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丁点儿不尴尬,主要是沈辞亭性格好,他自来熟道:“咱姐是厨艺高手啊,组长你这段时间有口福了。”外头的饭菜偶尔吃几顿还挺香,吃多了真比不上家里随便炒炒的。
“错了。”沈辞亭纠正道,“不只是这段时间,只要你不离职,我不辞职,咱们在同一个门店多久,你就能看我吃多久的便当。”
陈方嘴角留下了羡慕的泪水,好在外卖及时到达,暂时慰藉了他受伤的心灵。
同组的女同事唐姐听懂了潜台词,结合沈辞亭这段时间都不像以前赶时间的表现,端着一碗沙拉问道:“组长,你儿子和家里琐事是都交给你姐负责了吗?”她叉着生菜细细啃着,难为情问道:“那是你姐顺手帮忙,还是开工钱的啊?”
她快速解释道:“我公公摔断股骨头,做完手术得修养,婆婆要照顾他,没有精力照看家里小孩子,我们两口子又得上班,分身乏术,实在忙不过来。”她老公是独生子,没有能帮把手的兄弟姐妹,想着请个保姆,三天两头看见新闻关于保姆的□□,她苦笑,“好保姆供不应求,脾气不好倒是其次,人品堪忧,家里又是老人小孩的,放不下心。”
她家有三姐妹,娘家妈就建议让她二姐来搭把手,说是自家姐妹不讲究随便给点,但哪有这么简单啊?
她们都各自有家庭,让二姐来白做工,不说她心里舒不舒坦,唐姐自己也过意不去。她纠结的是,自己二姐,肯定比外人放心,只是一个屋檐下处着,又是半雇佣半帮忙的性质,万一起了龃龉会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得不偿失。
听着沈辞亭似乎和她差不多的情况,顾不得有没有冒犯,来向沈辞亭取经。
陈方听着头都大了,“婚后生活不容易啊,唐姐,怪不得你皱纹都多了几条。”
唐姐冷笑,“放心,只冲你月月光攒不住钱这一条,你没那么容易步入婚姻生活的。”
陈方这个憨憨,松了一口气,真心实意道:“那我就放心了。”
唐姐:“......”
沈辞亭给不了她什么建议,指出两人家庭的最大不同,“我家就只有我和我儿子,我大姐能全权做主。”
唐姐家,有公婆有孩子还有他们两口子,她二姐来了听谁的?指着婆婆不干涉,那是不可能的,她二姐被人来回指挥,心里能痛快?而且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我没买车买房,没背贷款,给我大姐的家用自认为开得还可以。”
唐姐只觉得碗里的沙拉味道涩涩地,她简直是组长的反面。要还车贷房贷不说,还有儿子的几个兴趣班,公婆康健时,家里开销老人帮了一部分,她没感觉到压力。只上头老人倒了一个,才后知后觉她和老公的工资压根儿不够用,公公做手术幸好医保报销了大部分,不然她还想请保姆,她去做保姆还差不多。
“组长,这个月咱们使劲干!”唐姐三两口解决完沙拉,决定中午不午睡了,联系手里的潜在客户,能争取一个是一个。
“不是。”陈方傻眼,“这突如其来的动力哪来的?”
沈辞亭:“有压力就有动力。”
陈方表示理解不了,他有自知之明道:“我肯定在动力产生之前,就被压力压倒了。”
沈辞亭笑而不语,没真正遇到事,谁能预知未来呢?
“别叭叭,你这个月业绩再垫底,下个月女同事的奶茶你全包。”沈辞亭不给这小子紧紧弦,他仗着父母的资助不把工作当回事,等过两年,父母收入还可以的超市干不下去了,荒废掉的岁月有得这小子苦吃。
他开挂有关于一些人的上帝视角,其中先甜后苦的典型例子就是陈方,现在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很难想象出,以后他会是蝉联两年的门店业绩冠军,因为父母老了病了,属于他的责任该担起来了。
“哇,组长,我同意了。”
“组长棒呆,组长优秀,组长爱你。”
女同事纷纷响应。
更过分的是,陈方听见她们一点都不避讳,已经在商量着下个月要吃自己觉得有些小贵的那家奶茶店了,还有,出钱的是他,为什么得到夸赞的是组长?
呸呸呸,不一定是他出钱啊!
陈方哀嚎,组里的人他一个都干不赢啊,不对,陈方鬼鬼祟祟悄声问道:“组长,是不是超过隔壁组的任何一个人,就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