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在现代(13)

作者:岳十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但他千里迢迢跑来一趟,岂能无功而返?第二天不死心,找到县教育局,问有一位教语文的教师刘兰芳没有。

教育局的人本来不屑理他,看了看他的工作证,一看是京城来的,态度立马大变样,把逍遥一中的教师名单找出来,细细看了一遍,摇头说没有。

老庄有些后悔,没有让刘兰芳留下电话号码。他曾经问刘兰芳要过电话,但刘兰芳说学校里只有校长室有一部公用电话,不方便。因此二人平时只是信件联系,这时想找她如大海捞针。

他坐在颍河县简陋的宾馆里百无聊赖,忽然看到记者采访孟冉秋和卢三友的新闻。

他看着电视里的漂亮女孩,还有那让旁人恨不得拔掉的刘海。语文成绩考第一?眼睛忽然一亮。

第二天,老庄一早爬起来,又跑到逍遥一中,对守门的老大爷说找卢三友。

老大爷一看还是昨天的小伙子,热情了许多:“你找三友啊,他跟他媳妇回娘家了,要到开学才回来。你有什么事吗?”

老庄想着回京的车票是下午五点,走之前怎么也得问出个眉目来,便同老大爷闲扯了半天,最后不经意扯到今年的中考上。

今年中考的全县第一名是逍遥一中的,老大爷虽是个看门的,也有荣焉,当下便竹筒倒豆子,把知道的全告诉了老庄。

在老庄的旁敲侧击下,最后老大爷把孟冉秋与张大伟的恋爱轶事,以及孟冉秋为情所困,跳河自杀的事都抖了出来。

老庄听了半天,没找到与刘兰芳相联的一丁点儿痕迹,总编的电话又一直催他回去,没办法,只好踏上了回程的列车。

一回去,老庄便给刘兰芳又写了一封信。只是这封信寄到逍遥一中时,孟冉秋已离开学校,准备上高中,她写作的事只有卢三友知道,别的老师并不知道刘兰芳是谁,信又被退了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看出男主来了吗?十九就喜欢清俊儒雅、文质斌斌的男主!

☆、报到

颍河一高的报到时间和颍河二高一样,都在八月上旬。孟冉秋与杜丽丽约定一起去县里报到,可这天早上迟迟不见杜丽丽的身影。

孟冉秋去杜丽丽家,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杜丽丽在哭。

杜丽丽的父亲在一旁道:“这刚上高中的学费就快到一千了,还要上三年,三年后要是考不上大学,这不是白花钱了吗?别去了,再复习一年,明年考个中专或者师范,出来就能分配工作,多好。”

杜丽丽的声音带着哭声:“我想上大学。”

“上大学,大学有那么好上的吗?你要是考上一高了还好,听说一高的学生都能上大学。但你考得是二高,二高每年考不上几个学生,你去了有什么用?”杜父丝毫不为所动。

“可我和冉秋约好了的。”

“你还好意思说冉秋?”杜父叫道,“你俩一起上学,她咋考了第一?听说学校把学费都减免了。你呢?你看看你!上个破二高还要jiāo一堆钱!”

杜丽丽下面有一个妹妹和弟弟,杜父一直想让杜丽丽上个中专或者师范,三年后就工作了,而上高中再上大学得等七年,不说这么长的时间,光上高中和上大学的花费就是好大一笔,杜家只是普通农家,三个孩子都上学的话,杜父光种地肯定支撑不住。

杜母在一边叹气,杜丽丽只是哭。

孟冉秋的脚迈了又迈,最后又退了回来。

她这一年写稿的稿费总共得了三千多元,除去平常的花费,剩下两千多元。颍河一高和二高第一次jiāo费除了每学期二三百元的学杂费,第一次还要另外jiāo五百元的建校费。

颍河一高的名声在外,今年又出了个省状元,因此考上一高的学生即使家里贫穷,周围的亲戚也愿意借钱让他读书。在颍河县人民的心中,考上颍河一高就意味着进了大学。而颍河二高就不同了,只是个普通高中,每年考中大学的人两只手数得过来,加上许多人对女孩子的偏见,认为女孩子上了中学学习会不如男孩子,因此杜丽丽的父亲不愿意女儿花钱读二高。

刘兰芳见女儿又回来了,忙问:“今天不是要报到吗?咋回来了?忘带啥东西了?”

孟冉秋把杜丽丽的情况说了一遍。

刘兰芳叹了口气还没说话,一边的孟军义道:“要我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gān嘛。反正早晚要嫁人,读个中专师范,有个工作就不错了。咱们这样的人家,扒得太高,到时jī蛋没有,母jī也丢了!”

孟冉冬不明白父亲的意思,跑到跟前道:“爸,啥叫jī蛋没有,母jī也丢了?”

“去,一边去!”孟军义对小女儿手一挥,转头对孟冉秋道:“按我的意思,你报个师范,出来当个老师,不很好吗?gān嘛去读那么多年书?出来都二十好几了,嫁人都麻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