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太傅也不曾忘记,曾被你和福林害死的上百条人命。”闻行道挥起纵夕刀,寒眸如同在看将死之人,“记得就好,废话少说,太傅亲自下去朝我闻家族人请罪吧。”
言罢,便手起刀落砍掉了尤常的脑袋,利落如砍菜切瓜。
于三皇子尖叫之前,闻行道先一步用刀背敲晕了他,太子和三皇子的处置,须之后再由邹相和四公主做定夺。
至此,胜负已分。
听闻皇帝死讯赶来皇宫的臣子们,便是心中再不甘愿,仍旧看清了局势,皆跪在鲜血浸染的地面上,俯首朝四公主山呼“万岁”。
.
御书房。
“闻家……”邹相叹息,“闻盟主果真是大将军的后人,闻家满门忠烈用兵如神,出了闻盟主这般的才俊也不奇怪。”
先前林大人初见闻行道,便觉得他有几分眼熟,并将其告知邹相。之后双方几经接触,邹相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却闭口不谈装作不知,亦不许其余人谈论此事。
闻行道不卑不亢:“邹相过奖。”
想到往事,邹相心间唯余怅然:“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如今福林与尤常已死,闻家二十年的血海深仇得报,待到四公主继位后,定会还被污蔑的闻家一个清白,你可想继承先祖遗志入朝为将?”
闻家人个个忠勇无敌天生将才,若闻行道能入朝为将,说不得可以逆转北境战局。邹相相信他推四公主为皇,野心该是不止于此的,应当不会推拒这等邀请。
却是方柳玩笑似的道:“他自然想。方某亦想,麻烦邹相留个位子了。”
他开口,邹相自无不允。
邹相深知,此次四公主能赢得夺嫡之争,并非简单因为太子、三皇子罪状罄竹难书,而是因着方柳认可四公主德才,愿意倾力相助。
方柳选了四公主,江湖乃至百姓便选了四公主。
只是闻行道亦非寻常人,邹相不好越过其本身应承下与他相关之事。
邹相转头看向闻行道:“闻盟主意下如何?”
“依方庄主所言。”闻行道目光灼灼,“大仇得报,此后闻某的一条命,唯属于方庄主一人。”
第91章 留住
许多品级低的小官住在皇城较远的地方,当晚未能收到周成帝薨的消息,及时赶到皇宫。待次日得到消息,四公主已经成为大周朝第一位女帝,再无转圜的余地。
礼部得了右相暗示,早拟好新朝的年号——曰泰安。
泰安元年的第一场早朝,大大小小的京官尽数入宫觐见新皇,品级低的官员泱泱一片跪在殿外。太和殿内,三品以上官员按品阶站立,恭恭敬敬弯着腰,不少人额间挂着冷汗。
右相站得离皇位最近,隐隐有之意。
顾择龄身为六品官,却躬身站在最前列,俯首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明新露道:“呈上来。”
便有新的太监总管将奏折呈上。
明新露拿过来瞧了瞧,随后让太监将奏本递给前排的右相。右相早知道奏折上写的何事,却仍装作认真仔细翻阅,而后才抬头看向皇位上的明新露。
明新露问:“丞相看该如何定夺?”
右相俯首报出十数人名,乃是包括福林和尤常在内的罪臣名单,罪名涉及缔结党羽、鱼肉乡里乃至通敌叛国。有侍卫将殿外罪臣押至殿内,一众被念到名字的官员齐呼“冤枉”,涕泗横流地跪倒在大殿中。
顾择龄长身玉立,负手冷脸将这些人的罪名一一陈说。说罢,不等众人哭嚎喊冤,便又接着按照《大周律》为几人定罪。
最后,他躬身作揖道:“望陛下明察。”
右相亦顺势说:“请陛下明察。”
“就按爱卿所说。”明新露一身明黄龙袍雍容华贵,正容亢色道,“重罪者满门抄斩,余下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
此番惩处的,皆是尤常与福林心腹之人。
一名年愈耄耋罪臣闻言,自知已是死罪难逃,忽然冲出来指着明新露和邹相大骂起来,口中义愤填膺说着诸如“女子怎可为帝”、“离经叛道”乃至“死不足惜遗臭万年”的话。
明新露不为所动。
她静静俯视已然疯癫的老臣,耐心等他将话都讲完,才悠悠问:“爱卿,可说完了?”
方柳教过她,盖为帝王者,遇事首先须得沉着冷静。
高深莫测,才能镇得住野心勃勃的朝臣。
自古就连皇帝也怕得罪文人,他们的笔杆子,可以把你写的一无是处,还要传下去遗臭万年。世道对女子更为严苛,平顺一生已经极难,更遑论坐上高位,必定会担上骂名。
所幸这些方柳都早有预料。
邹相与顾择龄也是文人,且还是名誉天下文坛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