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昨天晚上他们逃出来的那个筒子楼嘛。
下面聚集很多围观的老百姓,都在窃窃私语的说着些什么,叶一迦跟何知瑶二人躲在人群中,也观望着。
没多久,几个警察模样的人走出来了,说着些什么,后面跟着几个医护人员抬着担架,驾着一具尸体。不用猜了,估计就是昨天见到的那具尸体。
只听见前面几位大妈正热火朝天的在讨论着八卦。
“这死的不就是豫州城里调来的那个老师?”
“就是那个,郭刚勇老师,以前在豫州城给人教历史的!”
“什么教历史,人家是考古的!考古晓得不,搞科学的!”
“好端端一个人怎么会自杀呢,真是想不开。”
“好像是昨天半夜自杀的,今天早上他们单位的人来查看了,才发现不对呢。”
“……”
“现在怎么办?”何知瑶轻声说。
“先逛逛。”叶一迦回答道,其实他也没底,这个年代,要说找工作,还真的没啥工作可做,都是生产队平均分配的工作,讲究共产。钱在这里花不着地儿,粮票才是王道。
现在的首要问题是,该怎么搞到粮票?
————————
第27章
27
他们两所处的地方是隶属豫州城下的扶凤县,筒子楼的死者叫郭刚勇,豫州城人,是建国后的第二批考古学家,六十年代初退休,来到扶凤县养老。算是在国家的考古事业中也算有所小贡献的人。
叶一迦跟何知瑶有些许不同,何知瑶只对现场的尸体感兴趣,而他作为警察必须具备明锐的警惕性和洞察力,对周遭的环境快速的做出反应。从书架上的书,饭桌上的报纸,柜架上的收音机,种种现象给他传达了这个时代的一些重要的信息。
以及郭刚勇的一本手记里夹着一张纸条,歪歪斜斜的写着:
民国三十年秋扶风县永乐公主墓
这些又是什么意思?他临死之前想传达什么讯息?这样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却死于非命?
种种疑问令人困惑。
然而眼前这桩案子并不是他们该担心的,填饱肚子才是首要任务。
接近晌午,何知瑶虽然说不饿,能熬得过这一顿,还能熬得了下一顿吗?难不成他还得再偷一次不成?两人正打算先折回红砖厂,结果路上传来喊着救火的声音,接着看到一个小农惊慌失措的大喊着:“失火啦!失火啦!村委会小院儿失火了!快来人啊!”
接着见几名村民慌慌张张的抬着水桶到附近的水井打水,不远处一座四合院冒起了黑烟。叶一迦第一反应是直接往前走想要救火,却被何知瑶抓住了手臂制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算了,不要去。”她说道。
“我不是去救火的。”他像明白她的心思一样,解释道。
“呃?”她疑惑的看着他。
“这么乱,我正好可以进去偷几个饼子回来给你吃。”他一脸坏笑。
丫的还偷上瘾了,不过他的解释顺利让她放开了手。叶一迦瞬间像脱缰的马儿一样撒手没,很快的消失在人群中。
火势很大,从四合院的主房里蔓延开来。叶一迦趁着人群慌乱跑向偏房,此时火势还未波及厨房,几口大锅洗的干干净净。粮食一粒都不剩,地上放着一堆生的地瓜叶,这丫的好歹也是个村委会,日子过得实在是太清苦了!!!
叶一迦皱皱眉,被难倒了。
翻寻许久终于在地瓜叶的根部里摘得几个小地瓜,不慌不忙的塞进兜里跑出火灾现场。本来是打算安全溜走,却在门口被一个哭哭啼啼的女人给拦住了,又哭又跪的好不凄凉,拉着他说:“求求你救救我孩子!求求你救救我孩子!他就在里面……求求你了……”
在这么拉拉扯扯下去也不是办法,再加上哄乱之中听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叫的他心烦意乱。无奈的折回井边,迅速的打了桶水从头顶往下浇了一身冰凉,冷的他直打颤,口鼻用湿布掩住毫不犹豫的冲入火海中,顺着哭声的方向,他成功救出一个四五岁模样的小男孩。
这下子真算是跳入火坑了,于是他接二连三的救了好几名村民,身上原本沾湿的棉袄都被火给烤干了,也不知多久,他累得整个人的摊在地上,才想起把何知瑶落一边了。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人群中四处慌乱的找何知瑶,却发现何知瑶早已经在四合院外面帮忙救人。她正忙着给被大火烧伤的患者处理伤口,虽然嘴里说着不愿意救人,可是在伤患面前,她依旧愿意施以援手。
“大家不要慌,都散开点,让病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她不慌不忙的命令着,又安抚病患家属说道:“都是一些皮外伤,包扎一下就好,不碍事的。大家放心吧。”