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撒钱名留青史(142)

作者:牧野闻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南淮笙摆了摆手,笑道:“不碍事,倒是宋公子如何认得我,你我二人当是未曾见过才对?”若是见过,他怎么会不记得这么一个名字特殊的人。

宋应心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解释道:“我曾见过秦王为南公子所画之像,并非与南公子见过面。”

“原来如此。”南淮笙心下了然,难怪宋应心还能一眼认出秦寒之这个秦王,看来也是看过《无咎雅集》的人啊。

秦寒之示意宋应心坐下说话,宋应心顺从在侧面落座,他朝秦寒之拱手问道:“不知秦王可否一解在下方才之惑?”

秦寒之指了指旁边的南淮笙,笑道:“此事你当问淮笙。”

宋应心双眼圆睁,惊道:“难道此物出自南公子之手?”

南淮笙先前便已经听到宋应心在车外问秦寒之的问题,他连忙摆手道:“我不过动动嘴而已,都是手下的匠人们所造。”

宋应心却不以为然,反驳道:“造物一道难的不是动手去做,而是那灵光一现得知该如何去做,此物之所以能成,南公子自然功劳甚伟。”

两人你来我往互捧了一番后已经开始称兄道弟,南淮笙试探道:“我观宋兄对此有些兴趣,想必宋兄对造物一道极有见解。”

宋应心谦虚地说:“哪里哪里,不过是平日有些好奇,所以有所涉猎而已。”

南淮笙和秦寒之对视一眼,见秦寒之点头后他便朝宋应心说:“我与秦王此番出行正是要试一试这车胎的效用,不如宋兄与我二人同行一试?”

宋应心当即十分欣喜地应下,他先前在街上便看出那车胎材质极为特殊,是他不曾见过的,正想着直接询问南淮笙的话,对方会不会觉得冒犯,这会儿看来南淮笙是不介意他多做问询的,否则对方不会邀他同行。

王成扬了扬手中的鞭子,马车又重新再大街上跑动起来。

宋应心稳稳地坐在车中几乎难以察觉到马车行动间的颠簸感,他不由睁大眼睛惊叹道:“这车胎当真是好物!我猜此胎必定韧性十足,所以包裹在车轮上后才能减缓车轮接触地面时的颠簸。”

南淮笙和秦寒之笑而不语,两人十分默契地决定今日一定要将这宋应心拿下。

秦王府的马车一路沿着无咎河出城去,在城外的坑洼道路上跑了一圈后才终于又返回王府。

三人下车后,宋应心直扑到马车边,他掏出手帕一边细细擦着车胎上的尘土一边痴迷地探看,若非顾及着秦寒之和南淮笙还在旁边,他恨不得直接将这车轮卸下来好好研究研究。

南淮笙见状打趣道:“宋兄快站远些,当心那匹马踢你。”

宋应心这才终于回过神,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了声:“失礼了。”

南淮笙笑道:“宋兄莫急,我这儿有现成的。”他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只橡皮圈递给宋应心。

宋应心接过那只橡皮圈看了又看,又拿去与车胎对比半晌,最后难以置信地问道:“这二者竟是同一物?”

南淮笙点点头:“确为同一物,不过制作之时工序稍有些不同而已。”

宋应心正想问如何制作,可一想起来这恐怕是不传之秘,他立刻又闭嘴了。

南淮笙刚要解释,却被秦寒之打断道:“进屋中说话。”

三人进了厅中,秦寒之赐座后看向宋应心:“你方才说上京赶考,在京中可有找到住处?”

堂堂王爷竟然关心自己的住宿问题,宋应心受宠若惊,立刻回答道:“在下的曾祖父在京中任职,这段时日便借助在曾祖父府上。”

南淮笙眨了眨眼睛,问道:“宋兄的曾祖父是?”

宋应心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说:“曾祖父是工部尚书,宋讳贤。”而他如今还是个小小举人,到底是给家中长辈丢脸了。

工部尚书姓宋?

南淮笙看向秦寒之,心想这家伙刚才说的善造物的宋姓之人该不会是指这位工部尚书吧。

秦寒之唇角隐隐带笑,只端起茶盏饮茶,南淮笙显然是猜对了。

几番交谈后,南淮笙发现这个宋应心活脱脱就是个他现下急寻的科研人才,他仅仅是把橡胶的一些基础特性告诉宋应心,这人就脱口而出好几种不同的应用方向。

南淮笙见宋应心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有心想邀请他参与橡胶的后续造物研发,但想到刚才在屋外时秦寒之特意打断他的事,他便知秦寒之另有安排,于是暂时将此事按下不提。

三人在秦王府中畅谈许久,最后宋应心满心欢喜地离开秦王府。

将人送走后,南淮笙这才朝秦寒之问道:“寒之刚才为何不让我对宋应心说制造橡胶之事?”

秦寒之笑道:“过几日就是春闱,这个节骨眼上把宋应心拉去做此事,宋尚书知道了定然同你我要说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