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必然幸福(410)

作者:我不白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要买虾和鱼?”

张军媳妇儿看看天色,“那行,我赶紧吃了饭过去排队。这东西不要票,好多人去买呢。可惜现在没有田螺,不然用辣椒爆炒一下,黄酒一浇入了味儿,好吃着呢。”

林微的生活习惯,她这么久也算是摸清楚了,关于吃的方面,这姑娘一般都不委屈嘴巴。

她劝了几次让她节省,不要花钱大手大脚之后,林微跟她好好解释了一通,如此,在这方面她也不再说什么。

“哎对了,嫂子,你再买点带鱼。”

一想起来煎的两面焦黄,里面再放点拍好的蒜,还有切好的辣椒,她就忍不住流口水。

以前没想着吃,上次在唐慎家吃过,突然就勾起了馋虫。可惜前阵子她比较穷,几乎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要不是陆建华买东西的那一万五应急,她大概都要去卖血了……

就是有了这点钱,她都不敢乱花,生怕有什么意外,没钱缩手缩脚。

“带鱼?”

“嗯,银白色,长长的,大概两指宽的样子,你到了之后可以问问。”

见林微这样说,张军媳妇儿脑子里有些不好的预感,林微这嘴巴,吃的东西估计不便宜吧?

“这带鱼咋卖的?多少钱一斤?要买多少斤?”

多少钱一斤?

现在的价格她不知道,她只记得八六年的价格,那个时候带鱼调价之后,达到了三块八毛钱一斤,为此政府还开了好几次会议。

一个市吃的带鱼那都是万公斤为单位的,当时只有俩选择,要么政府补贴,要么群众不吃。因为带鱼的问题,这会议据说开了四五次,主要原因就是,这一个市的带鱼供应量,还有过去的补贴,加在一起,财政就得自掏腰包两千万,这都是一座立交桥的价格了,能忍吗?!

“不知道,嫂子到那儿问问吧。”林微摇摇头,“价格贵了,咱就买两条中等个头的。要是便宜,那就多买几条。”

张军媳妇儿闻言,有些纠结,“那,多少叫贵,多少叫便宜?”

林微是给了她钱,专门用来买菜买肉用,可是这些钱哗哗地流出去,即便不是她的钱,她也心疼。

“比肉价贵出一毛两毛,算便宜。再高,就是贵了。”

林微想了一会儿,给出她这么一个答案,张军媳妇儿无语半天,犹犹豫豫答应了下来,“……好。”

这孩子,花钱太大手大脚了,这肉啥的,一个月吃个一两次都不错了,结果他们倒好,沾了光,隔三差五就能吃上肉不说,还三五不时就能吃点稀罕的东西……

“咱、咱省着点花吧?”

张军媳妇儿还是没忍住,“有肉了,就不要吃鱼了吧?”

这带鱼价格,咋听起来比肉还贵呢?

吃个肉,那肥肉还能炼油,肉渣子还能包饺子,肉除了吃,还能弄点汤子出来。

可鱼有啥啊?

没有油水不说,还那么多刺……

“先买回来吧。”

林微失笑,“吃不吃的,再说。”

她能说自己馋了吗?

当然,还有庆功的味道。

让两只自顾自去玩,林微洗了洗脸,正要给两只弄点水喝,却见彭兵已经端了水过去。

第531章 可惜

“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听课?”

林微看向彭兵,家里虽说有点忙,但因为那外商全权负责这次的货物出库,所以也并不是太忙。只不过彭兵不放心,也跟着一起请了两天假期。

“吃过早饭吧。”

彭兵过来洗了手,想了一下说道,“吃了早饭再过去,不耽误上午的课程。”

“那行,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孙老师,或者其他老师同学也行。”说着说着,林微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笑道,“都快忙忘了,不懂的,你可以去问英语翻译小组成员。组长是杜磊和红书,明天我介绍你们认识。”

明天?

