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萧绪和萧信走后,九娘说,“都不问我们住哪个客栈,看来真的是势大,轻轻松松就能查到。”
“也许是骗子呢?”小眼睛瘪嘴。
“你觉得是骗子么?”八娘白了他一眼。
小眼睛不说话了。
众人寻了家汉人开的客栈,包下了后院,稍作休息。
掌柜的一看他们的路引是宋国开的,可热心了,说但凡要进什么货,只管找他,他认得的人多,还一个劲儿的推销皮子。
杨大郞说他们是来寻亲的,掌柜的才不再聒噪,仔细的给杨大郞介绍了上京的街道布局。
“契丹人不会欺负我们吧?”小眼睛问。
“你别惹他们就没事。”掌柜的笑呵呵道,“别和他们争,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小眼睛瘪嘴。
众人好歹在客栈安置下来,第二天一起去逛街,在上京,许多汉人都会契丹话,懂汉语的契丹人反倒不多,除了做生意的人,反正在街上问路,千万别问路过的契丹人,很有可能听不懂。
“我要学契丹话。”小眼睛突兀道。
八娘点头表示赞许,反正小眼睛又没事,闲着也是闲着。
小眼睛可高兴了,自己的决定八娘都支持呢。
第二天,没人来报恩,第三天,还是没人来送谢礼,大家倒是听了一肚子的朝堂八卦。
上京和汴京一样,天子脚下,怎么都会传些皇家秘闻,大臣绯闻。
比如,大家知道了,果然萧太后和韩德让是一对老情人,韩德让在皇宫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自由,比如,萧太后毒死了韩德让的妻子,再比如,萧家想再出一皇后,可被政治对手拼死反对,只好换人,虽然也姓萧,却和萧太后不对付,再比如,耶律家的某个王爷和萧太后又吵起来了,再比如,萧太后的侄女婿耶律斜轸和老婆吵起来,再比如,这两天萧太后发火了,处置了好多人等等……
上京果然来对了,比幽州好获得情报多了!虽然不是满街说汉语。
“萧太后真是心狠手辣啊,竟然还毒死了韩德让的老婆,啧啧”小眼睛不住的摇头,“韩德让也不是个好人,给个放妻书多简单啊……”
小眼睛对萧太后和韩德让的绯闻抱有持续的热情,潘铠则准备第四天再好好探探为什么萧太后处置了好多人。
这差距啊,八娘都觉得替官家丢人……
然后,第四天,大家还未来得及出门,萧信终于来了,带着礼物,连连赔罪,“早就该来的,被家事耽搁了,来晚了,恕罪,恕罪!”
“哪里,哪里。”杨大郞忙将萧宛请了进去。
小眼睛负责待客,“萧绪怎么没来?回家就嗓子疼了吧?又不是脚疼!今儿怎么躲起来了?”
萧信笑呵呵道,“呵呵,堂兄身份特殊,不好轻易出门,特意交代我了,请你们去他那做客。”
“他那是哪儿啊?”小眼睛瘪嘴。
然后萧信便再度赔礼,说当时形势所逼,没敢留下真姓名,然后道,“在下姓耶律,耶律信。”
小眼睛道,“喔,那你堂兄就是耶律绪?你们是皇亲?近亲还是远亲?”
耶律信笑道,“当今圣上便是在下堂兄。”
屋子里一下安静了下来,连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到。
“你说……”半响,小眼睛才冲萧信确认。
“在下堂兄便是当今圣上。”萧信肯定道。
“什么?”小眼睛终于跳了起来,“他,他,他是耶律……”隆绪……还好,硬将隆绪两字给吞进肚子里了。
众人纷纷傻眼……
“真的?”连潘铠都沉不住气了。
“千真万确。”萧信再度点头,众人的反应倒是在意料之中。
竟然救了辽国皇帝?!真的救了辽国皇帝!大家面面相窥,现在能去刺杀么?
