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笙(1589)

作者:南墨离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匈奴王要送自己的长子来京做质子,这是南诏同意匈奴称降的第一个条件,剩下的,还要慢慢商量,最近这几日,新帝便一直在忙这件事。

除了这件事,还有对征北军的奖赏,也要逐一定下来。

是功是过,总要有个明确说法。

然虽则具体封赏还未下达,但所有人几乎都明白,陆铮的封赏肯定轻不了,只看怎么封罢了。

除了陆铮,跟着他的几位副将也都有大小不一的战功在身,加官进爵已然是板上钉钉,这些人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新朝新贵。

这其中,以陆文等几个年轻将领最为受欢迎。

陆文正值婚龄,想要招他做女婿的人家,可着实不少,只是先帝新丧,这事不好拿到面上来说,因而才没人登陆家的门。

可即便这样,陆文也被吓得几乎不敢出门去。

……

新帝登基一月后,先帝陵寝修建完毕,钦天监择了吉日,新帝亲自送先帝梓宫入葬。

待先帝入葬后,接近着便是太后和皇后的晋封大典。

礼部遵新帝与太后命令,两次典礼皆一切从简,并不铺张。

册封大典后,因太皇太后还在,太后便暂时未挪宫,依然住在凤仪宫,而新晋的皇后娘娘则从东宫暂时搬到了紫华殿,另外两位侧妃,也一并封了妃位,挪入内宫安置。

杜家出了位皇后,以后也许还要出一位太子,一时之间,杜家在京中也是风头无两。

除了杜家,太后母家文家,大学士林家也都得到了不同封赏,再加上护国公府陆家,这四家已俨然成了鼎立京师的四大家族,凌驾于各大世家之上。

陆铮等一众将领的封赏也下来了,不过,陆铮的封赏倒是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但也不小。

当年陆铮受封护国公世子的时候,先帝曾言,待陆铮成年,便让陆铮接掌护国公之位,然先帝在位时,并未做到,倒是新帝一继位,便兑现了这个承诺,陆铮也就一跃成了南诏史上最年轻的超品国公。

国公之上,便是异姓王了,封无可封,因而,这个封赏倒也不算小了。

而陆文也晋封了二等武威将军,这么年轻就坐等二品大员的,也着实少见。

毕竟武将与文官不同,若无战功,可是不能随意封赏的,而陆文这份封赏,也是自己实打实拼杀而来的,因而倒也没人乱说什么。

又或许是想说却不敢多说。

毕竟新帝虽然看上去平易近人,但可没人会天真到以为他真的没有脾气,平易近人。

别的不说,就说新帝能扭转原本不利于自己的局势,成功登顶帝位,就没人敢小瞧这位新君的手腕和政治才能。

谁看不出新帝现在是在不动声色地培植自己的势力呢?

可现而今朝局几乎尽在新帝掌握,几大世家又都靠拢新帝,其他人又岂敢站出来做出头鸟呢?

为官之道,讲究进退得宜,该退的时候,还是要退的……

而新帝接下来的另一道旨意,更是让众人看出了他对陆铮的偏爱。

陆铮接了国公之位,其妻顾氏原本就是名正言顺的国公夫人了,国公夫人之上,原本再无可封,但新帝却偏偏又封了顾氏郡主之位,授金册,禄二千石,并将清河郡划给顾氏做封地。

有了封地,安笙这郡主之位便不只是个名号这么简单了,这是等同于亲王之女的待遇啊,这下子,众人算是知道新帝对陆铮到底有多偏爱了!

相比之下,陆铮之母林氏晋封为一等国夫人,便没那么轰动了。

虽然大丧期间,一切庆典活动皆停止了,但陆家依旧接帖子接到了手软。

先帝梓宫移送去寿皇殿后,安笙便“病愈了”,跟随林氏去参加了法会,众命妇见她面上仍有病气,还曾暗暗叹她命不好,有那刻薄的甚至还暗地里说她是短命相,哪成想转眼之间,人家便成了一等国公夫人,兼异性郡主了!

这时候,谁还敢说人家命不好,说人家短命,这分明是个大富大贵的么!

安笙知道别人暗地里议论她,倒也不在意。

其实她之所以面色不太好,倒并非装出来的,而是真有些“问题”,只不过,此问题非彼问题,她暂时也有些拿不准,因而就连陆铮和林氏都未曾说过罢了。

直到朝廷的封赏下来后,她方才确定了自己的“问题”出在何处。

她怀孕了。

大抵是她脉象有些弱的原因,到了两个月竟还不能确定,直到近三个月了,才确定是喜脉。

第1234章 正文完

确诊自己有了身孕了后,安笙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身边几个伺候的人,当然还有林氏。

林氏听后自然十分欣喜,当即便要赏赐下人,却被安笙拦住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