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春盯着豫王妃的方向,比起酷刑,更可怕的是豫王妃,她在洮州这么久,竟然一直都没有看透。
她还以为豫王妃就是个寻常女子,豫王妃看起来也的确如此,可谁能想到这些全都是假的。
新的一轮拷问,瑞春只觉得更加难熬,而屏风后的人显然也没了耐心。
“去看看另一个。”赵洛泱说着起身就要离开。
如果豫王妃走了,瑞春能想到自己的下场,就是困在这里,直到死。
瑞春焦急中,再次拼命地晃动着身体,就在那身影即将走出屋子时,瑞春感觉到嘴里的布团被拿下。
瑞春终于能喊叫出声:“我说,我都说……张家还有人在……被相王关起来了……我知晓他被关在哪里。”
赵洛泱停下转过身:“我为何要信你?”
“因为我是张家的眼线,”瑞春道,“先张皇后死后,张家也被算计,几乎全族覆灭,侥幸活下来的张家人想要报仇,一直与相王府联手暗中对付冯家和小皇帝,后来得知豫王爷是张皇后的骨肉,想要前来相认,相王爷自然不愿这样的事发生,暂时稳住张家人,却暗中向张家下手,准备取而代之。”
“我说的都是实情,只要王妃给我机会,我就能将知晓的一切全都说出来。”
第583章 迫不得已
张皇后母子过世之后,张家两位长辈痛失爱女、爱孙,太夫人一病不起,没等到先帝登基就撒手人寰,张老太爷也是缠绵病榻,虽有儿孙膝下承欢,女儿和外孙之事也成了他的心病。
于是在先帝称帝之后,张老太爷一心要为女儿和外孙讨回公道,也曾质疑张皇后的死有蹊跷。
这些事在知晓萧煜身份后,萧煜和赵洛泱都向人打听过张家,也知晓一些当年之事,但有些细节却不是那么清楚。
瑞春从张家说起,也是在向赵洛泱证明她的身份。
瑞春接着道:“老豫王和先皇共患过生死,先皇自然不愿意去怀疑老豫王,再说那会儿大家都以为老豫王的孩儿也被害了,哪有为了杀别人母子将自己亲生骨肉也搭进去的?虎毒尚且不食子,有这一层挡着,老太爷也就没有深究。”
“但是追杀过先张皇后的兵马,老太爷决计不能放过,老太爷动用张家人脉,拟定了一个名单,要求先皇将那些人都送去为先张皇后母子赔命。”
“那名单中涉及好几位皇室宗亲,他们也的确曾带兵追杀过先皇和先张皇后,问题是后来他们见势不好,转头支持先皇,先皇能顺利登基,其中多少有他们的功劳,所以这些人就不能动了。”
“老太爷兴冲冲入宫,却被泼了一盆冷水,不过先皇倒是想要赏赐给大爷三品官位做补偿,却被老太爷一力拒绝了,从那以后,老太爷每日都请求入宫面圣,还私底下买通官员,帮忙查那些宗室的罪证。”
“老太爷凑够了证据,大老爷和两位言官一同在朝堂上弹劾那几位宗室,结果就是其中有两位宗室难逃罪责,被夺去了宗亲的身份,有一位迫于压力还在府中自戕了。”
赵洛泱知道,这就是张家犯众怒的起因。
一个父亲为自己女儿、外孙报仇,拼尽全力。这原本应该是她的夫君,她孩子的父亲应该做的事。
不管是什么,只要沾上了皇位,就会不一样。
皇帝可以因为这个就原谅那些害死他妻儿的人,反正他还可以扩充后宫,再立皇后,生下一个又一个儿女。
张氏就是一颗棋子,用完即弃,可惜最后被张家步步紧逼,皇帝无奈之下处置那些宗室,心中绝不会有为妻儿报复的欣慰,有的只是对张氏的厌弃。
瑞春道:“后来的事王妃想必也知道了,那些宗室怀恨在心,暗中加害我家大老爷,给张家扣上了十几条罪名,逼着先皇惩戒张家。先皇有意拖延此事,但宗室却步步紧逼,最终张家落得灭族的下场。”
张家的罪名其中一条是谋反,谋划这些的人,就是要将张家老小全都葬送,听说朝廷抓捕张家人的时候,张家人持械反抗,造成死伤无数。
到底是不是持械反抗谁又知晓?
唯有一个人能够查清,偏偏那个人为了能够坐稳那个位置,为了所谓的政局和大齐的百姓,不得已要牺牲张家。
其实先帝根本就是在用张家的性命,向宗室示好。这件事还能成为先帝制约宗室的手段,张家的冤屈成为了他随时都能发落宗室的借口,事实也证明了,后来先皇就是这样将宗室整治的服服帖帖,只留下了看似胆小懦弱的相王,还有一心一意追随的豫王,其余的宗室无论从血脉还是地位上,都已不足为虑。
瑞春说到了关键之处:“张氏毕竟大族,还是有人逃过一劫,族中三老爷家的长子就在族人帮助下,留得一条性命,三老爷脱身后,暗中设法救下我们这些奴仆。张氏被灭族时,我们年纪还小,后来长大后回到京城自然也不会被人认出,我们便设法潜入各处府邸中,为三老爷传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