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独宠虎妻(52)

她跟他们吵,说这点儿钱根本不够,梅志忠和梅志军就拿“我们结婚的时候,你和老三一分钱也没给我们出”的话来堵她。

上蹿下跳、一副大义凛然嘴脸的梅志凤给她帮腔,最后却反被梅志忠和梅志军挤兑着,也拿了一千块钱出来。

对于这件事儿,赵慧英私心里其实是乐见其成的,可让她恼火的是,梅志凤竟然也提出了让梅志明写张欠条给她。

听梅志军讲完了他们这一晚上的鸡飞狗跳,佘玉芬忍不住连连摇头。

无论是赵慧英还是梅志凤,她们显然一门心思只想着挤兑梅志忠和梅志军,一旦这刀子反过来割到她们自己身上,她们比谁都肉痛。

“那这事儿就算是了了吧?不会等到老三买房子入户,她奶还要再找一次你跟大哥的麻烦吧?”

梅志军摇摇头,“她找也没用。我跟大哥已经说好了,就这一千块钱,多了一分我们也不会出。”

佘玉芬提着的一颗心这才放回了肚子里,她问梅志军,“那老三结婚的时候你去吗?”

“去还是要去的。”梅志军放下碗,“不过我最多也就给他写个二十块钱的礼。这都是小钱儿。”

佘玉芬睨他一眼,“你写二十块钱,她奶嫌少咋办?”

“你放心,嫌少她也不会在老三摆酒那天找我麻烦的。”

梅志军穿鞋下地,和佘玉芬一起收拾碗筷,准备拿去灶房清洗。

“等离了别人眼目前,她要是骂我,我就跟她说大哥结婚的时候我也只写了二十块钱的礼。都是亲兄弟,我怎么也得一碗水端平不是?再说了,我结婚的时候他们谁给我写过礼?别说二十了,两块我也没见着他们的!”

佘玉芬想笑又怕梅志军脸上下不来。

就他跟梅志忠私底下那份眉来眼去的热乎劲儿,他也好意思说什么“一碗水端平”。

当初她和梅志军结婚,赵慧英专门叮嘱了自己的大儿子、小儿子和小闺女,不准他们去写礼。

梅志凤听了赵慧英的话,梅志明是原本就没打算写,只有梅志忠,私底下给了梅志军二十块钱。

那时候梅志忠挣的钱都是要上缴给赵慧英的,为了能私底下拿出二十块钱给梅志军做贺礼,梅志忠也是费了很大心思的。

再加上后来梅志忠也曾私底下贴补过梅志军和佘玉芬,所以后来梅志军才会反过来年年贴补梅志忠和郑娟。

只能说,一个人当初种下了什么因,日后必然就会结出什么果,就算一样都是亲兄弟,重视兄弟情义如梅志忠的,和不重视兄弟情义如梅志明的,所得到的回馈自然也会是截然不同的。

“对了,玉洁那边咋样了?还是没信儿吗?”

“没呢。雅丽她姥说都已经写了三封信过去了,一直没人回。”

说起这事儿,梅志军和佘玉芬就忍不住长吁短叹。

去年,佘玉洁大学毕业,然后被分配到了帝都工作。

然而时隔一年,他就自己放弃了原本的工作,带着他的女朋友跑去了Z市打工。

☆、第67章 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最开始的那个月,佘玉洁还写了两封信回家,可后面的这几个月,他却突然就音信全无了。

佘凤刚是个自私的,平时又只对大儿子佘玉国青眼有加,所以小儿子的音信全无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但王秀兰和佘老爷子、佘老太太就不一样了,这三人一封接一封的寄信出去,甚至还托了家里的亲戚代为打听消息。

当然,说是打听消息,其实也不过就是忧心晚辈的长辈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后求个心安罢了。

毕竟这个年月,交通并不像后世那样便利。

莫说是一南一北远远相隔的两座城市了,就是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城市,要找个断了联系的人也是相当困难的。

