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就急哄哄的又出了门。
裴朗铭抿了抿唇,最终没拦着。
他现在已经接受考不了大学这件事了,那就得为之后的事考虑。
结婚是他未来人生中很重要的一环,必须抓紧。
不然再这么拖下去,他就该成老光棍了,村里肯定会在背后嘲笑他。
其实对于穆绒,他偶尔也在心里惦记过,只是对方时而透露出的那股懵懂样子让他最终还是放弃。
他是要去城里过好日子的,要是有这么一个没文化的老婆,肯定会被同学耻笑。
所以便歇了心思。
如今旧事重提,仔细想一想,也就穆绒能配得上他了。
所以他默认了母亲的做法。
……
院子里,穆绒借着冷水快速洗干净了手,回到前屋的时候才看到家里来了人。
脑海中过了一遍人,她下意识喊出来:“婶子。”
那妇人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着道:
“哎,小绒还忙着呢,真是能干,婶子先走了。”
说着喜气洋洋的朝外走去。
穆绒若有所思的看着她的背影。
这妇人是裴朗铭的母亲,她来家里做什么?
穆绒朝屋中走去,只见奶奶手里攥着一个新鞋底,有一搭没一搭的纳着,心事重重的样子。
“奶奶,怎么了?我看裴家婶子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奶奶挤出一个笑:“没什么,忙活大半天了,去歇着吧。”
穆绒见她不肯说,只好回了自己房间。
奶奶见孙女走了,这才不再掩饰,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皱纹好像都多了几根。
刚刚老裴家的来,两人聊到孩子们的婚姻大事。
她的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勾起了奶奶早就有的担忧。
穆绒定下的亲事确实好。
蔺家两夫妻都是老实人,也没有坏心思,一心就想着把日子过好。
儿子也教得好,有文化,又有能力。
可儿子就是太好了。
他考上的行州大学据村里人说是大学里最好的那种,能考到那里去的人,都能进到好单位,挣大钱。
那到时候,他还能看上自己孙女吗?
即便蔺家不退婚,那以后被丈夫嫌弃,孙女还能过得好吗。
从前听来的那些,因为女孩高嫁到大门大户中而受委屈的例子全都在脑海中翻了出来。
有不少都是一把年纪被赶出家门,也有的只能忍气吞声,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想到这里她也怪自己眼界低,后悔没让自家孙女好好读书。
默默想了许久,她放下鞋底子,出门去找自家老伴。
第357章 年代文中被抛弃的村花(4)
穆绒猫着腰走到房门前,听着里面爷爷奶奶的对话。
刚刚裴朗铭母亲突然来家中聊天,她一走奶奶就心事重重。
更何况她离开时那股打量算计的眼神,一看就没安什么好心。
但奶奶又总把她当小孩,什么都不肯跟她说,穆绒只好偷偷摸过来听墙角。
屋子里面,两位老人正在发愁。
“老裴家的说得也有道理,其实这个事儿我本来就有些担心,那蔺家小子这么有出息,长得模样也周正,在城里指定招小姑娘喜欢。”
爷爷有些不服气的抽着旱烟,吹胡子瞪眼的道:
“那我们绒绒也不差,就这亲事定下来多少年了,还好多人惦记呢,就老三家他们村的村长,上个月还在问老三绒绒结没结婚。”
爷爷口中的老三是他们的三儿子,去几十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子做了上门女婿。
前两年原主随着爷爷奶奶去三叔家走亲戚时曾撞见过村长夫妇。
原主模样好,性格也乖,和他们儿子又是同龄,他们就留意上了。
虽然知道原主定下了亲事,但时不时还会问问原主的近况。
奶奶听了爷爷的话后无奈的皱了皱眉:
“谁说我们绒绒不好了,我们绒绒当然好,但蔺家那小子有点太好了,你忘了村头养猪家的丫头了?”
奶奶说的村头养猪的那户人家,女儿就是嫁给了一个大学生,还跟着搬进城里过了几年好日子,满村里谁都羡慕的不得了。
可才过了两年,就抱着孩子让人给撵回来了,说是那大学生跟厂子里的工人好上了,非要离婚。
一家人气不过,还特意去城里给女儿撑腰,找女婿算账。
但又能怎么样呢,结局还是离婚收场,成为了他们村第一个离婚的人。
或许是撑不住流言蜚语,那家女儿后来再嫁去了外省,远远的离开父母,好几年都再没见过面。
爷爷也是想到了此事,手里的旱烟一口接着一口,沉默下来。
末了嘟囔了一句:“就他们这些读书人最薄情,书读的越多,越没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