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嬷嬷往旁退一步,朝林太后躬下身子,“承蒙太后多年看重。”
在林太后震惊中,王嬷嬷走上前,恭敬向汐音行礼,从宽大的袖口中取出一物,双手丰于头顶。
赵丰挑衅看八嬷嬷一眼,喜滋滋接来遗诏,传给汐音查验。
确认无误,汐音命人取来佛像前的长生灯,当着林太后的面将遗诏焚毁,扔地上扬了灰。
林太后怒不可遏,歇斯底里大骂着。
汐音不以为意,淡淡命人送林太后回房。
林太后挥开宫人,自己往正堂而去,走到门前,忽而回身冷笑,“别得意得太早!”
--------------------
第97章 第 97 章
=========================
赵丰惊呼:【老太婆还有后手?】
汐音皱着眉头, 细细思索。
八嬷嬷安排人送走遗诏。王嬷嬷截住了遗诏,却没留住人,那小太监不知往何处搬救兵去了。
汐音眼眸忽亮, 让赵丰去查起居注,看先帝临终前, 曾召见过哪些人。
赵丰郑重点头, 旋即带人去办, 不多时,回报屏华殿:共五人, 禹王、老太傅、骠骑大将军、齐国公和林相。
林相已死,其余四人, 禹王因京中暴乱中被掳, 至今仍在府中养病;老太傅年岁已高,已告老归家, 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只有骠骑大将军与齐国公正直壮年,仍在朝中任有实职。
【那骠骑大将军是个一根筋,说不通的货, 这事,他若认死理, 可不好办!再说那齐国公,是你老情人的父亲,死了儿子,视你为红颜祸水, 怕是也不肯帮你……】赵丰道。
汐音叫来玄影卫, 吩咐几句, 又让人给国公府送去一封信,等着接受审判。
转眼一个日夜,秦鄞出征后的第一次朝会,汐音与秦阳同在。秦阳监国,廉鉴辅政,汐音嘛……算是旁听。
这机会是她亲自向秦鄞求来的。
朝政大事,她若一点不懂,怎好篡位为帝?旁听也罢,算作实习。做皇帝嘛,她还是新人。
汐音着一身气派的朝服,威仪万千,坐于龙座旁的小榻,隔着一片珠帘,朦朦胧胧。秦阳坐于另一边,比她低一阶,他二人皆面向百官。
秦鄞不在,皇位空荡。
一众朝臣仍旧叩拜,礼数周全,皆不曾拿正眼瞧汐音。
朝会没有汐音以为的无聊。看老头子们面红耳赤争论,挤眉弄眼算计,比任何权谋剧都好看。
汐音笑看着,直到刺头出场。
骠骑大将军约莫四十余岁,身材魁梧,肤色黝黑,方下巴,大脸盘,额头扁窄,目光炯炯,像个门神,眉毛浓黑,杂乱飞竖,嘴阔能吞天,声如洪钟。
“……皇后作威作福,不敬太后,藐视先帝,焚毁遗诏,罪不可恕!”
一时之间,群臣动荡。不知情者问及遗诏内容。骠骑大将军挺着胸膛,将先帝遗愿说出。
林家能发达靠的是先帝对林太后的宠爱。虽然后来洞察到林家狼子野心,先帝有意疏远林太后,但临终时仍放不下昔日深爱之人,留下遗诏保林太后余生无忧,许其位尊于皇后,不必听任约束。
计之深远,常人不及。
群臣嘈杂一片,赞叹先帝仁义,对发妻如此,对下臣也是。
话虽如此说,谁不知先帝临死前,已将能除的祸害尽数根除。留下的人感念先帝不杀之恩,对遗诏十分看重。
汐音焚毁遗诏是死罪!
骠骑大将军咄咄逼人。汐音无奈回应,“本宫不曾做过。”
廉鉴觉着声音熟悉,抬眼看去,透过珠帘隐约见着个熟悉人影,不敢确信,收回目光。
骠骑大将军两撮杂乱的眉毛飞舞,眼睛瞪得圆圆的,请秦阳传福安堂的宫人对峙。
秦阳看一眼汐音,担忧不已。
汐音倒是从容,应允道:“传吧。”
福安堂来的人是八嬷嬷,也是跟随林太后多年,见过大场面的老嬷嬷,在一众朝臣面前,并不怯场,一身眼睛毒蛇一般,盯着珠帘后的汐音。
骠骑大将军问,八嬷嬷答,将汐音带玄影卫闯福安宫,焚毁遗诏之事,绘声绘色说得一清二楚。
--------------------
第98章 第 98 章
=========================
有八嬷嬷的证词, 骠骑大将军请秦阳定夺。
秦阳询问汐音有何话说。
他的心向着汐音,却不能当众包庇,盼着一贯善辩的汐音亲自辩解, 让此事能有转圜之地。
汐音笑了笑,从容道:“本宫确实让玄影卫闯了福安堂。”
此言一出, 朝堂闹嚷一片。
秦阳眉心紧锁, 朝汐音疑惑看去, 隔着珠帘,看不真切。
赵丰扯着嗓子喊:“肃静——”
等到群臣歇下议论, 汐音才道:“那是因为……本宫得知,有人蛊惑太后, 借林家残余势力, 调动禁卫军作乱,如今禁卫军已由平阳王处置, 那蛊惑太后之人,就在诸位公卿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