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有人不愿意出借呢?你愿意,他不愿意,这一对比……”
林微话说一半,看着林泽,等他品品滋味儿。
现在的人即便是再淳朴,那也有个别人渣不是吗?要不然,当年十年动荡,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冤假错案了。
“我明白了。”
林泽长长出了一口气,不得不承认,自家妹妹的担心完全是必要的。“你放心,这件事儿我不会冒进,书暂时不用再买,你说的那些书一天一本也够我看很长时间了,况且还都是外文,一时半会儿看不完的。暂时的话,我还想不出特别好的解决办法,等想好了,再跟你说吧。”
这事儿,往深了想,影响还挺大。
林泽一时间也是束手无策,要想弄个万全之策,还真不容易。
林微见林泽难住,笑着在他眼前挥挥手,“我有个好主意,哥你要不要知道啊?”
“什么主意?”
林泽扬起头,看着她,颇为期待。
“主意嘛——”林微故意拖长音调,见他没有任何不耐烦,静静等她说话,无奈又好笑道,“主意就是,咱们管好自己就成,其他人随便好了。”
本来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何必又拉上别人呢?
不过,哥哥说要捐书给图书馆,倒是给了她启发。这书,哥哥一个人看也是看,放到图书馆里,这书也不会长腿跑了。
要是后续捐书给学校,那以后对哥哥的发展不会错了。即便是比上不足,但能在上边的人脑子里留个印象,挂个号,那同等能力之下,或者别人想顶替之类的,也得考虑一下,三思而行吧?
“后面的书籍,如果不出意料,应该是偏工科的专业书籍,力求对你们军校生有帮助。再到后面一些,选择面应该会宽一些。”林微想了想,对林泽道,“或者哥你想要看什么书,你们学校缺什么种类的书,到时候告诉我一下,我好让他们买来。”
她对军校生的了解比较少,也不知道他们文化课学什么,只是凭着感觉来买。
“你别担心钱。”
见林泽想说什么,林微摆摆手,“那些人的钱我都给足了的,在他们出国之前,我就预订好了。你要是不说想看什么书,那只能让那边的人看着买。你要是说了,还能有针对性的让他们买。孰轻孰重,你心里肯定明白。”
“还有啊,等这批书到了你们学校,哥你就去找找你们领导,说说给学校捐书的事情,再一个就是让他们保密,别说是你捐的,咱做人得学会低调。”
这年头,想高调做人做事儿,就得时刻准备着枪打出头鸟。
不然也不会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会有那么多所谓的富户倒霉了。
想高调,还是等八零末九零初开始吧……
“……”
林泽一想到林微可能会饿肚子,还有会省吃俭用的样子,心里就难受的紧,想说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哥,千万别小瞧我赚钱的能力!”
林微自信一笑,通身气质一变,之前的柔和软绵,立时变得干净利落,张扬凌人起来。这一看,分明就是一个气场十足的上位者。
“你们是军校,性质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自由时间多,用专业知识变现的机会也不少。你们学的,和我们学的不一样,咱们算是各司其职。以后,你们走的是保家卫国、强兵之路。我们走的,那就是发展经济道路。两者相辅相成吧,不存在矛盾冲突。”
知道自家哥哥想什么,林微只能这样开解。
有些事儿,她不告诉他,不过是不想他跟着担心罢了。
第522章 乱想
兄妹俩又说了一会儿,让进站的广播就响了起来,这边是首都,播音员自然是一番慷慨激昂的赞美和介绍,之后才是提醒出站进站的话。
送别林泽,林微笑得可乐,哥哥说给她塞了十块钱在包袱里,她没说哥哥什么,不过是因为兄妹俩想到一起去了。
哥哥给她一张大团结,她往哥哥包袱里也塞了钱,十张大团结,整整齐齐地被一块方布包着,搁在包袱的最底层。
十块钱在她这边不算多,可也知道,这应该是哥哥给了爸妈之后剩下的,不说所有,也应该是八九成的积蓄了。
哥哥关怀!
哈哈!
心情甚好的转身,之后就一路跑到公交车站站点处,等着车过来。
今天晚上的事儿,她交代给了张军媳妇儿和彭兵,让他们去收最后一点货,顺便把工钱以及红包发了。
做工的件数都是记录在册的,谁做工精细出错最少,也是标记过的。当然,之前那些除了发放工钱,只能作为红包奖励的考量之一。
最后这一批赶工出来的多少和质量,占红包考量的更大比重。
红包有金额限制,设了一二三档,能拿多少就看她们自己的了。孙姐之前也一起参与过工钱的发放,再加上之前也讲解过红包怎么发,彭兵还在一边看着,所以,她倒是不担心会出错。
现在,她只希望那些人能全部在今天收货前完成,让她不耽误发货。
至于老爷子和小姑姑林明月,就让他们再等一晚吧。
都晚上八点了,她去了那边学校,再想返回四合院,时间上倒是宽裕,但估计也没车了。
她不要虐待自己。
等到家的时候,张军正在院子里溜狗,还给大壮和黑点进行训练,见林微回来,大壮和黑点蹿了上来,摇着尾巴,看着外面,显示出迫切的希望。
林微忍不住笑,跟张军说了,让他带着这两只出去溜达。
等张军走了,林微才到堆放衣服的房间。里面的衣服,都已经成捆成捆的扎起来堆放好,怕受潮,也怕交货的时候突然下雨下雪,她买了比较薄的塑料薄膜,按照一定的比例裁剪,又找了一个半米长的扁铁片,稍微烤热了,把塑料薄膜开口的地方留一个口,其他都封住,才把衣服装起来。
现在一捆捆看着好看,似乎也更上档次一些。
可惜的是,她不能弄商标,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做这个生意。
想明目张胆的做生意,看来还是得依靠大队,公社,或者市里的那些人。其实想想,这年头物资奇缺,真要是跟公社合作,未尝不是一个致富的路子,而且光明正大,还不用自己多加关注。
可惜的是,刚才送哥哥走的时候忘记问了,村子里她投资的社办食品厂弄得怎么样了。
要是可以,她是不是暑假回去一趟,看看跟市里合作的可能性?
占股的话,她只投钱,其他当甩手掌柜,静等分红也未尝不可……
说不定,这些赚的钱,不比她提心吊胆赚的钱少哪。
不管如何,在八一年上半年,她一定得完成目标资金积累,后面才有时间研究形势,边看边铺展事业。
实在是怕误伤!
有些人就因为投机倒把被抓,最后搞得全部资产一朝倾覆。
没做过生意,只依靠脑子,还是有很多欠缺,她想要走一步看三步,说实话,不太现实,也难。
综合之前看到的听到的,只能慢慢摸索,找一个适合自己,符合国情,符合政策的路出来。
生意上的事儿,她先忙完这次,后续边角料要做的附加值东西,可以慢慢来。
哥哥这次过来,也算是给她吃了个定心丸。
家里房子已经开始建造,地基他来的时候,工人们已经弄好,就连砖头也都运过来了。
不出意外,今年夏天尾声上就能住进新房子里了。
这是件儿喜事儿,她问了哥哥这些之后还剩多少钱,听他报了个数字,这才觉得安心。
不过,三月份的时候,她还是准备再给家里汇一些钱,找舅舅给弄点经典素雅一些的家具。
新房新气象,到时候她再去首都饭店当当翻译,赚点外币,弄点外汇券,就能给家里买个电视了。
可惜,还是没办法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