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干脆在梧桐街交了租金,换到这边来摆摊了。
虽说每个月都有一笔固定支出,但梧桐街有沈时分他们打下的群众基础,虽然也有两三家开始卖卷饼,但王玫的生意算起来要比沿河大道那边好。
家里伙食逐渐升了一级。
沈时分手里宽裕后,该补的营养,什么坚果水果维生素,都没亏待过自己,状态好了,每回月考都在细微的进步。
高二下学期结束期末考,直接考了个年级第一,算沈时分超水平发挥了。
卓圆圆拿着自己退步了的成绩单,恨不得自己长个沈时分同款的脑袋,简直杀疯了!万年第一都被沈时分拉下马,老班笑的那个得意劲儿,太猖狂了。
“沈时分,你暑假接不接辅导?按市场价给。”卓圆圆鼓起勇气问他。
沈时分抱歉道:“不好意思,我有别的事情要忙。”
他寒假那会儿就答应了暑假还继续摆摊,这也是最后一次做买卖了,沈时分想,他要是说自己不干了话,沈晶晶绝对扛着刀来找他算账。
后果太严重,他不能食言。
卓圆圆咬着嘴唇,说不清心里的失望具体原因是什么,“没事,我再找别人。”
“还是请专业的辅导老师靠谱一些。”沈时分建议道。
卓圆圆笑着说好。
*
沈时分的心已经飞奔回家,在早已买好原材料的两种饮品上了。
没错,他们很简单的定下要卖的饮品,不搞另外花里胡哨的种类。主要是夏天太热,都不想沾需要开火的小吃,提前准备好呢,温度太高,食物又容易变质,干脆别贪心,这也沾那也沾,夏天离不开什么,必然是冰凉凉的饮品了。
所以沈时分一锤定音,就卖酸梅汤和奶茶了。
酸梅汤加冰块,是消暑利器。
奶茶配上西米,谁能不爱上?
比寒假卖的卷饼可容易太多,酸梅汤的配方乌梅山楂甘草陈皮等等很好买,原料配比好,下锅煮就成,奶茶和西米的制作也不难,对于沈时分和沈晶晶这种熟手来说,简直毫无难度。
另外买了不锈钢大桶,还有泡沫箱,用来装酸梅汤和奶茶,后者专门用来装冰块。
一事不烦二主。
冰块是他们找冻货店老板买的,他有制冰机,这不巧了吗,省的再去找了,而且老板合作过,对于冰块的干净程度也比从别家买放心。
这次就没租摊位了,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梧桐街没得位置,沈时分他们也不失望。
那就去沿河大道呗。
夏日感受着从河上吹来的微风,比在梧桐街舒服。
不得不说他们瞎猫撞到死耗子,夏天还真是沿河大道这边的人流量多,虽然没有寒假卖卷饼时那么夸张,但每天煮的酸梅汤和奶茶,还是能够卖光的。偶尔剩个几杯,他们自己一人一杯喝完回家。
除了热点,比寒假那会儿要轻松。
王玫对沈力伟说,他们两人都没有做生意的脑子,怎么底下的孩子好点子层出不穷?一个愣头青扎进去,偏偏就非常不合理的挣到钱了。
对比得她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沈力伟一贯接受良好,“这就是运道,再有聪明人走一步看三步的,你看着孩子们好像很轻松的就挣到了钱,但那酸梅汤的配比和煮奶茶挑剩下的茶叶,好像超过十样了吧,哪有成功是不费力气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我当妈妈的,还没有孩子有用。”王玫低落道,孩子们能挣上钱,她比谁都要高兴骄傲,但确实会让她觉得,她这些年的辛苦,是无用功,不然这么多年的经验,怎么还不如孩子们这样的新手呢?
沈力伟:“你要这么说,那我也挺没用的,因为我做不到。”
除了开车,他好像其他什么都不会。
沈力伟这么一想,倒是比王玫还要焦虑了。
王玫思忖着,和他商量,“我寻思一直摆摊也不是事儿,你说我们盘个店面怎么样?”
“店面我们肯定是买不起,只能年租,你考虑清楚,一个店面的租金可不是摊位的租金能比得上的。”
而且榆市的店面出租,一般都是直接一年给租金,房东好说话,能商量着半年给一回。
他们两口子供四个孩子上学,手里的存款有等于没有。
如果能找到好说话的房东,半年交租金,手里的钱倒是可以跟得上,要遇着坚持年付的房东,王玫真看上这店面的话,沈力伟只能找同事先借一部分了。
王玫下不定决心,“你让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