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在现代(55)

作者:岳十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王总编骂道:“这个姓陈的,一生只写了一本书,混了个作协,就再也没写出过值得一看的东西了,也好意思这样说。文人相轻,他这是嫉妒。”

庄子川道:“也许是。刚开始我们社里请他写,可他写得太慢,要价又高,就用了南山的。他对我有意见。”

“哦,我想起来了,刚开始社长力挺的是他。他写的书出了吗?”

“好像给了崇山出版社,但不了了之。”庄子川道。

二人低声私语,主持人出来圆场道:“陈老师是专业作家,他的怀疑不无道理。这样一本厚重的历史小说为一个刚刚十六岁的女孩子来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然南山的理由完全说得通,可还是有人忍不住怀疑。我们今天就借观众们雪亮的双眼,来为南山作证。看陈老师的疑虑有没有理由。一切由事实说话,下面我们就请两位历史学家提一些问题。”。

“看来,这是个鸿门宴。”王总编叹道,“想着借电视台来宣传咱们的书,结果进了人家的套。”

主持人明着是为孟冉秋说话,但话里行间却在质疑。如果孟冉秋的回答不能让大家满意,怀疑的声音将会淹没她刚刚建立起来的声誉。

是谁想要赶尽杀绝?庄子川咬了咬唇,看着上面的人。

孟冉秋像是感觉到了庄子川的担心,双目对视,她微微一笑。

与文教授同来的李教授被电视台邀请前并没有看过孟冉秋的小说,为了节目草草翻了一遍,他于是提了一个与书不太相关的问题:“写历史小说的人对历史上的问题当有很大的了解。请南山说说关于党争的问题,明朝是否亡于党争?”

近代社会学界关于明朝亡于党争还是亡于自身的腐败,一直争论不休。对明末的东林党更是褒贬不一。这个问题单独写一本书都不一定说得清。这位教授此时提出这个问题,明显是要为难孟冉秋。不过如果孟冉秋答好了,也是对谣言有力的反击。

一旁的文教授看一群人围攻一个小姑娘,忍不住道:“这个问题可简可繁。但专业性比较qiáng,不如让南山同学回答与书有关的问题。”

李教授丝毫不让:“文先生,我们的目的是给大家解惑。一个写历史小说的人如果对党争没有了解,那他写的东西只怕太过虚浮。如果这样的书籍让大家读了,只会误导民众。我知道你当时想收庄子川做学生,但很遗憾他没有跟你读。现在你看南山是他的作者,是不是起了爱护之心?”

文教授没有李教授的铁齿刚牙,当着观众的面不好力争,沉声道:“这跟小庄没有关系。我作为一个老者,觉得爱护下一代,给年轻人多些宽容,让他们更充分健康地成长,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南山同学还在读中学,她前面的路还很长,况且那些问题她已经回答了,我们这些年龄足可以做她父亲、祖父的人何必揪着一个问题不放?”

李教授冷笑一声:“文先生,我记得前些年有位优秀的学子,因为抄袭别人的观点被你大加训斥。你最讨厌人造假。南山同学既然有能力写这本书,那么她就有能力回答我们的质问。”

主持人看两位教授先撕上了,忙道:“两位先生先不要急,我们先听听南山怎么说。”

☆、鸿门宴(2)

孟冉秋道:“首先谢谢文先生对后辈的关爱。如果以后有机会能聆听先生的教诲,南山将不胜荣幸。记得有句歌里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每个人成长的路上,关心爱护必不可少,但经历风霜雪雨,会长得更结实。”

孟冉秋话未完,下面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刚才提问的中学女教师带头鼓起掌来。

“李先生的问题,我读过现代许多人的解读。现在我只想说下我一些浅显的看法,还请两位先生指正。现代的社会主要有两种政治体制,我们国家的一党制,还有以美国为代表的两党制。两党制的国家先进富裕,许多人都崇尚这种体制。觉得我们国家落后,应该学习西方。我虽然没有去过西方国家,但从电视上的领导人竞选,觉得普通的人们想得太简单了。

“不管是两党还是多党,他们共同竞争一个职位时,难免夸大自己、贬低对方。而持有选票的普通人该如何选举这些人?我们并不了解他,只能从电视上、报纸上或者其他宣传渠道上得知这些侯选人的只言片语,那我们选谁呢?不是任何人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许多人连自己的一生都把握不住,面对这些被jīng心包装过的领导人,我们多会把选票投给那些看起来顺眼的,承诺要给我们幸福生活的演员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