跟王秀兰等人的心急如焚不同的是,梅雅丽并不担心自己的小舅舅会出什么事儿。

在她前世,佘玉洁也曾经有过两年多的时间没跟家里人联络。

倒不是他出了什么让他无法跟家里人联络的不好的事儿,他只是单纯的没钱罢了。

因为换了工作,搬去了更便宜的地方租房子,老家的信他全都错过了。

再加上那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和他女朋友又各自丢了两三回钱包,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都只能靠着每天一包方便面的定量饮食来果腹。

穷困潦倒,一分钱都恨不能掰成两半花,满脑子都只有“如何才能挣到钱”这一个念头的人,要是再摊上个写信过来就只有要钱和指责他不该辞职这两件事儿的爹,他能愿意联系家里人才怪。

后来还是他境况渐渐变好了,他才又重新写了家信到马家村。

为着这事儿,王秀兰没少跟佘凤刚吵架,责怪他第一不该长篇大论的指责佘玉洁,第二不该逼着佘玉洁给他寄钱。

——————

97年夏,梅雅丽提出要跳级读初中。

因着她才八周岁,梅志军和佘玉芬都很犹豫,不知到底该不该同意她这么小的年纪就去十几里外的黑岗乡念中学。

梅雅丽费了好些唇舌,总算说得她爸妈意动,同意了帮她去跟佘玉国说——梅雅丽要跳级,少不得要找人跟初中的老师、校长打个招呼,而佘玉国恰好就在黑岗乡中教生物和化学这两门课。

虽然佘玉国是个自私自利又爱财的人,并且他们家也有其他亲戚在黑岗乡中任教,但从亲戚关系远近的角度来看,佘玉国显然是做这事儿的最合适人选。

他们要是越过佘玉国擅自找了别人帮忙,那佘玉国的那张脸也彻底别想要了,所以无论佘玉国愿不愿意帮这个忙,佘玉芬和梅志军于情于理都必须先去跟他讲。

不然他们就是处心积虑,明晃晃打自家亲戚的脸了。

“对了,爸,我还想学功夫。”梅雅丽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的比划两下。

梅志军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你一个姑娘家,学的哪门子功夫啊?再说我那也不是啥功夫。”

“不是功夫那是啥?”梅雅丽歪着小脑袋装憨,“不管是啥,反正我想学。”

梅志军内心是拒绝的,可他却拗不过梅雅丽的那股执着劲儿。

被她缠了几天后,他到底还是松口了。

这些年他也看出来了,他的这个闺女,跟其他一天到晚只顾着玩儿的小屁孩儿不同,她做的,基本每一件都是“正事儿”。

无论是央着他和佘玉芬借高年级的旧课本给她自学,还是提出要跳级考初中,甚至是提一些看似任性但其实却对他们家大有好处的要求——比如养兔子、养羊,再比如非要拉着他们一起吃鸡蛋和豆腐、喝羊奶和大骨汤。

有过去几年无数小事儿打下的底子,梅雅丽在梅志军和佘玉芬心里,早就被贴上了“乖巧懂事儿”的标签,所以即使梅志军完全不明白她一个姑娘家为啥要学军体拳,但他还是在梅雅丽的一再央求下松口了。

于是,打从这一年的6月开始,每天早晨,梅志军都会先指导梅雅丽练半个小时的简单拳法。

梅鸿文爱黏着姐姐,也爱黏着爸爸,看到两人有模有样的在院子里比划,小家伙死活非要凑一把这个热闹。

他年纪还小,又不像梅雅丽换了芯子,练拳脚这么辛苦的事儿,他当然不可能一板一眼的跟着做。

最多,他也就只是在一旁摆个姿势奇怪但却童稚可爱的花架子。

不过即便如此,梅雅丽也很是乐意带着他一起。

一方面梅鸿文确实乖巧可爱,能给她带来不少乐趣,另一方面她也想培养梅鸿文对这些东西的兴趣,等他长大了,梅雅丽希望他也能在梅志军的指导下学一点防身的技能。

毕竟眼下虽是和平年月,但需要自保的场面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也还是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上那么几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