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程瑶微微点头,和王云一起带着郑书茵往屋内走去。
屋子的结构非常简单。
一共三个卧室,因为程瑶跟父母只需要两个卧室,还有一个卧室被她改成了书房。
书房布置的虽然简单,却不失优雅。
书桌是靠着窗户那一侧摆放的,清风从外面吹进来,吹得轻纱摇晃,书桌上放着一摞高三书籍,最边上还放着一瓶鲜花。
是这个时节特有的牡丹。
白色花瓶配着粉色的牡丹,尤其养眼,郑书茵不禁开口:“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阿瑶,好眼光!”
这束牡丹如同程瑶整个人一般,清冷又不失高贵,高贵间又自带优雅,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毫无瑕疵。
牡丹就是牡丹。
她的国色不是路边的野花,或是芍药就能代替的,芍药再像牡丹,终究也只是芍药而已。
虽然此时亲子鉴定还没有着落,但郑书茵坚信,程瑶就是真正的牡丹!
想到家里那株假牡丹,郑书茵不着痕迹的蹙眉。
书桌后面是一排书架。
书架上放着些国内外名著,竟然还有一本《天工开物》,通过这些不难看出,程瑶平时是个博览群书的人。
胸藏文墨怀若谷。
她的才华不是来自一朝一夕,而是日夜积累。
权老太太看着书房里的一切,眼底全是欣赏的神色,最后看向程瑶,“阿瑶,你最近是在准备今年的高三插班生考试吗?”
“嗯。”程瑶微微点头。
权老太太接着道:“想考哪个学校?”
“就一中吧。”
一中目前是京城最好的高中,教学质量一流,每年的升学率也是一流。
自从1998年5月4号提出‘985工程院校’后,京城一中的目标就是让全校一半以上的高考学子全部考入985跟211工程院校。
听到这话,权老太太笑着道:“刚好我认识一中的校长,我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用浪费时间去参加插班生考试了。”
若是旁人听了这话,肯定会窃喜不已,毕竟京城一中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进去的。
满分750分的插班生考试分数线最低要达到590分以上才能被录取。
但590分也只能被分到普通班。
分数达到650分才能分到重点班,达到650分以上就是‘985班’。
多少人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进一中挤破了脑袋,想方设法的找关系,送礼,奈何一中校长根本就不吃那一套。
但听了权老太太的话后,程瑶脸上并没有任何特别的神色,她只是看向权老太太,淡淡道:“权奶奶,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还是想靠自己的实力考进去。”
程瑶喜欢征服。
无论是擅长的领域,还是不擅长的领域,她都喜欢那种征服感,而不是不劳而获。
权老太太微微点头,眼底欣赏的神色更加明显。
不愧是她看中的孙媳妇。
有志气!
权老太太看向王云,笑着道:“阿瑶外婆,您的女儿女婿把阿瑶教的很好。”
王云眉眼和睦,“其实我的女儿女婿都是老实本分的普通人,阿瑶这孩子是自己争气。”
听着这话,郑书茵微微眯眸。
她虽然还没见过程瑶的父母,但她能从程瑶还有王云的言语中感受到,程光辉和李淑芬都是心思淳朴之人。
下午程光辉跟李淑芬回到家,郑书茵看到两人后,就更加确定了心里的想法。
这两口子一回家便将所有的钱都交给了程瑶。
明明自己刚摆摊回来也非常辛苦,却不舍得让女儿干一点活,见到家里来了客人,更是非常热情。
程光辉笑着道:“阿瑶,我和你妈去买菜,你让你权奶奶和赵奶奶晚上留在家里吃饭。”
“好。”程瑶微微点头。
李淑芬也交代王云,让母亲帮忙好好招待客人。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晚上八点,程瑶和父母将两位老人送到车上。
上了车,权老太太看向郑书茵,“书茵怎么样?拿到样本了没?”
郑书茵点点头。
“我看看。”
郑书茵拿出六七根头发,且都是带毛囊的。
权老太太好奇的道:“你这是在哪弄到的?”
“在阿瑶卧室的枕头上拿到的。”郑书茵回答。
在程家李淑芬是齐耳短发,程光辉一个大男人更不会有长发,所以程瑶枕头上的头发,肯定是她自己的。
权老太太接着道:“希望结果不要让你失望。”
回到家后,郑书茵又借口没剪指甲不卫生,分别取到了赵以妍跟赵升以及李华的样本。
既然要做亲子鉴定,就不能只做程瑶跟赵升和李华的。
也要做一份赵升李华跟赵以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