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未成婚前,赵知行每日晨起都会在她院子对面的河岸练武,后来成婚,便日日在院中练,她纵然未认真学过,可看久了也能记下些许。
赵知行听她说起旧事,不由耳根微红。
他在江晚面前怎么可能正经练武,大多是摆个花架子,难怪他感觉江晚那几下动作,只是花里胡哨看着唬人。
见赵知行沉默,江晚凑近他低声问道,“我底子如何?”
赵知行哪里好意思说实话,只能违心夸赞,“不错,有模有样的。”
江晚得意挑眉,旋即想到什么,忧心忡忡地问道,“习武大多先习底子,我虽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可力气不算大,胳膊也没什么力气,能行吗?”
赵知行伸手在她胳膊上揉捏,“我只教你巧劲招式,以你如今的力气已经足够,至于旁的,日后再说吧。”
江晚正想应声,突然感觉胳膊一麻,手上力气松懈,桃木匕首也随之落到赵知行手中。
“难受。”
她倒吸一口凉气,小声哼哼。
赵知行笑了笑,“这是麻筋,对付普通后宅妇人足矣。”
说着,安抚般在她胳膊上揉按。
察觉酸麻感褪去,江晚伸手去摸索先前赵知行捏过的地方,“这里?”
赵知行拉着她的手轻挪,“这里。”
江晚微微用力捏去,却只感觉不甚爽利,并无赵知行捏自己时的酸涩。
“是我力气不够吗?”
赵知行轻笑,“发力姿势不对。”
边说边伸手将她的食指跟拇指轻屈,“再试试。”
江晚狐疑地用力一捏,整条胳膊瞬间麻木,“嘶……”
赵知行见状,哭笑不得地伸手给她揉按放松,“你对自己下这么狠的手干吗?”
江晚皱了皱脸,小声说道,“我怕力气不够。”
赵知行无奈轻叹,估摸着差不多了,才松开她,“试着动动,记住地方了吗?”
江晚活动着胳膊点头,“记住了。”
赵知行点头应下,将手中的桃木匕首递给了她,“握紧。”
等她握紧后,认真握住她的手用刀尖抵在自己喉间,“想杀人便冲着此处。”
他说话时,喉间微动,顺着桃木匕首传到江晚掌心。
江晚抿了下唇,眼神坚定地点头。
赵知行笑了笑,带着她的手微微下移,挪到心脏部位,“此处。”
又细微挪动到肺部暂停,“或者此处。”
顿了顿,沉声说道,“若有一日需要你自己出手,定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切记不能心软,一击必杀。”
江晚应了声,“我不会心软,放心。”
赵知行却握着她的手怀疑反问,“若你面对的是孩童或者老弱妇孺呢?”
江晚看着他认真说道,“无论是何人,既然要杀我,自然便是敌人。”
说着,抵在赵知行身上的桃木匕首微微用力,“我怎么可能心慈手软。”
感觉到身前的细微压力,赵知行满意一笑。
第151章 永乐郡主
回京途中很是顺畅,只在有风雪时短暂在驿站停留了几日。
只是如何顺畅也是冬日行路,再加上随行之人众多,待众人赶到京郊驿站,已是腊月二十。
端王妃死而复生的消息,早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起先众人大多是嗤之以鼻,觉得放出消息的人疯了。
可随着众说纷纭,不由有了几分将信将疑。
直至月前皇上下旨,莫名夸了一顿端王妃,又说上天恩赐,众人才信了这荒诞的言辞。
只是明面上信了这番托词,私下的议论却很是不少,倒令这段时日妇人们的宴会小话,都围绕着这位死而复生,却还未从北地归来的端王妃展开。
宋鹤安今年春闱,毫无意外地考得榜首,更在面圣时被元景帝连连夸赞,钦点为状元,直接入了翰林院做修撰。
他是宋氏近百年来,第一个重新进入官场之人,如今又是新科状元,又得元景帝赏识,卢明珠身为他的发妻,母家还是北地卢氏,自然也成了京中贵妇宴请的常客。
京郊暖苑。
几个少女投壶决出胜负后,嬉笑着被丫鬟簇拥着往暖厅中走去,不知怎么突然谈论起端王妃。
身着白狐披风的圆脸少女不屑说道,“不过逃了又舍不下一身荣华富贵,也不知怎么哄得表兄愿意陪她演这一场,更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才能让皇伯父下这道荒唐的圣旨。”
其余几个少女对视一眼,陪着笑脸讪讪地不敢接话。
元景帝登基后,留在京城的兄弟姊妹不多,除了这位永乐郡主的母亲淑慧长公主,便只有那位无儿无女的闲散王爷燕平王。
永乐郡主是淑慧长公主的幼女,也是她这辈年岁最小的,向来得长辈和兄姊如珠似宝地宠着,这些话她说的肆无忌惮,可她们却是不敢多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