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道昌道:“
王家庄子上的活计,也是洛姐儿寻来的。”
丁茂生点点头:“黄家庄子上那也是,咱们能在洮州落脚儿,也都靠洛姐儿。”
他们以为往后情形好了,多为赵家做点事儿,现在他们有点看明白了,做的永远比不上欠的,而且赵家靠的不是赵学礼和几个兄弟,就是洛姐儿。
这以后事事都听洛姐儿的,若是有需要他们的地方,别的不好说,关键时刻他们能豁出一条命。
杨老太张罗着:“快,盛着吃!别都愣着,吃完了再去灶房里盛。”
几个媳妇子听到这话,立即拿起碗来盛。
“盛满,都盛满。”
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那一碗碗的羊肉萝卜,汤满满的,萝卜和肉冒出了一个小尖儿。
“年纪大的先吃。”
杨老太见大家都不敢上前去拿,立即招呼曹老太几个。
老人拿了,然后给孩子们。
没有地方坐,大家就站在一旁,小孩子怕烫,就用衣服垫着。
院子里很快传来了喝汤的声音。
“娘,真好吃。”
才会说话的魏家老三先开口。
大家都跟着点头。
“香。”
热气蒸腾着,模糊了众人的眼睛。
今年从搬迁开始,就觉得难熬,入冬之后更是,不管穿多少好像都觉得冷,但一碗羊肉萝卜汤下了肚,就觉得整个人都暖融融的。
干了一天活计的众人,也觉得疲惫一扫而空,再抬眼看看自家的老子、娘和孩子,就觉得这日子还算不错。
就算受点苦,也值了。
最后回来的是,宋太爷、宋二、石平和冯老三。
他们卖了一驴车的炭,这一路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抱着沉甸甸的银钱,想着那些买炭人红红的眼睛,欢喜的神情,走的时候还连连向他们道谢,石平就觉得他们做的很对。
虽然这样赚的少些,但心里舒坦,多来往几趟,也能帮村子多屯点米粮。
宋太爷也查了些书册,对赵洛泱问的那些话,有了些眉目。等回去之后,让小狐狸明白明白,先生永远都是先生。
等他们到了村头,先是被一股肉香吸引,然后发现村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人来回走动。
这是咋了?
几个人循着香气找到了赵家。
然后就看到院子里的人,都端着碗,吃得满头大汗。
赵洛泱先发现了宋太爷和石平几个,立即上前道:“先生,您回来了,快来吃肉,炖好的羊肉萝卜。”
石平深吸一口气,他们才出去一天吧?一天功夫村子里人人都能吃上羊肉萝卜了?
第230章 吃美了
「先生,您和二爷进屋里吃,都给您留好了。」
屋子地方本就小,平日里一家人吃饭都得站着,如今十六户都过来,指定是放不下,所以大家都干脆站在外面。
反正羊肉汤是热的,没等凉呢,大家都吃下肚了。
但是宋太爷不一样,十六户人本来就敬重他,他又是赵洛泱的先生,自然要被请进屋子里去。
宋二笑道:「我看外面热闹,我就与大伙儿凑在一起吃。好久没吃到羊肉了,我家老太爷最喜欢这一口,这次还多亏了赵家女郎。」
宋太爷被说得脸上发烫,不过很快他就被那浓浓的香气吸引了注意。
屋子里赵学义做的小桌子已经放好了,热腾腾的羊肉萝卜汤放在上面,还有一碗稻米饭。
稻米看起来晶莹剔透,是上等的精米。
桌子上摆着一个瓷杯,杯子里盛的是酪浆。
扶着宋太爷坐下来,赵洛泱将箸递过去:「先生,趁热吃吧!」
宋太爷努力维持着平日的风范,但心里却焦灼得很,不知道是该先去喝汤,还是吃一口羊肉。
按道理说,先喝汤是对的,但看着那炖得软烂的羊肉,他好像顾不得这些了。
从前经常有人请他宴席,山珍海味他不是没见过,现在想起来,那些东西远远及不上眼前这一碗羊肉汤。
宋太爷还是先加了块羊肉放入嘴里,与他想的一样,没有腥膻的味道,而是嫩滑、鲜香。
萝卜一样好吃,一咬就能尝到其中的清甜。
宋太爷不禁叹了口气,脸上也露出笑容来。
赵洛泱道:「先生再尝尝这酪浆。」
宋太爷端起瓷杯饮了一口,搬迁时,他从家中带了一些酒,为了晚上冷的时候,喝一口暖暖身子,哪知道半路上遇到山匪,丢了大半,剩余的那些还没到岷州就喝完了。
许久没有尝到酒香,酪浆入口,奶香夹杂着酒气,一咕噜就滑入肚腹之中,说不出的舒坦。
赵洛泱道:「先生,好喝吗?」
宋太爷连连点头:「好喝,西蕃的酪浆和青稞酒,那是最好喝的,从前我也只是喝过一两次而已,寨子里的手艺不差,不过若是酒能再烈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