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发着烧,要是再吹冷风的话,多半要加重病情,你要是不愿意戴头巾的话,那我就自己一个人去县城。”
“好,我戴着还不行吗。”阿绾实在是拗不过刘娟,只能老老实实戴着头巾。
母女俩还算走运,走到村口的时候,遇到了大队长和书记去县城办事。
他们需要去拉个小机器回来,特意开了拖拉机。
“小绾,小绾妈,你们这是要去哪儿?需不需要我们带你们一程,我们正好要去县城。”大队长让书记把拖拉机停了下来。
这对母女也是一对苦命人,能够帮上一点忙,还是帮一点。
丁家和阿绾母女俩的事情,大队不是不想管,实在是有心无力,他们没有这个立场去管,也管不了这么多。
说打底这件事情是丁家的家事,他们也不能够插手太多。
尤其他们几个都是大老爷们,要是有人传出什么风言风语来了,这不是害人家吗?
“我们刚好也要去县城,那就谢谢大队长和书记了。”阿绾拉着刘娟上了车。
这去县城的路至少要走一个多小时,虽然坐在拖拉机上还是比较晃荡的,但也比走路要强不少。
“大队长,我们也要去县城,能不能捎上我们一段。”
几个知青招着手,大声的呼喊道。
“都上来把。”空着车去也要耗那么多的油,还不如多捎带几个人。
“谢谢大队长,谢谢书记大叔。”几个知青对着大队长和书记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然后在拖拉机两侧找了个位置坐下。
阿绾母女俩加上那几个知青,正好坐满了一车。
这几个去县城的知青里面正好有丁妙云喜欢的那一位梁知青,和其他知青一路上议论着国营饭店的好吃的,家里面又给自己寄了什么东西不一样。
梁知言的手里面正拿着一本数学书,他手上还在拿着草稿纸和笔推演题目。
真不愧是未来攻克难题的大科学家。阿绾严重怀疑他的眼里面只有他的数学题目。
据说这位梁知青每天干完活以后,都会捧着一本书坐在树下看。
梁知言看着草稿纸上的题目皱起了眉头,似乎是遇到了不会做的难题。
“结果是1。”阿绾扫了一眼然后开口说道。
突然听到说话声,梁知青侧过头看了一眼阿绾。
阿绾没有看他而是指着草稿纸。“这一行写错了,这里应该是5才对。”
梁知言顺着阿绾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发现确实是他刚才写的时候写错了,把5给写成了7。
难怪刚才怎么算都算不出来。发现了错误后,梁知言把数字改正了过来,然后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往下算下去。
结果和阿绾说的一样,确实是1。
“你刚才是怎么算出来的?”梁知青看阿绾的眼睛都开始冒金光了。
“看一眼不就知道了吗?”阿绾说的云淡风轻。好像是这道题就和十以内的加减法一样简单。
梁知言并没有认为阿绾是在骄傲自大,他父母以前是大学的教授,他们的学生里面不乏有几个是天才。
很多人看来很难的题目对于他们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或许眼前的女孩就是一个数学天才。
梁知言翻开书本,从里面找了几道难题出来,抄在了草稿纸上。
“你可以不可以再算算这几题。只要你算了,不论对错,这个都给你。”梁知言从口袋里面拿出一块巧克力。
巧克力!看来这人家里面条件还不错,现在都还能吃到巧克力。这年头巧克力都是进口的,应该不便宜。
看到梁知言把巧克力都拿出来了,坐在拖拉机对面的那几个知青,眼睛都瞪大了。
他们都是从城里面来的,就算是没有吃过巧克力,也都还是认识的。
这可是巧克力!这么一块都抵得上别人一个月的工资了,都可以买上好几十斤斤糖了,他们知道梁知言家里面条件不错,但是没有想到他居然可以这么轻而易举的拿出这么大一块巧克力。
而且还打算把这块巧克力送给丁小绾。说是让丁小绾算题,梁知言每天做的那些题目这么难,他们都算不出来,更别说丁小绾这个还没有读过几年书的人了。
这么看来这块巧克力可不就是白送给丁小绾吗?
不过这丁小绾确实是可怜,小脸都瘦的不成样了。
大队就这么大,干活的地方又都在一块,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对于原主母女俩的事情,知青们也有所耳闻。
“这什么?”阿绾假装不认识巧克力,毕竟在原主的记忆里面可是从来没有见过巧克力的。
“这是巧克力,是糖果的一种。”梁知言耐心解释。
“好。”阿绾接过梁知言递过来的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