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二小姐。”陆铮用堪称郑重的口气,跟安笙打了声招呼。
“陆将军。”安笙微微福身,还了个礼。
普云大师笑着招呼二人坐下。
“大师先请,顾二小姐也坐。”陆铮却让二人先坐。
普云大师跟安笙见他这样,也没推辞,一前一后走到地炕上坐了。
坐下后,安笙便将手中的小托盘,放到三人面前的方几上。
那托盘里面,放的正是煮茶的一些工具。
红泥小火炉,紫砂茶具,再配上安笙的莹白皓腕,纤纤玉指,翻转似舞,当真赏心又悦目。
陆铮什么时候这样喝过茶。
他虽出身世家,身份贵重,但家中大多是武将,少有这般讲究的。
也许老太君她们也是讲究的,但是老太君她们常在内院,陆铮也不大进去,所以,还真不知道喝个茶,也能这般讲究。
不过,安笙的动作还真好看。
这煮茶前,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叫做转碗摇香。
只见安笙用左手托住茶杯底,右手轻握杯身,翻转相应间,缕缕清香,便随着她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飘了出来。
陆铮并不知这动作叫什么,只是觉得分外好看,而且,茶香味也更好闻了。
摇香完毕,便可以开始煮茶。
陆羽在《茶经》中,论及泡茶烧水有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làng,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
安笙煮茶的方法,便是照着这古法学来的。
其实她的动作并不花哨,比起真正擅长此道的人,绝对算不上jīng妙。
但是在陆铮眼中,安笙煮茶的样子,就是他见过最好的了,且没有之一。
第220章 静心而对
人生如茶,当静心而对。
很多时候,若你心中烦躁不安,饮一杯清茶,往往都能静下心来。
安笙将煮好的茶汤,分别斟给普云大师跟陆铮,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普云大师手执青瓷茶杯,对陆铮让道:“将军尝尝,小徒煮茶的手艺,可还过得去?”
陆铮闻言,赶紧双手举杯,回让了普云大师一下,然后,自尝了一口。
“好茶,味香清远,余韵悠长。”陆铮尝罢,缓缓地点了下头。
他虽是武将世家出身,但也是读过书的。
如果此刻他对面坐的,是军营里那些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碗饮茶的糙汉子,他可能直接就说一句好喝,便完了。
但他对面坐的,是普云大师跟安笙,他就觉得,光一句好喝,也太粗糙了些。
再说了,也对不起安笙费这么半天的劲。
而且,这茶确实余味悠长,他也没说错啊。
普云大师听了陆铮的话,便笑了。
“看来将军也是懂茶之人。”
“大师谬赞,陆铮不过略知一二罢了,是大师跟顾二小姐,不嫌弃我粗鄙。”
陆铮一面说着,一面不由地看向安笙。
普云大师见了,却似什么都没有看见似的,只是笑了笑,说:“将军大才,如何能说粗鄙呢。”
安笙一直没怎么出声,可陆铮总盯着她,她又不是没有知觉。
未免陆铮再盯着她不放,安笙只好抬首,直视陆铮,微微含笑,道:“将军客气了,一杯茶而已,将军喜欢喝就好,何谈嫌弃不嫌弃,将军也太妄自菲薄了。”
“顾二小姐所言极是,是陆铮着相了。”陆铮听见安笙的话,立即颔首应道。
他应的这般痛快,倒教安笙没了脾气,反而隐隐有些好笑。
其实她这会儿也有些糊涂。
方才师傅忽然说,陆铮来了,让她过去帮忙煮杯茶喝,她当时也没多想,放下手中的活,便跟师傅过来了。
谁知从她跟随师傅进到这间禅房开始,到煮茶完毕,陆铮就一直盯着她。
安笙暗暗回想,难道她今日脸上生了花?
可一早起chuáng梳洗的时候,并未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啊?
要不就是有话要说?
但好像也不对。
陆铮上山来,自然是来见师傅的,因而有话,也该是对师傅说啊?
普云大师喝了一杯茶后,忽然站起身,对陆铮道:“贫僧有样东西,要jiāo给护国公夫人,本要派人送下山去,不过既然将军来了,便请将军代劳吧,将军且坐坐,再喝杯茶,贫僧去去就来。”
说罢,又jiāo代安笙,“你替为师先招待招待陆将军。”
“是,师傅。”安笙听见师傅这话,便颔首应了。
陆铮正要随着普云大师起身,却被普云大师一把按住,“将军无须客气,贫僧去去就来。”
说着,普云大师便下了地炕,穿上僧鞋,转身出了禅房。
大师一走,房内便只剩陆铮和安笙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