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笙(527)

作者:南墨离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果然,护国公府郑郡君不知哪里得来了消息,转天就抱着亡夫的牌位,要求面见皇上,要告御状。

护国公府跟汪家一向不和,但是,从来也没闹到过明面上。

郑氏是有功将领的遗孀,丈夫为了守卫南诏战死了,她来告状,皇上也不好不给面子。

查吧,彻查,且为了避嫌,大皇子再不能接触这个案子。

案子就这么,完完全全,从里到外,落到了太子殿下的头上。

太子殿下查案还真有一套,没过多久,就查到了确切证据,证明当年那场战役,确实是因为汪昌平插手军需,才间接害死了陆鸿武。

郑氏当场就疯了,闹着要汪家给个说法,让皇上给死去的亡夫做主。

这种情况之下,皇上也是没办法了,只得下令严惩汪昌平。

可是具体要怎么严惩,又有问题了。

斩首吧,还有荣贵妃和大皇子的面子在,不好定,可若是判轻了,郑氏那里不依不饶,动不动就拿着个亡夫牌位过来哭。

那架势,怕是六月飞雪,也不过如此了。

皇上为难的不行,汪德蒲为了整个家族,也推说病了,起不来chuáng,还说病愈了即刻来请皇上降罪,责他管教不严之罪。

皇上愁得啊,只得将太子叫来商议,应如何处罚。

太子当然不可能给皇上出这个主意,这么得罪人里外不讨好的事情,他才不做呢。

于是,太子也跟着愁,忧国忧民,忧天下社稷,就是说不到点子上去。

可皇上也不能说太子就做错了。

但是,这个案子可是太子查出来的,太子真的没做错吗?

思及此,皇上再无心看太子,挥手将人赶出御书房了。

出了御书房,太子心内便嘲讽地哼了一声。

就知道,查清楚这件事,必得遭到父皇不喜。

可是真见到父皇不喜的目光,太子觉得,心里当真也不好受啊。

太子去见了太后娘娘。

皇上忧思过重,万一病了怎么办,太子非常忧心父皇龙体,遂请太后娘娘出马,劝慰皇上。

后宫不理朝政,但是,太后毕竟不是一般的后宫女人,从太子那里了解到了事情大致的经过后,太后娘娘整装去见了皇上。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太后自有一套劝慰方法。

软硬兼施,一套话劝下来,皇上就想通了。

也是,有什么可愁的呢,律法在那里摆着呢,律法上怎么写的,怎么判就是了。

于是,惠帝摆出律法,按照南诏律例,将汪昌平发配到遥州做苦役去了。

这遥州,一听名字就知道,离邺京得有十万八千里,汪昌平这一去,死活不论,今生想要再回邺京,怕是不可能了。

汪家一gān女眷,包括嫁出去的荣贵妃和大皇子妃,闻讯都哭成了泪人。

汪德蒲却在这个时候,将儿子从家族中除了名,言说这样违法乱纪,无视国家大义的人,不是他汪家子孙。

皇上一见汪德蒲这样做,再加上荣贵妃连番哭求,也不忍再迁怒汪家了。

不过,不迁怒,这处罚,到底也省不了。

这时候将人除名,也抹不去汪德蒲管教不力的罪责。

所以,汪德蒲罚奉一年,留职查看。

这个处置结果,说实话,大家都不满意。

但是不满意,皇上命令也已经下了,这事也就尘埃落定了。

郑氏再不满意,也不能再闹下去了。

汪家这一次,可算是恨死她了。

当然这些郑氏也不在乎,没闹得汪家全部给他亡夫陪葬,是她没能耐。

只不过,郑氏为了这件事,跟儿子大吵了一架。

这个让她实在不能接受,也不解。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儿子怎么会不跟她站在一个阵线上,反倒让她不要揪着汪家不放?

汪昌平害死了她丈夫,她儿子的爹,现在儿子竟然让她别揪着这事不放了?

郑氏实在理解不了,生平第一次,对儿子说了重话。

那天母子两个情绪都不好,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陆铮述职过后,从太子殿下派来的心腹那里,简单地了解到了当前的情况,也知道自己大伯母跟汪家结了仇。

第406章 放心

陆铮回京的时候,汪昌平之事已经过去了三日,汪昌平人都已经出发去遥州了,因而并没有跟陆铮碰上。

诸方势力看起来也归于了平静,大家和和气气的,好像也都不再闹了。

陆铮是带着止战和书回来的,惠帝闹心了近十日,总算来了一件让自己高兴的事情。

当即就赞了陆铮,直言陆铮能gān,是国之栋梁,朝廷肱骨。

得此夸赞,陆铮却并不高兴。

他倒是宁愿惠帝不召他回来,直接让他趁势去将匈奴灭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