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无可赦(711)

“啊?”

“这里有33份审讯记录。

落网的贪官里,有33人家中曾经被盗,丢失大量现金,有的人一次被盗了几百万。”

“几百万?”吴端很是诧异。

闫思弦耸耸肩,“收了现金不敢往银行存,就放家里呗,落网时候chuáng底下都被钱塞满了,这种人不在少数。所以,大量现金被盗一点儿也不稀奇

关键是,这种来路不gān净的钱,被盗了失主都不敢报警。”

“确定是一个人gān的吗?”吴端问道。

“可以确定,他作案时有几个很鲜明的特点。

第一,只拿钱,珠宝首饰名表之类价值更高更容易携带的东西,他碰也不碰;

第二,具备一定的开锁技能,能开指纹锁;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每次偷完东西,他都会留下一张纸条。

因为受害者被盗也不敢报警,纸条大多也被销毁了,只有两张被留下……”

闫思弦将两只装了纸条的证物袋放在桌上。

今听闻你处有人民币发霉,特帮你拿出去晾晒,无奈风大,刮跑了。钱财乃身外之物,还请节哀,莫问我是谁,我叫雷(防止和谐)锋。

借款一百万元整,今夜12点在人民公园桃树林奉还,接头暗号:“你是警察吗?”不见不散。若不敢去,只好给你烧纸还钱了。

吴端:……

吴端:为什么……对这个贼讨厌不起来啊……

第401章 侠盗(2)

看到两张字条,吴端的第一反应是想笑,第二反应:这哥们儿不会是个段子手吧?

当然,除了字面内容,吴端还注意到了字条本身的一些特点。

字条并非手写,而是由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字拼贴而成。是推理小说中很常见的手法。

“推理迷啊?”吴端道。

“纸上谈兵。”闫思弦表示不屑,“这种手法虽然在小说里用烂了,但现实中并不常见,因为现实案件里会留下讯息的罪犯本身就凤毛麟角。

罪犯躲避警方还来不及,怎么还有心思刻意留下讯息,只有那种特别自大,特别想炫技的罪犯才会选这么个办法。”

“我倒不觉得。”吴端提出不同看法。

“哦?”

“纸条毕竟不是留给警方的,他究竟想炫技,还是纯粹给贪(防止和谐)官(后文中这两个字一律用TG代替,给您阅读造成的不便,十分抱歉)添堵,现在还不好说。

如果是后一个原因,你不觉得他还挺可爱吗?”

吴端说话时,一直饶有兴趣地盯着两张纸条,最后gān脆戴上手套,将纸条从证物袋拿了出来。

“有发现?”闫思弦问道。

“没什么,一点皮毛。”

“说说看。”

“咱们这位大盗,恐怕有qiáng迫症。”吴端从办公室的打印机纸槽里拿出一张A4纸,与两张纸条叠在一起,一边比划一边道:“宽窄一致,用于贴字的白纸是从普通A4纸上裁下来的。一张A4纸被等分成了三份,大小均匀。

被裁剪的纸张边缘很平滑,要特别仔细才能看出裁剪痕迹。

如果这还不能算qiáng迫症,那你再看贴在上面的字。

字是从报纸上裁下来的,每个字都是贴这边儿裁剪的,剪下来的小纸块大小一模一样。

粘贴的时候,每个字之间距离均匀,一点翘角都没有,一点多余的胶水都没有。

我甚至能想象,咱们这位盗贼坐在桌前,衣着整齐,手指甲也修剪得很gān净。他开着台灯,用镊子夹起裁剪好的字,背面抹上胶水,每贴一个字,都要用尺子上下比对,以确保整齐,比对的过程中他可能还要用牙签之类的东西调整字的位置。”

闫思弦轻笑一声,吴端疑惑地看着他。

“吴队想象力挺丰富,这人物侧写跟拍电影似的。”

“你就当我班门弄斧抛砖引玉吧,”吴端耸耸肩,“这方面你是专业的,有不对的地方尽管提。”

“没,挺好。我稍微补充一下吧。”

“洗耳恭听。”

“我把最近两年的盗窃案过了一遍筛子。排除窃贼已经落网的,排除bào力撬锁的,再排除除了现金以外还有珠宝首饰名表等贵重物品被盗的,剩下的要么被盗金额实在太少,用偷jī摸狗来形容比较合适,不符合咱们这位大盗的手笔,要么就是飞贼……”

“飞贼?”

“从楼房顶层系上绳子吊下来,专门盗窃没安防盗窗的高层住户。

这种盗窃手法自成一格,也跟咱们这位技术开锁的大盗不沾边。

所以,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已知的有报警记录的盗窃案,跟咱们面对的这位窃贼没什么关系,他只偷TG,适当延展一下,至少他的盗窃对象出于某种原因绝不会选择报警,他从根源上直接避免了与警方jiāo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