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岁安用手掰包谷,掰一个大虎就过来叼走,然后就叼着一根包谷,大尾巴甩来甩去的跑回三轮车边,将包谷放车斗里。
放好了再跑回来继续叼,一趟接一趟,干得很是卖力。
或许是李岁安速度太快了,它有点跟不上,它转个脑袋就去找闻祁。
闻祁动作要慢很多,它甚至还可以蹲在他身边当监工,时不时叫唤两声,好像在催促他速度快一点。
几天的功夫下来,这一人一狗配合得还挺好,感情愈发的好了。
今年地里的南瓜大丰收,李岁安种了一种新品种,不仅个大,结果率还很高,南瓜都用三轮车拉回去好几车了都还没摘完。
她留了一部分在地里,让它长成老南瓜,由绿皮变成黄皮的时候再摘回家,这样的南瓜能储存很久,等十冬腊月的时候吃,一个个又甜又面。
就是要提防老鼠,这种南瓜老鼠最爱了,一不小心就能把它抠一个洞。
地里的豆角也干得差不多了,摘回家去再晒一晒,等彻底晒干,再用棍子敲敲打打,使得豆粒从豆荚中脱落。
这种豆子其实就是四季豆,只不过平时市场上见的是嫩豆角,这是让豆角老化,只留种子。
四季豆的豆粒是白色的,晒干后储存好,一年四季都可以拿来煮火腿吃,这是他们这儿的人最喜欢的吃法。
干豆子提前一晚用水浸泡,把坏掉的豆子和杂质去除,之后和火腿一起下锅煮,等豆子煮熟的时候,已经被火腿香给渗透完了。
除了四季豆,她还种了花生豆、红豆和白芸豆,各种各样的豆子摆在簸箕里晒,还挺好看的。
看网上有的地方秋晒都是一种风景,他们这儿虽没晒得那么整齐好看,但家家户户院子里也都晒满了东西。
黄黄的玉米、白白的豆子、红红的辣椒,各种各样的作物彰显着这一年的劳动成果。
李岁安家还晒了不少的瓜子,直接把瓜子的整个圆盘给砍回来,丢在地上晒,晒干后用棍子敲一敲,瓜子就会哗啦啦从圆盘里掉下来。
闻祁很是喜欢这个活,不仅可以抱着整个向日葵花盘嗑瓜子,还可以享受瓜子哗哗被敲出来的解压时刻。
他突然就有点懂秋天时老鼠的快乐了,到处都是吃的,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玉米大多是同一批次熟的,但也有一部分还绿着,没彻底熟透,这样的玉米就暂时留在地上,等待下一茬的采收。
掰掉玉米的玉米秆子还留在地里,李岁安又马不停蹄的去砍玉米秆。
一年分春种和秋种,她秋种还要种不少的作物,最主要是种麦子,这是来年牛牛的口粮,然后还要种豌豆,这两年豌豆好卖,一亩地的毛收入能到万把块钱。
她还要留一块地出来种萝卜,等过年前后萝卜就可以丰收了,不仅猪爱吃,人也喜欢吃。
他们这边种的都是大白萝卜,一个个又脆又水灵,煮汤吃甜甜的,生吃又脆又多汁,而且对身体好。
他们这里还有句俗语叫“萝卜出,医生哭”,有萝卜的季节,谁家孩子要是咳嗽,家长总会给他们拔个萝卜,削了皮蘸蜂蜜吃,这土方子还挺管用。
再或是孩子发烧退不下来,切几片萝卜贴在肚子上,凉凉的可以去火气。
这些法子李岁安小时候都试过,也不知道有啥依据,但都很管用。
除了种萝卜,蚕豆也要种一点,嫩蚕豆用来煮汤或是炒肉都很好吃,她自己种了,到时候就不用去街上买了。
李岁安一边盘算着今年要种的东西,一边飞速砍玉米杆,种豌豆的地将玉米杆留膝盖高的长度,用来给豌豆拉攀爬绳。
这是他们这儿这两年来流行的新种植方法,产量要比原来的好上不少。
豌豆也是藤状的,之前都是放任其自由生长,等到摘豌豆的季节就在地里四处翻找,而这两年也不知是谁家先发现了这个种植方法。
收玉米后留膝盖高的玉米秆,随后将细绳绕在秆上,秆与秆之间被细绳相连,这样等豌豆长出来后,就可以直立向上生长,攀爬在玉米杆之间的细绳上。
这种种植方法使得豌豆能够更好的接受阳光的照射,从而提高产量。
第136章 闻祁有八百个心眼子
砍玉米秆还是挺危险的,李岁安不让闻祁干,本还想着要用什么理由哄她,却恰逢要采买下一批材料。
厢房的钢架搭好后,工人们已经在砌墙了,等墙砌好后便要铺瓦,家里的位置都被各种建筑材料和庄稼堆满了,所以瓦片暂时还没买。
师傅说该买瓦了,李岁安便让闻祁去。
这些年,村里的人家大多都用上了琉璃瓦,虽然李岁安还是喜欢青瓦那种哑光的质地,但琉璃瓦要比青瓦便宜,为了省点钱,她还是选择了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