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禛出行是早就定好的事,上周就跟村子那边通过信,村子那边需要商量人手,直到昨天才给出确定的消息。
沈禛扛着根木头走过来,说:“不止他们两个,还会再带几个有异能的大孩子。”
“那人还不少。”花迟点点头,人多点安全。
“放心吧,那几个孩子都是顾宇精挑细选出来的。”沈禛将木头摞到屋后面的柴火堆边放着。
随着树木逐渐生长,一些竞争力不强的树木开始死亡,沈禛挑了些锯断搬回来,放在屋后面,如果又下雨,这些木头比树好烧。
“你看着鸭子,我去看看面包。”花迟将灌好的香肠摆在不锈钢盆里,仔细检查树里的火,又匆匆跑回小屋。
拳头大小的面包金黄,表面撒着肉碎。花迟将这炉面包拿出来放在面板上降温,又将几个大面团塞进炉子。
他准备了两种面包,一种加了蛋奶还有肉干碎,常温下只能放两三天,这是准备让沈禛这两日路上吃的。
还有一种只放面粉和水,烤出来表皮坚硬耐储存,这种是给沈禛他们当储备粮的。
光有面包不够,花迟还要烙两张无油的大饼,保证沈禛路上能吃好几天。
“这两天温度一下就上来了,好多东西都不好带。”花迟走出小屋,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带着点抱怨说。
沈禛用刚沾了凉水的手贴在花迟微红的脸上,花迟眯起眼睛轻轻吸气。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句话一点都不假,昨天夜里还下了场小雨,几天气温就开始飙升。
花迟总有点担心。
但是不走不行,花迟家里缺盐,村子那边缺的东西更多,A市如今都快被掏空了,他们只能往外走。
北方夏季短,如今已经六月了,等到十月份就要下雪,沈禛必须得赶在十月之前回来,满打满算只有四个月的时间。
“现在天气好,有柳倾和光头,我们开车走,争取快去快回。”沈禛安慰花迟。
他们想要赶在秋收前回来,家里的麦子花迟一个人得收好几天,更别说那些巨大的作物。
村子里更是,几个大人带着孩子没完没了的开荒,将他们手里有的种子都种下去了。现在顾宇带走好几个人,等秋天收获,村子里也要忙不过来。
约定走的时间在后天一早,花迟和沈禛既要准备带走的物资,又要照护家里的菜地和牲畜,忙的团团转。
小圆面包降了温,花迟把它们包好放进冰柜冷冻,等到后天沈禛走的时候再拿出来。
沈禛将木头里的鸭子拎出来,在鸭子表皮涂上一层糖水又挂回去。
野鸭逐渐变得金黄,油脂丰富的皮肉鼓起。
午后,花迟昏昏欲睡,鸭子终于烤好了。
一只烤鸭留着吃,另一只照旧放进冰柜,花迟把香肠也挂进炉子里,借助余温烘烤。
香肠灌的多,有几根放不进去了,花迟直接把它们也扔进冰柜,这部分肠到时候蒸熟吃。
今天做的全都是费时间的吃食,到了傍晚,花迟手都快抬不起来。
沈禛看看桌子上满满的东西,带着点心疼给花迟揉胳膊。花迟怕沈禛后天开车没精神,今日干活堪称是大包大揽,几乎没让沈禛费心。
一大玻璃罐焦香金黄的油茶面,四个大面包,一大包肉脯,将整个桌子占去一半,加上冰柜里冻着的那些,够沈禛吃好久了。
这还没算完,花迟揉揉手腕,起身来到面案前。
融化的黄油被他放在一只大碗里,花迟向碗中打入鹌鹑蛋,混入大量糖和一点点牛奶,搅拌至无颗粒状态。
奶黄色的液体在碗中流动,花迟拿过一只大面包,将它切成片放在灶炉上烘烤。
切片面包受热后水分流失变得干燥,花迟将它们拿回来,在上面均匀涂抹刚刚调配的黄油奶液。
花迟鼻尖上沾了滴奶,举着一片没涂的面包对沈禛说:“要是有蜂蜜,味道会更好,不过现在也不会很差。”
“看着味道就很好。”沈禛无脑夸奖。
将涂好液体变成黄色的面包片塞进炉灶,花迟铲出一些柴火,让炉内柴火变少,他要做些奶香面包片,小火慢慢烘烤出来的最香。
“搞定!明天早点起来拿出来就好了。”花迟拍拍手,眉飞色舞。
炉子里的柴火有限,烧到一定时间就烧没了,现在是夏天,二人不用再爬起来添柴火。
这样他就可以放任面包片在炉子里,不用掐点计时的熬夜了。
沈禛帮着已经开始打瞌睡的花迟洗漱好,二人伴着满身香甜的面包香入睡。
面包片在时间和高温中慢慢干燥,糖分逐渐结晶变硬,在面包片表面镀上一层晶亮。最后一点火苗扑腾两下熄灭,面包片借助余温,变成甜蜜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