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辟疆对此有些忧心忡忡,大月氏当年势力可是强得很,与东胡一起,将中间的匈奴逼得喘不过气来,那时候,匈奴完全就是在夹缝里面生存,为了能延续下去,匈奴还得向东胡和月氏派送质子,像是冒顿单于就在月氏做过质子,后来冒顿单于从月氏逃回匈奴,杀了头曼单于自立,先覆灭了东胡,后来又打败了月氏。月氏不得不收缩自己的势力范围,往西边撤退。
这些年来,匈奴其实跟月氏之间常有战事,西域各国算是倒了血霉,夹在月氏和匈奴之间,不管谁胜谁败,他们这些小国总是要倒霉的!
原本张辟疆琢磨着月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手里还控制着西域不少小国,也有许多骑兵,这次最多也就是如同之前一样,丧失一部分草场,哪知道,月氏竟是大败亏输,连同月氏王都被杀了,月氏分裂,往西边逃去,也不知道现在逃什么地方去了。
“匈奴损失如何?”刘昌问道。
张辟疆说道:“匈奴本部损失并不大,何况,他们收服了乌孙,又占据了原本月氏的草场,收拢了月氏的附属,很快就能恢复过来!等他们消化了此次大胜之后所得,只怕就要对大汉和辽国蠢蠢欲动了!”
刘昌沉吟一番,说道:“稽粥不是那等狂妄之人,回头遣使去看看情况吧,若是稽粥不老实,那么,也该再给他们一个教训才行!”
见刘昌说得轻描淡写,张辟疆也是与有荣焉,毕竟,如今匈奴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也唯有刘昌敢说要给匈奴一个教训了!
比起辽国的消息灵通,长安那边就差多了,等他们知道草原上的变故时,已经是好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第93章
汉室这边,大家琢磨着月氏算是与匈奴结下了血海深仇,回头可以联络月氏一起对付匈奴,但问题是,河套还在匈奴手里呢,大汉想要前往西域,就必须穿过匈奴人的地盘,这就尴尬了!
大汉如今对匈奴就是很尴尬,防守如今尚且算不上有余,更别说喊出什么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口号了!哪怕从辽国购买了大批战马,还颁布了马政,但是,没有河套草原,大汉的马政就是让百姓帮着养马来抵扣徭役赋税,但是这样的做法,养挽马没问题,养战马,这不是开玩笑嘛!战马根本不是这样养出来的,战马是需要足够训练的,像是在辽国,刘昌就划出了不少草场,对马匹进行繁育还有训练,挽马要高大健美,有着更强的负重,战马也要分,耐力强能长途奔袭的,速度快能短距离冲刺的,这些都要有,然后分配到不同的部队。
大汉那边已经发现了马政的尴尬之处,民间马匹的保有量的确上去了,但是,想要大规模配备骑兵,那些马的素质是真不行。如今不是之前,之前所谓的骑兵,没几个能正儿八经搞骑射的,实际上马就是个运送的工具,到了地方,骑兵照样下马步战。而自从战马三件套流入大汉之后,加上观摩辽国的作战方式,大汉这边也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骑兵战法,但是,没有足够的战马,也只能是作为一个威慑,大汉也舍不得让他们上战场。
大汉如今对河套草原简直是渴盼不已,可惜的是,匈奴如今势大,真要是对河套下手,匈奴那边不倾巢出动才怪!
至于说购买辽国战马,朝堂上也有许多异议,辽国通过种种贸易,一直在不断壮大,尤其朝堂上这些人,很多人都没有信心将来能得到刘昌的宽恕,看到辽国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因此,对于一力主张从辽国购买战马的建议,一个个都各种反对,最直接的就是没钱!
作为皇帝的钱袋子,少府倒是有钱,但是,少府的钱也不可能都花在军方。少府吃够了技术落后的亏,如今在采用各种手段提高技术,而想要提高技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砸钱。
刘恒要提高少府那些工匠的待遇,然后对于研发新技术投入了大量的钱财,虽说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想要赶上刘昌那边,那真的是想也别想,没错,对于高明的工匠来说,很多精密的零件完全可以手搓出来,但问题是,手搓出来的零件效率才能有多高,而机器呢,可以让精度稍微差一点,却能够高效大规模生产。
少府这边其实也是继承了秦国少府的一部分精髓,对于精度的要求也很高,但是他这种对于工匠要求就太高了,多少年才能培育出一个能够进行高精度操作的大匠来,而辽国那边,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配合机器,几个月就是个熟手,这怎么比得了呢!
刘恒派出去的细作也是查到了辽国的情况,但是,辽国对那些机器的保护都非常周到,除了纺织机还能勉强从外表看出一点来,其他的机器都包裹在铁壳里头,有专门的人维护修理,想要靠近都不容易,所以,哪怕知道辽国那边都是用机器生产,但是靠着细作传回来的形容描述,想要仿制,那真的是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