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被迫觅王侯+番外(995)

“现在有了银钱,”赵元吉道,“送鱼肉的就多了,也不分什么时候,猜着先生家中没有了,就会拿些过去。”

萧旻不知为何,很是羡慕凤霞村里那种热闹,可能因为这宫中到处都是规矩,恨不得连喘气儿都要有人管,不能多一口,也不能少一口。

萧旻被自己这番想法逗笑了。

“那如果我将宋先生请过来,也要准备这些东西做束脩?”

赵元让没说话,倒是赵元吉想起先生在村中那高洁无比的名声,很确定地道:“对,即便皇上赏赐银钱和贵重物什,先生也不会收的,先生一向如此,否则也不能散尽了祖上的家财。”

赵元吉这番话掷地有声,不过却让一旁的赵元让眼睛一跳,如果宋先生在这里,恐怕要气得胡子也飞起来。

萧旻没有察觉赵元让的异样,沉浸在对宋先生的想象中,现在他更想见见那位宋先生了。

……

凤霞村。

在院子里晒太阳的宋太爷,忽然感觉到鼻子一痒,紧接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他用帕子擦了擦鼻子,然后捋着胡须,猜测是不是谁正在念叨他。

刚刚他做了个美梦,梦到皇上赏赐了不少金银财物,让他重新为祖上修祠堂,还买回了他们宋家的祖屋。

宋家败掉的家财,一下子重新回到了他手中,他为宋家重振门楣,他正傻笑着,突然看到太爷爷蹒跚地走到他身边,用手中的小棍子去打他,骂他是个败家子儿,错过了天大的好机会,现在好了,银钱都没了。

宋太爷立即醒了过来。

想到梦中的情形,他不由地嘟囔两句,他哪里是败家子儿了?再说,哪里来的银钱?祖上剩下那点财物,他在搬迁路上都被小狐狸掏空了,当然小狐狸又送粮食又送鸡蛋,他也没吃亏,到了凤霞村也明里暗里送给他不少,收这么个女弟子,他还是挺得意的。

但这些与祖上传说的那些财物相比,可差的远呢。

人啊,就得知足,乡里乡亲的送些吃的就很好了,这一来二去,他反而多了些名声。

挺好……

宋太爷心中美滋滋,反正他又没收什么达官显贵家的子弟做学生,用不着感叹自己被名声所累。

更不用去后悔。

宋太爷慢慢晃动着摇椅,说不出的自在,正又要睡着,鼻子又是一痒。

“阿嚏”。

宋太爷又打了个格外响亮的喷嚏。

到底是谁在念叨他呢?

……

豫王大捷的消息传入京城,整个京城登时一片欢腾。

官员们激动不已,百姓们更是欢喜,兵乱就这样被平息了,可见豫王爷的厉害,看以后还有谁敢打坏心思。

朝廷派出官员前去接应豫王,比豫王和太师先到京城的是,相王的尸身,扶棺的是相王的两个儿子。

因助豫王拿下相王立功,萧正、萧勋以及宁福县主没有与相王府的一众案犯关押在一处,而是禁足在宗人府的偏院。

至于如何审问和处置,都要等着豫王回京再说。

第667章 想法

“那是豫王大军。”

萧煜带兵一路往京城而去,但凡路过城池,衙署的官员全都前来迎接。

“萧”字大旗看起来格外的威风。

萧煜赶路的速度很快,在城中命兵卒吃了些饭食,暂作调整就又上马离开。

眼看着豫王大军消失在官路上,为首的当地知县不禁松了口气:“看来我们大齐政局要稳了。”

从冯家开始,大齐就一直不太平,现在总算盼到了头。

旁边的官员欲言又止,等到身边没有旁人时,他忍不住低声道:“大人昨日不是还满心忧虑?”

忧虑什么?当然是怕豫王转身再去夺位,只不过这话不能说出来而已。

“不用担心了,”知县摇手一脸笑容,“你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豫王回京才带了多少兵马?若是惦记着皇位,身边必然全都是武卫军。知县仔细瞧过,就连怀光大人都不在,这说明什么?

豫王没有别的心思。

“唉,”知县深吸一口气,“看来考绩的时候,我也得用用心了。”

旁边的官员眼睛一亮:“您这是想开了?”他们知县爱民如子不说,又满腹经纶,可他一直没弄明白,为何知县情愿窝在这么个地方?

“从前那是不能去,去了也做不得事,”知县道,“现在不同了。”太师当道时,大家都要看着太师行事。

太师不在了,朝廷也能有新的气象。

说到这里,知县忽然觉得有些急切,明明已经蹉跎了这么多年,突然就等不及了。

……

天还不亮,内侍提着灯进了皇帝的寝宫。

萧旻知晓阿哥今日就能到京中,他一晚上都没睡着,终于听到内侍推门的声音,一下子就从床上坐起来。

上一篇:红雾过后下一篇:返回列表

云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