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表妹,你觉得这小周公子如何?”姜沉鱼询问着张表妹的意见。
“我没意见,全凭表嫂做主!”张妙怡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那小周公子的长相,到合她的眼缘,一看便是个有责任的好男人,更何况家中没有公婆,她进门就能当家,这点对于张表妹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那好,我这便通知那头准备下聘礼,你这事宜早不宜迟,省得夜长梦多!”趁着那徐氏缺银子,还不快点将张表妹赎出来。
“可……可是那小周公子,如何能拿得出姨娘要的一千两聘礼?”还没过门的张表妹,便开始替夫家发愁了。
“呵呵,这个你不用管,你既然叫夫君一声表哥,你成亲,他自然是要出点力的。”姜沉鱼如春花般娇美的面庞上,带着些长辈般的宽松的笑意,衬的她像个开的正盛的牡丹花。
张表妹有些感激的看着她,对于自己过去的小心眼感到稍稍的愧疚。
“表嫂,你不会是想给那张氏一千两银子吧?”
“我的银子,哪能那么好挣?这你就不用管了,回去安心备嫁吧!”姜沉鱼脑子里已经有了对策。
这张家老爷是个好面子之人,多年升迁无果,她打算去请张老爷的顶头上司,去当中间人,料定他不敢不答应!
聘礼当然也是要看周公子的诚意后,她再适当的添一点进去,好让张老爷借坡下驴。
“妙怡谢过表嫂!”张表妹恭敬的俯身行礼道。
“表妹客气了,你表哥不在府上,能帮的上忙的,我自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张妙怡不能多留,谢过后又匆匆离去,回了张府。
不出所料张大人的上峰果然给力,仅一顿酒水就将张老爷拿下了,张老爷被捧的五迷三道,硬是说只让小周公子拿两个大雁意思意思就行了,这可给张氏的鼻子都气歪了。
当然,小周公子还算靠谱,并没有真的只拿了一对大雁。
此事到这也就算结束了,全程姜沉鱼花了二百两。
五十两雇了一个长相与张二小姐相似的青楼女子,经过一番装扮后,送到了那王金宝的身边。
没见几次面,就将那个王金宝骗的团团转,王夫人就怕自己儿子不会给王府开枝散叶,早就安排过通房丫头在他房里。
这也就导致那青楼女子得手意外的容易,她扮做张静怡的模样,与那王金宝私会后,突然消失不见,只留下了自己府上的地址,要王金宝去找她。
如今王家还在与张家扯皮这件事,要张家交出张静怡。
另外就是为小周公子添了五十两的聘礼,给他凑到一百两,让张老爷高兴不已。
最后又给张表妹添了一百两的嫁妆银子,算是她与沈荷塘的份子钱!
至于府上其他人添了什么,她也不过问,但沈夫人与如夫人怎么也算长辈,多少都会有些的,一切准备好后,只剩吉时待嫁。
忙完张表妹的事情,谁知收粮食的买卖却没那么顺利。
江宁一行人灰头土脸的回来,带去的银子也只花出去一万两万左右。
“你们都去了哪里?”姜沉鱼皱眉问道。
“我们一路向北,可徐州与广陵一带,因收秋前两个月遭受干旱,导致粮食出产只有往年的一半,去除朝廷的税收,家家都没有多少富余。”姜沉鱼第一次在江宁脸上看出沉重。
不光是因为她们这次空跑了一趟,更多的是替百姓忧愁吧。她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拼命出头的江宁,如今的她相比过去的凶神恶煞,身上多了份松弛。
“这北方占据粮食一半的产量,若是连他们都没有富余,那么今年粮食的价格必定上涨,而且还会供不应求。我们必须趁着粮食不足这件事,没被太多人注意到时,提前去收粮。”亏得这次她们出发的早,来回还不到二十天。
“你的意思是往南方去?”因收粮的人,每年在百姓那里都是固定的,她们头一次做这个买卖,收粮的成本就要比其他家高出一点,才有人愿意卖给她们。
“嗯,带着人去南方转一圈吧,能收多少收多少,这次我与你一同去吧!”倒卖粮食挣不挣的倒在其次,她有自己的顾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你也要跟着去吗?”江宁有些意外。
“我想着除了倒卖的粮食,自己另外再买上一批,有其他的用处。”有些事情她总是喜欢未雨绸缪。
“你要囤粮?”江宁有些敏感的能抓到她话里的意思。
“是,手里有粮,才能心中不慌。”不算老家埋起来的银子,她手里还有四十五万两巨款。
若是拿出二十万两买粮食,按照如今的粮食价格,三文钱一斤,买回来可以卖到五六文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