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本就聚少离多,岳渊渟拍着脸蛋告诉自己,还是需要习惯一下的。
沈学和郑晓最近总是待在一起,看样子关系比以前好很多了。
开了年就要开始收税了。
岳渊渟看着他们准备好一切。
新的一年,希望能够做的更好。
岳渊渟也该实地考察一下了,祁州地大物博该好好利用起来。
就在收税之后吧,全县衙出动去了解,这样能更快找到适合祁州种植的产物。
岳渊渟只在第一天收税的时候出门去看了。
这些人里面,谎报的人也只占少数,但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都不是良善之辈。
官员和百姓之间的扯皮更是少不了。
岳渊渟板着脸站在旁边,“现在你说你拿不出来,那当初为什么要多拿公家的米?”
“那我也就只拿了一点点啊。”
“拿了一点也是拿,我早就跟你们说过了如实禀报,如实禀报,是你们自己先犯错在先的。”
那人还要继续说,旁边的捕快也不是吃干饭的。
握着剑柄下一秒就要拔剑的样子,“欺人太甚你们。”
“少废话,把之前多拿的米还回来,你重新登记人数,本官念你是第一次犯,饶你一次,下次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
这一下子大家也知道了,眼前这个心善的知县也不是个好对付的人。
当然这一切都是废话,能在这么小的年纪当上知县,怎么也不会是个任人揉搓的软团子。
在岳渊渟的监督下,事情进展也还算是顺利。
名单也比之前更加准确了,县衙这么多年第一次干了一件实事。
他们又有了新的希望,说不定岳知县真能改变他们祁州。
沈学很多时候看到岳渊渟办事,都会自惭形秽。
她才十五岁的年纪,竟能把事情办的那么出色。
怪不得是皇上亲自任命的知县呢。
他还听说,这位知县是在学府里从万千骄子里挑选出来的官。
没有经过什么考核,直接就给了她一顶帽子,她就这么走马上任了。
她就是像是被人灌注了期待长大的。
第58章 种子
税收的开头起的好,后面只需要按照本子来就可以了。
岳渊渟把这件事写了折子,递到了父亲那里。
因为按照她的职位,她的折子还递不到皇帝那里。
只能依靠父亲的力量了。
时间也是来到了三月份。
万物复苏的季节。
岳渊渟带着官员实地考察去了,祁州的平地很多,很大一片。
但是没人种地,岳渊渟找了这方面的专员勘探,“这里适合种点什么?”
专员能力有限,说了半天还是没个准数。
岳渊渟回到县衙,坐在正堂上握着笔思考。
到底怎么办才好呢?沈学读书比岳渊渟要更多更杂。
他抱着自己的一堆书来找岳渊渟,两个人就坐在一起翻书。
一直翻到脖子僵硬才停下来。
期间郑晓一直不断进出,一会儿送点茶水,一会儿说进来看看。
岳渊渟默默翻了个白眼。
“行吧,今天就到这里了,现在有的方案是,黄瓜,四季豆,大白菜,大萝卜。
暂时就先这些吧。”
这些方案是沈学和岳渊渟对于平原地势和季节总结出来的。
还不知道这里的土地到底适合种什么,所以先都种上。
百姓自家也有种地的,但都是只够自己吃的一部分。
街上卖菜的少,卖肉的更少。
岳渊渟还是觉得应该一步步来。
她让沈学和郑晓全部都出去了,因为她要使用能力了。
这个能力就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岳渊渟不到必要时候都不会使用。
现在他们很难去收集齐那么多的种子,而且有一些种子本来就很难存活。
岳渊渟把之前想好的方案都写在了纸上,种子依次出现在桌子上。
但是岳渊渟没有直接拿出来使用,毕竟一天时间找到那么多种子,本来就是一件很难解释的事情。
等到过去了三四天,岳渊渟才慢慢拿出来一部分种子。
新知县上任之后,百姓得到的消息是越来越多了。
因为种地这件事并不是为了县衙,更多是为了百姓,所以岳渊渟说最好是动员百姓一起来干。
当然在前期,他们县衙还是要出大部分力气。
就连岳渊渟这个知县都亲自下场,按照书上的说法去种植种子。
百姓们也只是怕浪费时间,但是后来在知县的带领下逐渐参与进来。
甚至到后来,种子都不够用的。
种地的人太多了,岳渊渟叫了专人记录,不能让百姓白干,只要是参与进来的人都按照他们工作的时间记下来了。
等到农作物长好了,卖出去钱了,会按照这个时间来分发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