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桃源。
既要改善,那肯定是要设计的错落有致,干净整洁。
小桥流水人家。
河,村里有。
规整建造村子时,风景搭建也得跟上,不能只他家门口风景秀丽。村里的卫生环境也得跟上。
小桥也必须得安排上。
他要整个村子都美的如诗如画。
如果可以,他还是想回杏花村,温度适宜,漫山遍野的杏花微雨,令人心旷神怡。
燕州还是太过寒冷了。
“三郎啊,族里能走到今天这步,多亏有你,多亏有你啊。”
族长眼眶湿润,拉着孟钰的手不放。
再次在心里庆幸,庆幸他对孟钰自小的看护,对他的百依百顺。
孟钰如果知他心中所想,也只能无奈叹息。
此孟钰非彼孟钰。
如果是原主,恐怕孟族早就无人生还了。
又陪着族长族兄们说了会话,孟钰就离开了作坊。
新年伊始。
铺子也要打扫开业。他得去瞧瞧。
补补货。
“走吧,去县城。”
“好。”
沈渊终于能重新跟着孟钰,整个人如不停摇晃尾巴的小狗狗,欢快的围在孟钰身前打转。
前段时间,有褚宁霸占着孟钰,后又有王爷粘着,足不出户。
现在,好不容易两个霸占主人宠爱,碍眼的人不在,沈渊可是高兴坏了。
就好像被驱族逐在门外等候的狗狗,终于守得云开,能跑到主人身前蹭蹭了,能不开心吗。
虽然自知身份不能逾矩过问主子的事,但他心里还是会忍不住去想:
希望那两个碍眼的不要再出现了。
都耽误他跟主人贴贴了。
第239章 春雨贵如油
冰雪消融,寒梅绽放。
开春之际,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一袭新绿,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孟家铺子,生意依旧火爆,客源不断。
桃源村孟氏,也迎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春耕。
菜棚已经全部撤掉。
青砖,油布,都是可再利用的,都被妥善保管好,等入冬再拿出来用。
头一次就种菜成功,冬季肯定还要继续种。百姓得份有进账的营生不容易,都珍惜着呢。
今年同上一年一样,先洗田,毕竟表面盐碱,也不是洗过一次就彻底消失的,只能慢慢养护土地。
然后才是深耕。
这也是族长一再要求的。
必须紧跟孟钰家步伐,他家咋种,他就带着族人咋操作。
今年不光种玉米,孟钰还准备大面积种植棉花。
就燕州的天气,只要种植成功,根本不愁卖。
他有那么多土地,也不缺钱。
他已经想好棉花要薄利多销,能让百姓们都买得起,人人穿的上御寒的保命符。
而且,他已经跟君珩商量,把桃源村周围的土地全部买下。
别人不要的荒地他要。
多加千亩土地,能够他种植更多的棉花玉米等作物。
有足够的成绩,才能更好的推广农业。
有足够的粮食底蕴,百姓才能丰衣足食,士兵亦能更好的守城对抗外敌。
阳光明媚。
田间地头,都是埋头劳作的族人。
村里有牛的人家不多,拉犁的基本都是两人或三人合力,弓着腰,肩勒缰绳,咬牙卖力的埋头奋进。
哪怕春寒陡峭,几圈下来,依旧累的气喘吁吁,汗水浸湿脸颊。
纵使再劳累,族人们也俱是干劲十足。
只因他们知此时播下的是希望,是全家能吃饱饭的底气。
是孩子们能穿上新衣,读得起书,娶得起媳妇的筹码。
他们苦就苦了,不想孩子们也跟着他们过苦日子。
干吧。
不干怎么养家糊口,不敢说苦,不敢提累,更不敢偷懒歇脚。
只有拼命卖力干活,咬牙和血吞,才能依稀看的到希望。
孟钰迎着阳光,站立院门路边,望着不远处劳作的族人,思绪飘飞,神情恍惚。
今年盖新房,希望来年族人们也能买得起牛。
单靠人力,进度太慢了。
人都当牲口用,太苦——
因为家里又增加那么多田地,他又买回二十头牛耕种,听着牛多,真耕起地来,真不显眼。
荒地费时费力,没牛不行。
虽然有几十个下人能干活,但他也不想把人当牲口使。
都是十几岁,二十多岁的孩子,能花钱买牛,那就花钱。
干活是必须得干,他也不是善人,但能省力气,自然也要当个好主家。
后续看情况,进度实在慢,赶不及播种,他再增加牛的数量。
主要他觉着,牛拉犁瞧着也不快,走的如蜗牛爬行,哞哞叫的欢,就是走不动道,看的人发急。
你倒是走快点啊——
牛牛愤怒:要不换你来拉,说不定你还不如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