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哄男人嘛,必须要具备睁眼说瞎话的能力,她当即拍胸脯保证:“当然,我的眼睛就是尺,你得相信我的眼光!”
这下子,闻祁的心情彻底多云转晴了,并且十分的灿烂,三轮车也开得更快了,油门拧到底的跑。
第123章 你在向我宣战?
有村支书牵线搭桥,张敬诚时常来找李岁安、闻祁一起商讨本村文化的宣传事宜。
公事公办,李岁安虽然知道闻祁吃他的醋,但也不好将人给撵走,况且,她觉得对方对她并没有其他心思。
闻祁还是一如既往的提防着张敬诚,而张敬诚,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是往李岁安身边凑,问她各种问题,引来闻祁几个杀人般的眼神。
八月份,村里的稻子熟了,村民们忙碌着去割稻谷。
李岁安没种稻子,她家的水田离家很远,而且面积不大,她一个人人手有限,根本来不及去种稻子,所以将水田和别人换了旱地。
稻谷丰收意味着即将要能吃上新米了,新一期的视频也该拍摄了,李岁安想了想,决定拍一期做米线的视频。
米线是他们这里的特产,拍这样一期,能更好的宣传家乡文化。
米线有两种,一种是古法酸浆米线,一种是干浆米线,因为酸浆米线不易于运输储存,所以市面上能吃到的大多都是干浆米线。
李岁安打算做酸浆米线,从割稻谷开始,晾晒、打谷、碾米,再到做成米线,让观看视频的网友能够感受到农时农趣。
闻祁也觉得这个主题挺好的,大致规划了一下拍摄脚本,便和李岁安出发去拍摄。
叔叔家有种稻子,李岁安和他说了一声,去帮他家割稻谷,到时候再和他买两袋新米。
叔叔爽快的答应了,说什么买不买的,等米碾出来,直接送她两袋。
张敬诚不知从哪里得了消息,也跑过来要和他们一起去,尽管闻祁的脸拉得老长,也阻止不了对方的厚脸皮。
张敬诚能说会道,热情又有礼貌,很快就收获了叔叔一家的喜爱,和他家蹭车一起去了。
叔叔李志军开了油三轮,后面还拉了三个人,一个是蹭车的张敬诚,另外两个是他媳妇儿和侄子,都是去割稻子的。
李岁安和闻祁开他们的小电三轮,水田挺远的,要翻过一座山,一直下坡到山脚,也正因为在山脚,气温要高不少,种稻谷收成不错。
到了水田边,放眼望去都是金黄的稻穗,风吹过,稻浪翻滚,波澜壮阔。
西南多山地,所以他们这里的水田也以梯田为主,不似北方一望无际的平原。
李志军家的地在的位置比较高,可以俯瞰下面人家的地,视野开阔,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让人感觉心中无比舒畅。
张敬诚是做宣传工作的,有拍摄设备,肩上背着一套相机,看到如此美景,他拿出相机开始拍摄。
闻祁一看,淡定的将自己的无人机以及昂贵设备拿出来,用遥控操控着无人机,从高空俯拍,将稻田的美景收入镜头中。
他本是想打脸张敬诚的,看他还怎么在他身边装X,可是他低估了这人的脸皮厚度。
张敬诚看到他这套设备,眼睛都亮了,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对各种拍摄设备都是有研究的,他冲到闻祁跟前,发出连连赞叹。
“你这套设备没个两百万下不来吧,我还是头一次见这么昂贵的设备呢,我可以看看吗?”
闻祁想拒绝,可是他就跟个跟屁虫似的跟在他身边,不停的磨人。
“我看看嘛,就给我看看嘛,祁哥,你行行好,给我摸一摸好不好?”
张敬诚比闻祁小一岁,去年大学毕业,从外省考公务员考到了他们这个小县城。
李岁安之前还感叹闻祁咋那么厉害,同他差不多年纪的才大学毕业,而他却已经硕士毕业,还在公司打拼了好几年。
李岁安去割谷子了,让闻祁自己拍,这时田埂上只有他和张敬诚两人,张敬诚跟个碎嘴婆子似的,将他吵得脑子嗡嗡的。
他不累其烦,终于满足了张敬诚,让他拿着设备研究去,只是那眼神冷得跟要杀人似的。
张敬诚如愿以偿,小心翼翼的抚摸着这套昂贵的设备,他就是打工一百年也买不起,至于闻祁的眼神,他是完全不在意的。
闻祁有些破功,头一次见脸皮这么厚的人,简直是没脸没皮!
李岁安他们离他俩挺远,听不到他们说话,张敬诚蹲在地上研究设备,闻祁心中有一股气,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
“喂,我不管你怀着什么心思接近岁岁,你最好趁早将念头给打消了,岁岁是我的,不是你能肖想的!”
张敬诚抚摸镜头的手顿住,神色中闪过一丝玩味,抬头,迎上闻祁冰冷的视线,灿烂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