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碰上老十四,怎么没留孩子吃饭。”宜妃先问道。
德妃摆摆手,“咱们谁不知道谁。我这边是老四省心,你那边是老五懂事。老九叫你操心,这十四,比老九更甚。孩子们都大了,有皇上看着呢?咱们还是吃吃喝喝,得乐且乐。外面的事情,由他们去。都说儿大不由娘。由不得咱们做主,咱们就眼不见心不烦。”
什么事不到最后,都做不得准。皇上的心思难猜的很。以前多疼废太子,可结果呢?说废就废了。后来又看中直郡王,对直郡王那真是千好万好。到头来,不也翻脸无情。荣妃可怜见的,早些年间,也是十分得圣宠,十年里面生了六个,就只养大了荣宪公主和老三。荣宪在蒙古,过的还不错。老三也一直没出岔子。猛不丁的就背了个黑锅。荣妃说什么了?还不是该gān什么gān什么。瞧着,还像是松了一口气。也算是因祸得福,叫老三没有机会再往更深处陷了。
皇上gān的哪一件事,是大家能预想得到的。
所以,现在即便看着老四是稳当。可不到最后,谁也说不好。要是真成了第二个直郡王,到时候又该怎么自处呢。
宜妃觉得她是来跟自己低头的。可叫德妃来说,那也是心惊胆战。万万不敢理所当然的受了。
用老九的是皇上,又不是老四。这个人情,她拿着烫手啊。
宜妃也知道德妃的意思。两人叫了成嫔,又请了惠妃来,几个人支开摊子,打麻将。
惠妃从直郡王倒下就显得老了许多。但她还真不能关了宫门谁都不理。就是心里苦的跟huáng连似得。也得照常过日子。不能叫皇上觉得自己有了怨怼之心。
再说了,她还有孙子弘昱要顾着呢。
宜妃心思一闪,都说老四谨慎。如今看了德妃,总算知道老四的谨慎是怎么来的。
第161章 清穿故事(70)
九爷跪在皇上的跟前,除了谢恩的话,别的还真不知道该跟老爷子说什么了?这种时候该说什么呢?他除了挨骂,还没被老爷子单独关照过。
“怎么不说话?”康熙皱眉,看着老九。这孩子是浑了点,如今怎么看着还有点傻。
九爷脑子不知道怎么就抽了一下,道:“皇阿玛猛地一夸儿子,儿子还有点不习惯。上一次皇阿玛夸儿子还是在儿子六岁的时候,那时候十弟在上书房憋尿憋的尿了裤子。儿子比十弟出息,没尿。”
康熙愣了一下,边上的李德全先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康熙抬脚就轻轻的踹了老九一下,“怎么还是这么混不吝的性子。”说着,也忍不住就先笑了起来。
九爷说完就想打自己嘴巴子,好好的事情,又叫自己这张破嘴给办砸了。
“行了,起来。”康熙身子往后一靠,手里掰着蜜桔,慢慢的吃着。
九爷在下面都能闻见这香甜的气味。他进宫急,没吃饭没喝水一路往宫里来。进了宫,又在侯见的地方等了不少时候。皇上这里侯见,那是亲儿子也不会赏茶吃的。屋里的地龙又热的很,再加上他紧张,出了不少的汗。
这会子真是渴的厉害。本能的,就先盯着皇上手里的桔子瞧。
浑身都散发着‘好想吃一个怎么办’的气息。
康熙就是再怎么迟钝,也看出老九的意思来了。这孩子是挺没心没肺的。
把手里的吃了一半的桔子,递给老九。九爷想也没想,接过来一把就塞到嘴里了。
边吃还边道:“这桔子才多大,一个桔子就跟核桃的大小似得。一口就吃完了。”好似觉得皇上一瓣一瓣吃十分的做作。
吃完了,九爷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说了什么。
立马就跪下,“儿子有罪。”
咋就这么彪呼呼的呢?
康熙叹了一声,就道:“行了。起来。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真要跟你计较,朕就算真是万万岁,可经不住你们耗。”
九爷心道,您现在这么着都有人安奈不住了。您真要是万岁万岁万万岁了,那真得有人给急死。于是道:“儿子总是盼着您万万岁的。好歹是亲阿玛。”
这话是实话。可叫康熙听来,就觉得十分的可笑。感情他也知道以后没他什么事。所以宁肯自己这个皇阿玛千年万年的长在龙椅上。
“行了,回去啊。”康熙看着老九就觉得闹心,“好好的办差。也长点出息。”
等九爷出去了,康熙吩咐李德全,“给老九和老十一人赏一盘子蜜桔。”
十爷看着桌上的蜜桔,有点懵。这怎么个意思?老爷子怎么就想起他这么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呢?
不能够。
小狗子是他的贴身太监,回来小声禀报说,皇上只赏给九哥和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