“你不去?”

“嗯,我还有一点事情需要处理,所以今天就先不去了。”

彭兵点点头,表示明白,“出去的时候,尽量找人多的地方去吧。”

如今货物走完,她现在不去学校,大概是想放松一下,到哪儿走走玩玩吧。

林微失笑,大概是上次自己突然不见的后遗症,只要她出去,这仨人就想冲上来跟着走。

吃过饭,彭兵背着男式挎包去了学校,张军和张军媳妇一个收拾院子,一个负责刷锅洗碗,她把之前准备好的一个玉石雕件用个原木盒子装起来,塞进了挎包里。

原本打算,这个玉石摆件昨天给陆建华,谁知道那外商过来看过衣服之后,拉着陆建华要去喝酒,这一弄,就把事儿耽误了。

想到陆建华之前说的,这边事了,就要去南方,她只能早一点过去,把东西送出去。

“嫂子,今天中午我不回来吃饭了。”

她的药没了两天了,送完东西,正好从陆建华那边改道去冯老爷子那儿。

招呼了一声,林微直接乘车去了首都饭店。

因为凌晨出的货,出了货之后,他们就没睡,张军媳妇儿做饭,她遛狗,彭兵背单词,张军没事儿就在院子里转悠着。

如此,到了首都饭店,她在大厅里又等了一会儿,直到天色亮起来,才见陆建华一身休闲地到了楼下。

视线扫到林微,愣了一下,见真是她,忙大步走过去,“怎么起那么早?冷吧?一起去吃个早餐吧?”

有心想摸摸她的手,看看是不是很冰,最终还是没抬手。

林微站起来,摇摇头笑道,“我是吃过早饭来的。这次来,也算是给你践行,预祝你一切顺利。咱们也算是朋友了,我没有什么可以送你的,这个给你。”

说着,把原木盒子掏出来,递了过去。

陆建华惊喜于她的来意,见盒子就是简单的原木盒子,不是上了时间的古董,抬手接了过去。

“谢谢!”

“客气什么?”林微诚恳地说道,“你帮了我大忙,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如果不是陆建华,这笔钱肯定要打个折。

如今有了这十万块钱,她能施展拳脚的空间更大。心里有了大致的想法,只不过现在改革开放实施的具体细则还没出来,她真不能确定,营业执照之类的东西能不能申请下来。即便是能申请,也不知道申请下来需要多长时间。

她以前听说,一九八零年有人开饭馆,并不是多大的地儿,就是个个体户,也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才走完程序。所有费用下来,花了一千多块钱。

当时因为比较稀罕,所以还有些报社去采访,国内国外的记者都有,声势还挺大。到了后边,据说还有政府的大领导过去视察,并且仔细询问还给出了建议。

这些暂且不说,就说这个审批程序,钱暂且不说,耗时六个月就有点让人难受了。

她所谋更大,估计真要走流程,还真不容易。

社会刚刚开始转型,必然要求人才资源的配置与之相适应。但是,在这个年代,人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市场人才奇缺,特别是管理型人才、开拓创新型人才。

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官员自愿辞官而去冒市场竞争的风险。尤其是在政策刚开始,细则还没出来的情况下,真想要找人帮她开拓市场,她居于幕后,还真不容易。

小舅舅不愿意离开家乡,她们这边人口也简单,除了自家大伯和父亲,也就哥哥林泽和叔叔家的小儿子林书浩了。

林书浩还小,在目前看来是帮不上什么忙的。而且,经过在镇子上,也就是公社办厂的事儿,她实在不想跟大伯家有任何经济上的来往。

哥哥以后肯定是国家公职人员,做生意是不允许的。

现在国家鼓励公务员经商,而其因为所处的位置,得到的资源会相对普通人更多。

获取信息条件的便利,对政策的理解力,这些都优于普通的生意人。对比下来,存在着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一旦公信力丧失了,群体性事件就出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