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嗤......”温水月突然笑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都怪李白的诗太好,以至于让这些人以为这首诗根本就不是她做的,而是背了别人的诗。
温水月从身体的记忆里知道,东陵国是架空朝代,历史上也没有唐朝和李白。
所以她才会这么肯定,只要是自己背出来的诗,就一定不会有人怀疑是她把别人的按到自己头上。
“你笑什么!”刚刚说话那名公子不明白温水月为什么要笑。
可接下来温水月的回答,不止震惊了他,还震的周围的人目瞪口呆。
“我笑什么?我当然笑你蠢了,这首诗是我即兴发挥,临时所作,你却说我是背的,难道不可笑吗?”
那白衣公子咽了口口水,差点没找到自己的声音:
“你刚刚说,这首诗你现场即兴所作?”
温水月重重点头,毫无羞耻心:
“对呀,所有人都看到了,我两步成诗,这可做不得假。”
大家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不耻和鄙夷。
而沉浸在自己幻想里的温水月却没有发现,只以为大家都在私底下对她表示惊叹。
身为庶女的她,将这么多嫡女嫡子比了下去,他们肯定都抬不起头来吧,一群蠢货。
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
温水月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一口气又背了两首和月光有关的诗。
分别是:
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两首诗一出口,周围一片唏嘘。
温水月自得意满:“怎么样?这下应该不会怀疑是我背诵的了吧?这三首诗都是我在看到月亮那一刻的所思所想,作诗并不难,只要你们的心境达到了自然也能做出一首好诗的。”
众人:......
这温水月莫不是把大家当成了傻子?
在场的人都是读书人,谁不知道她刚刚背诵的三首诗,正是四个多月前,翰林轩门口一个老乞丐卖的书里面的。
那本书中所有诗词都乃千古绝唱,随便拿出一篇,都是无人能及。
从诗词的意境就可以看出作诗之人一定是有生活阅历之人。
而温水月才十五岁,又长居后宅,她有什么阅历。
第109章 打脸双标穿越女(11)
再者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她不可能一下子做出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诗来。
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思所想都有差异。
显然,温水月在说谎。
而且还是将他们这群人都当成了猴子在戏耍。
“你确定这些诗是你所作?”
“那是自然。”温水月死鸭子嘴硬。
反正就算她说谎了,也没人知道,她心里这样想。
“那请问,你认识李白吗?”
“还有王昌龄你认不认识。”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你知不知道。”
“王昌龄的《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闺怨》......你知不知道。”
“还有王维、杜甫、苏轼、孟浩然......你认识吗?”
周围的人你一言我一语,面带质问,眼露蔑视的咄咄逼问。
“你们怎么会知道!”温水月大惊。
不可能的,这里明明是架空朝代,怎么可能会有人知道她所在世界的古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里不止她一个穿越者吗?
温水月只能想到这种可能,放眼在人群里寻找。
可她刚刚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却是肯定了众人质问。
原来温水月是知道这些诗词的,却堂而皇之将之据为己有搬到了诗会上。
文人多高节,最是看不惯这种弄虚作假之事。
别人辛辛苦苦学了半辈子,靠真才实学的积累才能作出旷古之作,她只要在人前背一背就成她的了。
无耻,简直无耻之极。
他们无法想象,要是当初那个老乞丐不是因为实在吃不上饭,差点饿死,也不至于将那么好的六本诗书卖掉。
换成任何文人,就算饥寒交迫,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卖书。
如果老乞丐不卖,而现在温水月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这些诗,在诗会上背出来。
那么一定会一夜之间名动京城,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才女。
让这种欺世盗名之辈做了才女,简直是对文人的侮辱。
众人怒目而视,对着温水月大声指责。
翰林轩内顿时沸腾了起来,唾沫星子差点将温水月喷死。
温水月就算是牛逼哄哄的特工又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她智谋赛过诸葛亮,也不可能扭转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