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塔+番外(20)

朱槿回到景元宫时,修仁正在院子里扫着地。

又是扫地。

朱槿走了过去。

修仁见她来便放了扫帚要行礼,朱槿平日并不喜欢让他们行礼,然而这次没有制止。修仁心里觉得有些不安,果然见他那长公主殿下又做出了一件他难以理解的事——朱槿拿起他的扫帚,也扫起了地上的尘土。

修仁不敢去夺她的扫帚,又是一跪,“殿下……”

朱槿却道:“修仁,你看我扫的好不好。”

她打扫的动作并不生疏,修仁慢慢抬眼,从宫内的土地望见宫墙与天空。

他眼中盛满疑惑与惶恐,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动摇起那双波澜不惊的眼眸。

“我早就想这么做了。”

朱槿替修仁收了尾,神清气爽地道。

修仁依旧跪在原地,但于他算不上难受,朱槿动作并不慢。

他只是不解。

这样的不解被压在沉静之下,竟然让他温顺伶俐的面容略显呆滞。

朱槿让他起来,修仁犹豫了一下,没有再犟。

他站起身,似乎是想说些什么,然而这不是需要多说的场景。

朱槿说:“这很奇怪吗?修仁。我只是学会了扫地,兄长也会扫地。”

也许真是如此。修仁,这只是一个普通人学会了一件普通的事。

修仁不确定她口中的“兄长”是谁。

她是嘉宁长公主,行七,她头顶上有血缘的没血缘的“兄长”有着一大堆。

修仁有些不敢再去想,再抬眼时,朱槿已经转过身,走向了偏殿。

偏殿静悄悄的,朱槿越往里面走,越觉得漆黑。她习惯着黑暗,就像在灵山的酒窖里一样,对她和昙佑来说,黑暗比白日还要令人安心。

行过外殿,木鱼声与诵经声也逐渐清晰。

朱槿不由得放轻了脚步,在一间敞开的房门前停下。

昙佑背对着她,面前有一尊小佛像,应当是之前居住在此的哪位宫妃留下的。

昙佑起先似乎没察觉到她,唇间不曾停顿片刻。直到时间稍长,昙佑的诵念毫无预兆的停下了。

朱槿微笑起来,边向前走边道:“怎么不继续了,昙佑师傅?”

她在昙佑身旁的蒲团上坐下,向面前的佛祖拜了三拜。

继而才听见昙佑道:“殿下,灵山塔还需要人照看。”

朱槿起身的动作僵了片刻,立马又恢复成平日的模样,假装没听见一般,询问他:“你中元节那天有事吗?”

她的眼睛在昏暗中异常明亮,一动不动的看着他。

昙佑却缓慢地道:“那日刑部侍郎邓大人托我诵经度亡。”

朱槿的脸色凝固,语气也不自觉地冷下来,“为什么偏偏找你。”

“邓大人与师傅有故交,才托了人来找我。”昙佑向她解释。

朱槿不该生气。她明明不应该是骄纵的。

她明知道自己擅自把昙佑带来京城,又把他置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她清楚地知道这里是皇宫,不是灵山塔。

然而要她离开昙佑吗?她不会的。她已经失去了祖母,昙佑也失去了济惠师傅,只有他们两个人。只有他们两个,是被世界抛弃的孤儿,在灵山塔十几年的光阴中早就不可分割,彼此互为骨血。

朱槿不可以离开昙佑。她不会放开他。

她不知道自己再呆下去会怎么样。她害怕她又会对他生气。朱槿没再说话,逃跑似的奔出门外。

在佛寺,盂兰盆节是佛弟子目连为母解脱所传下来的法会。昙佑小的时候也曾在灵山寺帮过忙,而朱槿却不能下去,要随太皇太后在佛塔祈福度亡。后来长大,昙佑便很少再下过灵山塔,朱槿劝不动他,只好陪着他在灵山塔抄经。

灵山塔地势高,往下不仅可以看见灵山寺香火繁盛的法会,远远还能望见京城中通明的灯火,映照着青黑的天幕,染上一点亮色。

有一年京中还放了焰火,绚丽的色彩铺成碎片的光斑落在朱槿和昙佑面前的经文中。

昙佑比朱槿后抬起头,他心有所悟,闪过一丝瞬息消亡的犹豫。最终还是下意识的抬眼,见到了那样绚烂美丽的焰火争先恐后的在夜空中炸开,恰好就在佛塔那扇小窗的正中央,显得大而华丽。只是那样的瞬间绽放,而后在无声的消弭于漆黑。

然而那样明亮的华光,落到了朱槿乌黑的眼眸。像是琉璃透过阳光,印出浅浅的斑斓色彩。

昙佑总是在拒绝朱槿。

朱槿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在逃避自己、拒绝自己,她以为昙佑应该是与自己一样的,他们是世间最了解彼此、最亲近彼此的人,他们是相依为命,任何人无法拆开、无法替代的人,他们应该是彼此最特别的人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