就非去不可。可那位娘娘,如今下chuáng都困难,可也不敢不遵旨。”谁敢这个时候触皇上的霉头。
德妃就跟着一叹。可这事能怎么办呢?老八已经那样了,她这个额娘可不是不敢拖了儿子的后腿么。就是爬也得爬着去的。何况,只有良妃为难么?惠妃的心里就好受了?直郡王都圈了,要不是为了孙子,惠妃吃斋念佛才清净呢。谁乐意团圆。见不到儿子,能跟谁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