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多亏夫人将咱们买了下来,现在这种日子真是掉到福窝里了。”田氏紧接着说。
“我怎么感觉没小杏煮的好喝!”石榴是个很实诚的人,又喝了一口腊八粥道。
余杏听了这话,扭头看向了姜明月、苹果。
“你这个傻丫头,这样的话可不能说,让别人听见可不得了。”任氏反应很大,都恨不得捂住石榴的嘴了。
“所以任婶心里也是赞同石榴姐的对不对?”性格活泼的荷花立刻道。
任氏有些窘,脸都红了。
姜明月望着这一幕笑了,相对比她们,宫里的东西,她吃的多一些,之前谢渊隔三差五的就会带回来一些糕点,说实话那些糕点有些做的也就一般,只不过这些不好往外说。
已经十一个月的葡萄、团子,已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汇,她们看大家都在笑,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姜明月:“凉……凉……笑。”
虽只有两个字,但姜明月已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大家是因为高兴才笑,今日团子吃到了甜甜糯糯的腊八粥高不高兴?”
团子想了想奶声奶气道:“包……包……”
意思是吃了面包才会高兴。
余杏显然也懂了,打开窑炉拿出一个面包,掰开取出里面最柔软的部分,分给了小少爷、姑娘。
两个奶娃娃拿着面包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姑娘、少爷可真聪明。”
“可不是这么小已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了。”
“我们村里的那些孩子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只知道睡了吃、吃了睡,哪听得懂咱们说话。”
“这是因为爷和夫人都是聪明人,所以姑娘和少爷才会这般聪明。”
…………
第416章 小人张狂
姜明月喝着腊八粥,听任氏几人越说越夸张的,及时打断了她们。
“你们再夸下去,团子、葡萄就成神童了。”
虽在任氏几人的心里,团子、葡萄就是神童,不过她们也知慧极必伤的道理,当即又将话题转移到了腊八粥上。
姜明月喝完腊八粥,漱了漱口,将余杏叫到跟前问:“中午吃什么?”
“现在天冷,我做的羊肉刀削面,一会汤好了给两位少爷盛点汤,再烙几张饼,让哥哥一并带到书院去。”
“你想的很周到。”
这季节带其他的也不合适,因还未到书院就冷了,带羊肉汤即便是冷了,明弘、沈瑜热一下也能吃。
姜明月紧接着道:“可以多准备一些腊八粥,家里可还有饺子?”
“昨日里包的还剩一些。”
“给明弘一并送去。”
这样弟弟、沈瑜不想做饭时还能下饺子。
余杏应了声‘好’就领着荷花急匆匆的进了灶房。
书院内,姜明弘、沈瑜回到住所,并未着急做午饭,今日是腊八节,家里肯定会送腊八粥过来,果然一炷香后,一仆人疾步走了进来。
“姜秀才,外头有人来给你送东西。”
姜明弘放下书,看着沈瑜:“我去提东西了。”
静不下心的沈瑜,站了起来:“我随你一起。”
书院外,余根看姜明弘、沈瑜出来了,笑嘿嘿的提着食盒走到了二人的面前。
“少爷、沈少爷,夫人派我来给你们送腊八粥。”
姜明弘伸手接过,嗯,还挺沉,看来里面装了不少的东西。
“家里可还好?”
“好,皇上赏了咱家腊八粥,苹果给少爷、沈少爷也装了一点。”
姜明弘、沈瑜闻言飞快对视了一眼。
“皇上为何赏咱家腊八粥?”
余根摇摇头。
“宫里的人没说。”
二人说话的功夫,沈家也来了人。
少顷,姜明弘、沈瑜一人提着一食盒回了住所。
“姐夫,应是在沅江府做出了什么政绩,让圣上龙颜大悦。”沈瑜推开院门猜测道。
“我不知。”姜明弘紧跟在他的身后说。
沈瑜有些诧异地看向了他。
姜明弘放下食盒,两手一摊:“我真不知,自从姐夫到沅江府后,我在爹娘面前就失宠了。
之前他们都是一月给我来一封信,现在是两月,而且说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沅江府的事我还没有姐姐知道的多,所以我真不知。”
提起这个姜明弘就有些伤心,之前无论是什么事爹都会来信询问一下他的意见,现在好嘛!如果不是要给姐姐写信,他恐根本就想不起他这个儿子来。
沈瑜看着有些幽怨的姜明弘,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吃饭吧!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姜明弘‘嗯’了一声。
二人打开食盒看着里面的东西,笑了。
“看来咱们又能吃几天了。”
未时,学堂内,姜明弘正在全神贯注的写时策,一洪亮的声音突然从身边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