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虽说从YN退了兵,但摩擦却是持续不断。他兵种的特殊性,总不会那么轻松的。
“算了,你都不着急,我着急也没用。”孙芳摆摆手,“你心里有数就成。”
正说着,老王头提着两条杀干净的鱼进屋。
“王伯,这鱼等会儿你带回去一条,还有玉米也拿回去一根。”林微笑道,“我去买玉米的时候,人家已经骑着三轮车要回去了,就剩下了这几根全被我买下来了。”
剩下的一根没有剥,也是因为这个。
“好,那我就先谢谢了!”
老王头笑呵呵地接受。
他知道林微在这方面不说虚话,因此也不推辞。
“对了,您孙子王志外语学得怎么样了?我给的那本日常用语,他学到多少页了?”
林微一问,老王头忙正了脸色,“看到第三十页了。”
“三十页?”
林微问。
三十页,正反两面都有,一页差不多有三十句,照这样看,是有点慢了。都两三周了,才学这些。
她下意识地把王志当成大学生的学习速度,更没自觉地把人跟彭兵相提并论了。
“嗯。”老王头有点羞愧,“他数字方面倒是学得挺快,就是这些外语,他有些单词说是不会,回家就抱着字典查。”
老王头这么一说,林微愣了一下,咳咳,她要求太高了。
王志差不多学了一千八百句,这个数量用作日常几乎没什么问题了。
再说,那里面的单词,对于王志这种自学而又没那么好的学习条件的人,确实是有难度的。
就连那本英汉字典,估计也是老王头后来给他买的。
“很不错了。”
林微立即改了口风,“让他好好学,以后指定有大用处。”
即便今年不可以,那明年她也能实现计划。但,最好是今年。
“你放心,家里人都盯着呢。”
老王头说得挺乐呵。
林微:“……”
她不能想象一家子都盯着他学习是个什么情形,但肯定是有点毛毛的。
“其实,也不用盯那么牢……”
“他喜欢学习呢。”老王头一边切着姜丝和葱丝,一边道,“他还说明年要去参加高考,到时候成为真正的大学生。”
本来,家里人希望孙子今年考,只是语文知识和其他一些需要记忆的科目后来丢掉了。
孙子说,明年再考。今年即便是考了,按照他们的黑档,估计也不会有人录取他。他想着在这个数字方面在圈里混出来点名堂再去考试。
他们想着孙子年龄也不大,也就不再勉强,听了他的话。
“行,你们别给他施加太大的压力。”林微也不再多说什么,“别适得其反就好。”
“知道知道,放心好了。王志不是那种容易被影响的人。”
老王头把鱼收拾好装盘蒸上,笑呵呵地道谢,“王志他爸妈还说要来谢谢你呢,我想着你平时忙着呢,就给拦住了。”
第683章 什么事儿啊
了解过王志的学习进度和王阿珍的身体状况,林微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等吃了晚饭,林微和孙芳就跟李启王阿珍坐在银杏树下闲聊。
老王头吃了饭,拎着那条鱼和玉米跟大家打了招呼,人就离开了。
“老王做事儿认真,是个挺好的人。”李启看着人远去,关上大门,迈步回来感慨道,“他那个孙子也是个上进感恩的人。你是不知道,你和小孙放着的时候,他得了空就来帮忙。”
说着,指了指院子里之前辟出来的一块菜地,“看见那块了没?最开始咱不是种了一茬菠菜吗?吃完之后,没等我说,王志就过来撒上了空心菜的种子,现在吃一茬割一茬,省了不少买菜的钱。那孩子是个有心的,只要哪块儿的菜要过季,他过不了几天肯定就来收拾出下一茬……”
王阿珍笑得温和,“老王也浇了菜了,你怎么不说?快过来吃玉米,我吃着味儿不错。”
李启笑笑,也不争辩,接过她递过来的玉米,坐在她旁边啃着。
“先生,我们学校下周放暑假,到时候我直接回家,就不过来这边了。你们都保重身体,天热了,多喝点水吃点水果,注意防暑。”
刚才李启送老王出去的时候,她就已经把要回去的事儿跟王阿珍和孙芳说了,她们以为是正常的暑假返乡,也没多问什么,只是让她路上小心,看好自己的行李物品。
现在李启过来,她就再说了一遍。
“嗯。”
李启点头,叮嘱道:“路上小心点。你长时间没在家里,这次回去之后也不要偷懒,该干的活,能干的活,都多承担一些。”
“嗯,我知道的。”
林微笑道:“您放心。”
如果家里那边风调雨顺不干旱,除了拔草,回去是没什么活儿要做的。
几人说了会儿话,李启便推着王阿珍去休息。
自从做了那次胃部息肉的小手术,李启对于饮食睡眠就特别讲究起来。每天八点半到九点间,必然要睡去。
像大多数老人一样,李启和王阿珍不管睡得多晚,第二天五点左右必然会醒来,之后很少能睡着,因此俩人就把入睡的时间提前了一点儿。
林微和孙芳挤在一张床上,聊了一会儿工作和学习,便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林微起床给大家做了早饭,吃过之后才去车队,跟那边的人见见面,聊了十来分钟,这才动身去大院。
周末,是大家休息的时间。
很多学生或者工人都选择在这一天出行,或者去长城看看,或者去什刹海,再或者往市中心跑,总之,公交车必定是拥挤不堪的,有时候都不一定能挤得上去。
所以,林伟还是骑着自行车,哼哼哧哧地去了车队,又从车队哼哼哧哧地骑到了大院门口。
虽说是唐家的儿媳妇,但毕竟没在这边住,所以例行登记之后,林微才进去。
只要进了大院,一般来说,她都是推着车子走到婆家那边,而不是骑着过去。
这大院里的小孩子都是喜欢疯玩的年纪,她怕撞到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在大院里的道儿上骑车子,是对这里的不尊重,所以,能推着车子走就坚决推着车子走着。
到了家门口,林微把自行车靠院墙停好,拎着一个路上买的西瓜推门进入。
只是这一推门,立即感觉到了不对劲儿。
按照往常,这个点儿也就老爷子在家,再不然就是冯念不当值休息在家。
可现在,不仅老爷子和冯念在,梁芜茵带着儿子唐耀也在。
正当林微以为就这几个人的时候,只听身后开门声响起,唐政走了进来。
他看了停在门口的她一眼,皱了皱眉头,没说话。
林微换了鞋,朝几个人礼节性地笑了笑,拎着西瓜就去了厨房。
天热,看大家那么严肃的表情,不缓和一下,估计很快就爆。
冯念见林微过来,跟着她就去了厨房,“给我,我来切。”
“我先把瓜皮上的泥洗掉后”林微一边打开水龙头,一边说道,“这是京郊的一个农民骑着三轮过来卖的,还专门切了一个西瓜给大家尝味儿,瓜好又甜,我去的时候没剩几个了。”
她在家的时候,老一辈的人挑西瓜就认准那几点。瓜的花纹分明,间隔均匀。瓜蒂圆润正中,瓜蔓弯曲扭绕。敲一下清脆悦耳,这样的西瓜甜又好,她就按照这方法来挑的,也不知道行不行。
“老爷子这个人懒得麻烦,家里有啥吃啥,说过几次了,就是不改。”冯念摇摇头,“也就只能买一些水果备家里了。”
林微洗好,把瓜皮上的水稍微擦了一下,这才说道,“爷爷身体硬朗,只是嫌出去一趟太麻烦人,所以就宁愿呆在家里。要我说,如果身体没问题,还是多走动走动,到人多的地儿聊聊天,比什么都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