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稀奇了。”林微收起手里的书,“不过她们不来找我的事儿,我管她们怎么好呢!走吧,咱去吃饭。”
走出图书馆,林微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干脆就拉着孙芳一起去了。
她昨天算了算,按照以往的速度,也就这几天的功夫,如果家里人写信过来,那就该到了。
一看方向,孙芳立即明白过来。“你家里人来信了?”
“应该会来信。”林微笑,“我前段时间给家里去了一封信,如果没啥意外,应该会给我回信。”
即便是家里不给回信,唐慎那边也会写信寄过来的吧?
到了收发室,果真是有她的一封信。一看信封上的地址,林微就笑起来。
这是家里的信。
孙芳看着鼓鼓囊囊的信封,咂舌道:“你这次的信,恐怕得有十来页信纸吧?”
十来页,那得多少字?要是一般的字体大小,那得是好几篇文章了!
林微闻言,捏了捏,心下有个猜测,该不会家里也寄钱过来了吧?
“谁知道,先拿回去再说。等下吃了饭还要上自习,咱先去吃饭。”
孙芳点头,和林微一起去了食堂。
吃过饭,两人分开,各自到了各自班级的自习室。
林微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在课桌上立了一本书挡着,这才慢慢去拆信。
把信封里的东西全掏出来,林微哭笑不得。信纸其实并不厚,如果是单页的纸,一般都能看出来里面塞了什么。最薄的那一封仍旧是林果的,不用拆开,她都能看到里面的一块钱。另外两封比较厚的,看不太出来是什么,但想必不是钱就是票吧。
先打开父母那封,才一拆开,里面就露出来一小叠子粮票布票啥的,钱倒是没有。
林微抿唇一笑。
她以前果真是霸道惯了,说的话爸妈都不能不掂量掂量,这寄票不寄钱,一看就知道他们打得啥主意。不过她也好奇,爸妈用啥理由来说服她。
这次的信是程曼写的,开头说了家里的情况,第二段就开始说粮票布票的事儿。说是家里现在过得不错,粮票和布票也用不完,就给她寄过来了,省得浪费。接下来还隐晦地指出票就是票,钱就是钱,就跟鸡和蛋一样,一个可以直接吃,一个还要杀了煮熟吃,是不一样的。
林微看完,捂着嘴笑个不停。
这俩人是想了多久,琢磨了多久,才这样似是而非怕被她反驳才想出来的例子啊!
去看林明月和林书霞的事儿,她倒没有太反感。只不过,她也不知道她们的班级,真要是去找,不一定好找。
她休息的时候,她们两个也休息,要是在宿舍,在学校还好找到。万一不在学校,出去玩,那可真有得找,有得等。
打开另外一封信,果真如她所想,是大伯林志正写的。信一打开,里面是一叠子票,最上面是粮票,翻到最后一张,也还是粮票。
一目十行的看完信,林微心里有了个大概。这些粮票,大伯林志正说了,一半给她,一半给林书霞,让她们好好学习,互相帮助之类的。关于姑姑林明月,倒是没怎么说。
先把妹妹林果给的一块钱,还有爸妈寄过来的粮票布票之类的东西收好。这才玩味儿地看着大伯林志正寄过来的一叠子粮票。
这粮票,她不想收。
大伯林志正示好,无可厚非,毕竟她帮了他一把。可要是几张粮票就还了她的人情,那她也太亏了。
这人情,她是想要大伯一直欠着的。
大伯这个人,说是自私自利吧,但又对村民好,肯办事儿。可真要是想占他便宜,又滑不溜秋的。
也不知道往里面塞粮票到底是谁的主意,大伯林志正可能会塞粮票,可大伯娘杨文慧能屈能伸,也不是什么吃素的,这塞粮票事儿也有可能是她的点子。
但他们想这么还人情,她可不愿意。
还有照片寄错的事儿,简直了……
第195章 那种方式
周末,又是大家休息的时间。
林微照例来到校门口和杜磊汇合。她现在手上也没啥好做的,周末没啥事儿的时候就跟杜磊一起组装自行车去卖。
而杜磊在让林微等了他几次之后,再也不肯让她等着了,每次都要比预定时间早上半个小时二十分钟的样子。
林微一出来,杜磊就咧开嘴笑,他的财神爷准时降临!
“别笑了,走吧!”
林微现在也有了自行车,不是买的新的,而是用自行车零部件组装的。杜磊也换了一辆,之前那辆零部件有好有坏,到了后面干脆便宜卖掉,重新挑选最好的零部件,给他和林微各自组装了一辆。
现在俩人再出去,就方便多了。
只是怕被别人盯上,通常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差不多要两三周才重复一下,所以安全性也比较高。
至于给人当翻译,那也得碰运气,哪有那么正好给她碰上。
以前为了能有点外快,她都是早上六七点就守在首都饭店门口,一等就是十来点,就那也不一定每次都能碰上需要翻译的。现在要不是为了外汇券,她一般也不去那儿了。
“现在都已经十二月了,再过差不多两个月吧,咱们就该放假了。你要回家吗?”
杜磊这么一问,林微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你掉钱眼里吧?”
越到年底,买东西的人越多。就像现在,买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了,通常都不用咋找人,组装好就能卖掉。
可就这么快的赚钱速度,都搁不住杜磊花销。通常是钱一拿到手,下一周的周末就给花了个差不多。问他买了啥,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会回答买了书。
吃,他一点不讲究。但一到买书,那简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把整个书店搬回去。有时候书店找不到的书,他都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给弄到手。这一方面,林微自愧不如。
“那你回家,我能自己来做这个吗?到时候钱分你一半!”
“你自己拿着就好,我不要。”
对杜磊这样的要求,林微一点不觉得惊讶。这么多周下来,杜磊的脸皮比之前不知道厚了多少,那动不动就脸红,看见工纠队就想跑的毛病早就没了。
见林微不要,杜磊摇头,“那肯定不行,主意是你想的,我这本钱还是你给的机会才赚的。要是不给你钱,我哪里好意思自己去组装自行车卖。不行,不行!”
“那给我一成吧。”对实在人,她意思意思,减轻他的负罪感就成。“要是不同意,那我就当你刚才的话没说。”
“成。到时候我买了书,送你几本。”
杜磊连忙说道。
说实话他挺着急,买了那么多书之后,才发现,要是有个多功能收音机,他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尤其是口语。可是这样的收音机太贵了,再一个他也没票。
要不是接触了林微,知道有侨汇券这么个东西,他还不知道往哪儿使劲呢。
组装自行车一如既往地顺利,但是到最后一辆的时候,差点就被人给抓住了。
俩人一路蹬着自行车,迅速穿行在胡同小巷中,终于甩脱了后面的人。
“我的娘啊,吓死我了!”
杜磊擦擦脑门上的汗,一脸后怕,“要不是咱们反应快,差点就被他们看到正脸了!”
林微抿着唇,皱眉想了一会儿,断然道:“这个月,不,是年前这段时间,能不做就不做了。我觉得那些人之所以来的那么快,肯定是有人告密。”
买自行车的人,一般都不会声张。除非是那些买不起自行车,但又不想别人好过的人才会去举报。其实上次她就发现,在她和杜磊组装自行车的时候,就有些流里流气的人探头探脑的。
当时也没当回事儿,现在看看,也许就是他们告的密也说不定。
“真不做了?”这段时间,买自行车的人多着呢。杜磊有些犹豫,“那得损失多少?咱们要不少组装点,时间再拉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