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也有五头呢,更不舍得杀。
正当族人忙着往身上背东西的时候,旁边的爷孙跟父子俩,背着家当走了过来,直接跪下就磕头。
“求求好心人让我们也跟着上山吧,我们不会拖后腿的。”
老汉则是把六岁的孙子往前推了推,哀求道。
“我可以不跟着,求好心人把我孙子带上吧,只求给他条活路。我把我家最值钱的牛送给你们,只求给他口饭吃。”
孟族长不解,赶忙扶起老汉。
“老人家,就是县城征兵,您跟孙子也不用怕啊,匪乱已停,怎的不进城谋生路呢?”
“平日里我带着小孙子给人拉活为生,家里总共两亩地,都不够交杂税的。城里啥都贵,就是进城我跟孙子生计也艰难,这牛都不一定能保住。我看你们都是好人,能举族迁徙那肯定是有依仗的,我老了,就想给小孙子求条活路。”
老汉说完赶忙让孙子下跪磕头。
“小宝,快,给恩人磕头,以后好好干活。”
爷爷以后不能陪着你了。
他怕自己累赘,孟族不愿意带着他,只求着能把小孙子带上。
把牛跟仅有的被褥锅碗,还有怀里的荷包都留给宝贝孙子。
他这是没给自己留活路啊。
看着老汉又要脱下身上仅有的破棉衣,族长赶忙制止。
“孩子这么小,没爷爷带着怎么能行,您不想看着孙子长大啊,一起走吧。”
老汉舍身救小孙子的举动,让族长看的鼻子发酸。
一路下来,这老人都很有分寸,为了小孙子也不容易,跟着吧。
再说山也不是自家的,人家不问跟在后面,他们也没招。
突然的决定,让族长下意识看向孟钰,怕他会不高兴带外人一起上山。
心里暗暗忐忑,草率了。
不过他又实在看不下去,老人哀求赴死的模样。
孟钰倒也没多大意见。
一起走还防止这两家泄露他们行踪呢,虽然看着都不是坏人,但谁知道呢,带着吧。
“大伯,我对你的决定非常支持,快走吧。”
所有忐忑立马消失,族长立马兴致勃勃的吩咐族人出发。
“走走,孟柯带路,老大爷,你们也跟上。”
老汉喜极而泣,没想到他也能跟着。
连连道谢后,赶忙扶起还在磕头的小孙子,背上被褥,抓紧孙子的小手跟上。
走到孟钰身边时还不忘说。
“恩人,我家牛归你们了,每天给我们爷孙吃俩窝头就行。”
不敢要多,饿不死就行。
“放心吧,不会亏了你们,跟紧队伍。你们父子照顾着些吧。”
旁边父子俩赶忙应下,相扶着上了山。
就是孟钰不说他们也会照看着,要不是老汉看他们父子步行跟的艰难,愿意载一程,前两日的风雪,父子俩铁定跟不上队伍。
孟钰静静看着族人越爬越高,身后的脚印也被清理的干净,收了注视,开始打量起眼前的“宝贝疙瘩”。
第64章 惊险躲过
孟钰直等到后半夜,才把牛跟所有板车收进空间。
然后就是把雪墙堆倒,尽量撒的自然。
做完这些就朝着族人离开的方向追去,脚印当然也是要清理干净的。
离开的孟氏不知道,他们连夜离开的决定是多么正确。
——
孟族长带着族人直爬到天微亮,精疲力尽,方才选了处相对平坦的山涧歇脚。
“这里就是点火,山下也看不到。都赶紧歇歇,咱们就在这里等三郎。”
族人听到终于可以歇脚,皆累的瘫倒在地。
“娘嘞,要不是平时漫山遍野跑惯了,咱们都撑不到现在,忒难走,一不小心脚底就打滑。”
“可不,吓得我冷汗直冒。”
“也不知三郎看着牛咋样了。”
一道更小声的声音响起。神神秘秘的。
“你们说三郎买的粮食藏哪了?他咋能大能耐呢,早早就把粮食藏好了。”
“少打听,族长不是说了吗,三郎做的事少问,咱们跟着就是了。以后都得指着三郎给咱们带路,过上安稳日子呢。”
孟族长插话。
“还是老大觉悟高,三郎决定的事少问多做,自己没能力就得跟着有能力的人走,总得给孩子谋个好出路。不困就生火烧点热水,一路走来怪渴的。”
说完又小声加一句。
“还有外人呢,嘴都给我闭严实。”
族人看了看远处的两家人,不再多说,开始搭帐篷,生火取暖,他们就是好奇问问,也不是真想打听。
有的吃,不饿肚子就行。
楚氏担心儿子,哪怕熬了一夜疲惫不堪亦不能安睡。
“你说三郎现在去城里了吗?他才多大啊,就得担起这么重的担子,那么多牲口如何好卖,你说他不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