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玄听得有趣,又问道:“听闻海上有巨鱼,诸位当时可曾遇上?”
“呀,”崔二想起当年的事便一阵冷汗,“可别提了,当时我等遇上一群会施法的鱼妖,差点一起喂鱼喽。”
“啊?”南淮笙眨了眨眼睛,不能够吧,这大乾还能有妖怪?
“可不是,”崔二信誓旦旦地说,“当时可有足足三头鱼妖围住我们的船,那些鱼妖做法招来水龙险些将船掀翻,还是九爷跪地求饶,非说要去给鱼妖做上门女婿才将那些鱼妖吓唬走的。”
众人听得噗嗤大笑,南淮笙十分尴尬地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不是鱼妖,就是三头普普通通的大鱼呢。”
“那哪儿能!”崔二说什么都不能信,他两臂一展,比划说,“那鱼妖比船还大,怎么能不是妖怪!”
南淮笙:“那是鲸鱼,鲸鱼不仅会喷水,大的还能有十丈长,海里多着呢。”
“啊?”崔二挠挠头,“竟真不是妖怪?”
李太玄听得兴致勃勃,他朝南淮笙问道:“竟有十丈长的鱼,莫非真是鲲鹏?”
“自然,”南淮笙从袖中掏出小册子,又从腰间的笔筒中取出毛笔,唰唰两下便在纸上画出一头欢乐喷水的鲸鱼,说,“差不多就长这样吧。”
李太玄接过一看顿觉有趣,沉吟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依我看只有如此大鱼才可化鱼为鸟乘风直上九霄。”
南淮笙闻言狡黠一笑,撺掇道:“世伯,你看我这鱼画得可好,不如世伯给题个诗呗。”
“画得好,便给世侄题诗!”李太玄当即挥墨在那头欢乐小鲸旁边题下方才之诗。
又一首千古咏流传到手,南淮笙正偷偷高兴,琢磨着一会儿该写个什么备注好,忽然就听不远处传来一声赞叹。
“好诗,太玄果真谪仙人!”
南淮笙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道家打扮的老者从另一艘船上载笑而来。
【作者有话说】
嘿嘿,猜猜这回出场的是谁。——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李白《上李邕》。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出自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感谢在2024-04-01 23:42:24~2024-04-02 23:26: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漠殇雪 14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8章 牧野闻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见那名一身道袍的老者缓步朝这方走来,南淮笙正纳闷来人是谁,就听方才还在和崔二谈论海上大鱼的李太玄激动地说:“贺侍郎怎会在此!”
老道走到几人跟前,笑呵呵地捋着胡须说:“贫道前些日子向陛下乞骸骨,如今正要还乡,先前在京中还听说太玄你要下江南,没想到竟还真在路上遇上你了。”
“贺侍郎竟已卸任?”李太玄颇为惊讶,这位忘年交再熬两年说不定就能升任六部尚书,不像自己一身本事无处使,他颇为惋惜地说,“该再留一留的。”
贺侍郎摇摇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年纪大了,干不动喽,不如还乡做个清闲老道来得自在。”
南淮笙:“?!”
南淮笙一惊,竟然是这位贺侍郎。
李太玄见贺侍郎执意已决便不再劝说,况且他自己也是赐金放还之辈,到底也没立场多说什么。
只是他有些好奇地问道:“你今日为何这身打扮?”
贺侍郎掸了掸两袖,笑道:“离京前我跟陛下请旨做了道士,今后便是一介闲云野道,等回乡将老宅改成道观,倒是可以请太玄来观里修道修道。”
李太玄打趣道:“何须等日后,不如我与你同去,也好替你那道观添砖加瓦。”
贺老道眉毛一挑,当即问道:“此话当真?”
李太玄乐呵呵说:“自然当真,”他指了指南淮笙,又说,“我正要送南世侄回秦淮,不如你与我等同行,等他安全抵达后我便与你同走。”
贺老道此行还乡正要路过秦淮,想也不想便立刻应下,他看向南淮笙,问道:“这位便是杜尚书府上那位小公子?”
南淮笙拱手道:“晚辈南淮笙,见过贺道长。”
贺老道盯着南淮笙瞧了瞧,乐呵呵地说:“如此芝兰玉树,难怪杜尚书看得紧,平日里一有同僚朝他打听你的婚事他便总找借口溜走。”
李太玄也看向南淮笙,调侃说:“世侄一表人才,想也知道多得是人家想结这门亲事。”
南淮笙没想到竟然还有这遭,被李贺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好不羞臊。
谁知崔二这个大嗓门却忽然出声嚷嚷说:“嗨,杜老爷遇上的那些许同僚能有几分功夫,哪里比得上隔壁秦王,他府上那叫王成的小子三天两头来我这儿献殷勤,见天的吃的用的往我这儿送,就为了多给少爷驾两日马车,秦王那一片真心可是太阳月亮才能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