耶律信等大家消化了一会儿,才再度感谢了大家的仗义出手。
结果众人都傻乎乎的呵呵着,没人说什么皇帝洪福齐天的话,大概是还没缓过劲来,耶律信也没多想,接着便说,“客栈太简陋了,不如住我家吧?也安全一些,免得你们被行刺的人寻上。”
众人更晕,现在和刺客联手还来得及么?
“对了,你们舅舅有消息了么?”耶律信又关心道。
小眼睛木然的摇头。
“他是做什么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耶律信继续问,“我帮你们找。”
小眼睛强笑都笑不出来,只能含糊:“再说吧。”
耶律信以为小眼睛担心皇帝报复,忙道,“皇上很仁厚的,不会和你计较的,你放宽心,呵呵,他最多再损你两句,你不回嘴,他也就会觉得没意思了,呵呵,不用担心。”
小眼睛扯了扯嘴角,“是吗?”
“堂兄请诸位明日进宫做客,太后也说想见见你们。”耶律信继续笑眯眯道。
众人更傻了,还要见萧太后?
“太后很好说话的,慈祥得很,你们不必紧张,就和平时一样答话就是了,”耶律信笑得像只小狐狸,对杨大郞说:“太后听说了众人的本事,起了爱才之心呢。”
“要招驸马么?”八娘一下脑洞大开,难道四郞不娶辽国公主了,就换成大郞了?不行,杨家不能有辽国公主当媳妇,何况大嫂还在家等着呢,忙将潘铠一指,“他合适……”
大郞等人已是傻得不能再傻了……
小眼睛心想,八娘多维护我啊……
潘铠心道,我招你惹你了?
九娘心道,这犯傻还犯到辽国来了?真有出息啊!
萧信呆了……自己汉语没说对?难道爱才就是招驸马?先生怎么教的?瞧这笑话闹的!
于是,大家一起傻笑了起来……
第123章 挑明
熊孩子和中二少年是不分国家,不分民族的。
官家的儿子会犯二,萧太后的儿子自然也不会是乖宝宝。
耶律隆绪,辽国的小皇帝本来是按官方安排度假的,结果却拉着耶律信,带着四侍卫偷偷溜出去玩去了,然后遇到了刺客,眼看不能善了,杨大郞骑着惊了的马闯了进来……
回宫后,萧太后大怒,因为竟然到现在还没收到皇帝失踪的消息,这说明什么?
于是萧太后火速处理了一大批相关人员。
然后,萧太后和韩德让才仔细听了耶律隆绪和耶律信对半途出现的救命恩人的描述,虽然对杨大郞等人心有存疑,但是首先还是排除了他们是大宋探子,因为大宋探子肯定是见过小皇帝画像的,不帮着补刀,还去救人,是嫌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待得太久了么?
耶律隆绪和耶律信都说,李恒应该是出生世家,龟毛得很,众人隐隐都护卫着他,赵恺没动手,但是,瞧得出来是个练家子的,一直跟在李恒身边,寸步不离。八娘功夫一般,九娘却已有女中豪杰的苗头,张大郞三兄弟功夫都不错。
两人都说,李恒和赵恺以及两个小娘子应该是亲戚,两个小娘子和李恒说话都毫无顾忌的,八娘更是冲李恒瞪眼,但张大郞他们就有些琢磨不透了,说是家丁吧,那气度不像,而且李恒他们都很听从张大郞的安排。
有着厢军经历,又不像家丁?这可就有意思了。
更关键的是,他们手中有几匹上好的良驹,就是在辽国都不容易寻到的,那在大宋得什么人才有这能耐呢?
大家都倾向于李恒是大宋一非常非常有背景的大富豪之子,他家不是首富就是第二富。
但诡异的是,李恒还是个少年郎啊,带着几个比他更小的亲戚到上京来干嘛?不打听别的,竟然打听绯闻,什么意思?
“也许是来玩?”耶律隆绪猜测,说完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大家猜不透,因此,萧太后便决定见见这帮人,于是便派耶律信去表达谢意的同时,顺便发邀请了,定在明天,给这帮人一个缓冲期,体贴吧。
耶律信认为这任务简单啊,高高兴兴的去了,然后好像闹乌龙了……挺尴尬的走了,回头得认真学习汉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